巧借思维导图 培养作文语感

2019-09-10 07:22张春梅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思维导图

张春梅

【摘 要】写作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写作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导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有效改变写作困境,本文引入思维导图运用于作文语言润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作文的语言文采斐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确保了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写作教学;语言润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052-02

思維导图是将发散性思维以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图形工具,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颇有帮助[1]。阿恩海姆说:“写作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巧用思维导图不失为一种促进写作教学的好方法[2]。它可以给攀登写作高峰的学生搭建台阶,通过图形、文字、符号、颜色等形式,对学生思考的过程和产物进行完整清晰的展示,使学生在构思的时候只做构思的事,在实际写作之前把作文的素材尽可能完善的取舍、安排,并简要地落实到纸上。有了导图的引领,学生在写作时就有了清晰的叙述走向、精确的描写着力点。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巧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推动他们掌握语言运用的内在客观规律,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好”的写作难题,从而有效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与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借助导图有益提升语感

要解决“怎样写好”的问题,就是要提高语言润色能力。语言润色是习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借助适当的润色技巧,文章才能更加得优美生动,富有蓬勃生机,焕发新的活力[3]。思维的外壳是语言,反过来说:语言是以思维作为核心的。解决如何写好的问题,最主要在于对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写同样一件事,有的学生能妙笔生花,下笔千言,语言积累非常丰富。但在写作时,学生往往忽略了各种语言润色技巧的运用。而作文语感的培养需要以思维作为基础。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借助导图,增强思维的参与力,提升学生语言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促进语言思维能力的提高,让他们形成系统性的语言润色技巧,之后应用到写作中,逐渐形成语言的理性经验,让语感不断提升到新一级的发展水平。

二、巧画导图,发散语言思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将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添加到导图中,使语言表达更形象、更生动。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把语言润色作为主线,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等作为分支,以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斟酌段落语句,让导图的层次更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用单一的方式来写作。学生照着导图,从开头、中间到结尾,一气呵成,雕琢语言,写出崭新篇章。有了导图的提醒,学生的语言不再流于平淡,而是多了滋味,添了颜色,确保这是一篇表达生动的文章。下面是学生仓促而写的《这样的人使人敬佩》前2段:

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啊,西边的夕阳,彩霞多么美丽啊。有一个人在那里插竹片。

我停下来看,那个竹片是很粗。也不知他是怎么弯成了这有2米得这么大力气,而且有时也会把竹片知道掰断。夕阳慢慢地落下,他终于搭好了,擦了擦汗水。我觉得他很了不起。

这两段文字显然缺乏文采和诗意。于是,笔者让学生对描写的人和景进行细化润色,选择优美的词语,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拓展,以此作为依据,画出语言思维导图(参见图1)。

三、转化导图,润色作文语言

语言润色思维导图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抓描写的重点,并将其细致化。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润色训练,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阶段就不会停留在感性的模糊状态,长此以往,语言润色能力就会凭借思维的参与而越来越强[4]。因此,巧用思维导图来润色作文,会使文章的语言摇曳多姿。下面是学生画好语言思维导图后,对原有作文进行修改润色后的片段:

踏着轻快的步伐,望着路边的田野,我正尽情地享受这最后的一抹落日。悬挂在西边的夕阳染红了天际,变成一轮金灿灿的圆球。周边的云霞,更像绚丽多姿,像火一般片片飞扬。在苍茫的暮色中,隐约可见一个中年汉子正弓着背搭棚架。

我的心不由地一怔,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默默注视这一幕。他用膝盖鼎力地压住近两米的粗壮竹片,双手借着弓背的内驱力使劲往一边弯,手臂已合成弧形,上牙竭尽地咬住嘴唇,喉咙发出声“嘿”。笔直的竹片好似有弹性地在他的双手服帖地插入泥土中,弯成了一个优美的弧度。夕阳缓缓落下,渐渐消失在暮色之中,给这高大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在他的巧手下,大棚的框架已搭建好。他望了望即将从天际消去的晚霞,用手拭去额际的汗水。我恍然明白,原来奋斗的身影最迷人。

“磨刀不误砍柴工”,写作好比造房子,打好地基和搭好框架是关键。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导图在润色语言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中学生学会“玩转”思维导图,就犹如手握一张写作的“地图”,可以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作文语感,让作文条理清晰、血肉丰满,做到高效、高质,使写作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简顺芳.思维导图指导新材料作文写作的探析[J].科教导刊,2018(15).

[2]王清.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9(3).

[3]王大绩.5年中考满分作文[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

[4]李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7(283).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思维导图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