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三性”原则

2019-09-10 07:22陈植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三性思想性反思性

陈植芳

【摘 要】议题教学把社会生活现象寓于议题主题之中,通过讨论辨析、分析评价、反思提升,成功地把政治学科知识运用于社会现象分析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运用理性思维方式和遵循规则要求参与议题活动,坚定正确的价值判断,培育政治认同,激发公共参与的意愿。

【关键词】议题教学;核心素养;思想性;方法性;反思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056-02

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育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的最显著特征是“议”,“议”的成功与否是核心素养培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议”要成功,就需要从三个维度展开,我们把它叫作“议”的三性。

一、议的思想性

议题教学中的“议”就是需要学生通过研究、讨论问题,主动构建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看法,特别是能够全面客观地看待事件,认识错误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要达成这样的效果,议题就需要符合思想性的原则。思想是我们获得新的知识、提高思维智慧必不可少的活动环节。思想性原则要求议题是具有争辩性的,通过肯定和否定自己或者他人的观点,拿出怀疑的勇气,不断矫正、再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自己能够理性客观看待问题,培养科学精神。思想性原则要求议题是可以通过几个小问题生成创新结论的,通过体验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并且把研究和讨论的感悟经验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在探索和尝试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把知识经验内化为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智慧力量。

如果仅仅是提出“先进模范人物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xx的案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议题,无法体现思想性原则[1]。因为这些议题处于浅层的价值判断层面,无法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同时这些议题的答案也非常容易从课本中找出,学生无需经过太多的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达不到思维提升的目的。

教师要设置思想性的议题,就要考虑到《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理解劳动和奉献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价值观在实现人生价值中的作用。教师可以考虑这些重点目标中的相关观点是否具有争议性、是否能够指导行动实践、是否能够进行深度学习等角度进行议题设置。如先进模范人物的无私奉献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为了人民国家的利益,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行为提升自我素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是如何指导我们的具体行为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议题。这些议题不单纯是对课本知识内容的重复,也是对现存社会现象的阐述,并能够鼓励学生通过主动研究和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聆听他人的观点,在相互质疑、批判思考中演绎情境案例、归纳信息内容、考查知识的可信度等。在对这些议题的思考和研究中,能够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科学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作用,培养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

二、议的方法性

议题的确定是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议题是教学的关键点。因为议题具有思想性,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学生的讨论不一定就会按照老师预设的计划开展,或者学生不愿意参与,或者受到学生原有思维和观念的影响,讨论着就偏离了主题等。这样就无法实现议题的效果,所以老师如何把握议题开展的方法就非常重要了。

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活动和知识学习的“辅导者”“启发者”,而不是“权威者”“传授者”,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课堂时间和展示平台,学生获得这种机会后,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议题的探究和讨论之中[2]。这样的氛围与教师评价也有很大的关系。议题的结果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构成和经验体验,即使是存在不足,也应该是通过鼓励、提示、善意的态度去对待。这样学生才会感觉通过议题活动,自己有所收获和有所提升,才会有更大的兴趣参与到下一次的议题中。

其次,小组合理的安排和分工也能够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组员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够带动学习的动力,并且转化为督促力,在组员责任的落实中发挥每个同学的优点和个性。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规则对集体和活动的重要性,也锻炼了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素养,通过倾听、交流和合作感受集体智慧,在潜移默化中,法治规则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也就内化于心。

学生紧扣议题开展的活动,可以是讨论、辩论等。讨论是常用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来自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把握问题的实质,得到新的启发,形成新的认识。如应该如何学习模范人物的行为提升自我素养、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议题就适合采用讨论法。这样就能够跳出个人思维的局限性,从更多的维度和更深的角度挖掘出知识内容。辩论一般适用于思辨性较强或者两难性议题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通过质询、角色互换、情境再现等形式,使辩论双方达成一致见解,或者是得出不同于辩论双方的新结果。这一点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有非常大的意义。如先进模范人物的无私奉献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为了人民国家的利益这一议题,就非常适合辩论。但是不少学生可能会因为自身原有的认识而导致辩论偏向某一方。这时就可以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先进模范人物作出這些决定时的心情和决心,体会舍小家为大家的壮烈,理解正是因为有了先锋模范人物的牺牲精神才有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这就给学生理清了价值,培养了政治认同的素养。

三、议的反思性

议题的思想性并不是说学生进行完思辨性讨论就完成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谈论和辨析,能够引发学生的反思。把议题、知识与学生自身的实际关联起来,在澄清了价值判断后,引导学生对议题进行延伸,培养学生参与行动的能力,提升公共参与素养,养成公民素养。

如课本内容讲述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社会给个人提供了客观条件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是比较遥远的,因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究竟中学生应该如何践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或者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课本知识中没有相关的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以此作为议题,引导学生从先进模范人物的行为迁移到自身的行为之中。学生通过议题反思,可以得出好好学习、遵守校规班规,维护班级利益等,就是微型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再现,那么学习这一课给学生的启示就实现了知识学习的实际运用。

这种反思性恰好是议题本身的价值体现。不同于一般课堂问题,得出结论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议题的重要价值体现得到了延伸和升华。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将议题结论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育公共参与素养。

议题犹如知识和课堂的柔顺剂,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方法与平台,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和活力进入课堂,转变学习方式,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刘丙胜.教学议题的合理确定和有效实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7).

[2]张帅,杨小斌.议题式教学初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9).

猜你喜欢
三性思想性反思性
师生对话容易被忽视的“三性”
科幻电影评价思想性标准的多维考察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劳务派遣“三性”问题研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新时期长篇小说语言、内容结构和思想性的新突破
高中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研究
碳族元素“三性”荟萃
处理圆锥曲线问题要注意“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