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中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措施

2019-09-10 07:22陈乃荣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方法策略美术教育

陈乃荣

【摘 要】美术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育学科,在我国中学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中学课程教学中必修的一门科目。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美术在人类文化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人类历史的记载,也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媒介之一。美术作品中承载着一代代艺术家们的希望和优良的传统,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智发育。因此,在中学阶段为学生打好美学基础,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美和发现美也是美术教师的教学重点内容。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中学美术;美术教育;高效课堂;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063-02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画法技巧,注重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认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不同于以往的中学生,他们对更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思考的方式变得更加好奇。而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实现让学生在每堂课中学有所得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呢?只有实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才能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顾名思义,高效课堂就是要注重课堂学习的效率性,是相比较于无效性和低效性的课堂教学而言的[1]。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能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任务,从而能够使得在这一节课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并且高效课堂也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应有效地去实施原先设定好的教学措施,最后还要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完成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后,才算是成功的构建了高效课堂[2]。其中,高效课堂的基本出发点是高效教学,中学美术教师应借助更多的学习媒介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在高效课堂中能够完成许多问题的研究,并且帮助学生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在尽量少的时间内投入有限的精力和物力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而其中,判断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最大化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课堂的效率,效率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总量,主要表现为课堂的容量以及课内外的课业负担等。第二个就是效益是否最优化,也就是说,学生接收到的教育是否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影响的程度是否达到最大化,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课下能否对美术产生更大的兴趣,是否对美术作品有更加独到的见解,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的影响是否是积极的等,这一部分就更加强调课堂的后续影响,并且体现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许多方面中[3]。

如在色彩的冷与暖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视觉上能够知晓颜色的冷暖差距。当然,教师需要仔细向学生说明“色彩的冷和暖”的基本定义,并且,中学美术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对冷暖色彩进行正确的分类。教师需要做到尽量在课堂内就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对色彩进行冷暖分类,从而提高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当然,美术教师可以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再次对课堂效益进行最优化。教师需要在将美术知识教授给学生的同时,激发中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与美术鉴赏能力。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步骤

首先,中学美术教师应创设有助于学习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生的认知中,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完全是要依靠自身的兴趣,如果强迫学生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则很容易会遭到学生强烈的抵制,并且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要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不少专家倡导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提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课堂上要注重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学习[4]。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学生充分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建设中,并且,对课堂的内容应给学生一个提前的预告,让学生提前对课程的内容有所了解,以便于学生开展预习,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并不强调知识的讲解,而是在于扩大中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从而提高整体的审美特点。

最后,中学美术教师应考虑中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有什么收获,在中学生的年龄阶段,他们普遍乐于交流和分享,因此,定期举行美术作品的展示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在每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之间的评价,有助于让学生充分了解彼此,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提升学生参与的热情度,进而提升对美术的兴趣,从而开展中学美术的高效课堂。

三、进行课后反思,开展研讨会

对美术教师来说,提高课程的质量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想组织好一堂优秀的高效课堂,并且让课程的成果持续保留,需要教师共同努力,制定改革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基本的原则,从而使得高效课堂开展地更加顺利[5]。就美术学科来讲,教师应对课程教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要对课外补充内容有一个明确的把握,由于美术课程的教学特点,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美术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因此,美术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并且通过对美术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中学开设美术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有利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并且能够对传统的美学有一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艺出版社,2010.

[2]劳凯声,张厚粲.教育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人民美术出版社.中等师范学校教材:美术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曼.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4(30).

[5]燕小兵.论初中美术课堂的优化教学[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方法策略美术教育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