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2019-09-10 10:11孙东明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方法

【摘 要】初中语文是基础教育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现象、感悟社会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情境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与素养,从而达到最好的“教与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160-02

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节课开始教师虽然提前研究了课文,也备了课,同时在课堂上也找出了重点、难点,并且有针对性的一一进行讲解,但是在课堂上学生还是难免觉得课堂气氛沉闷。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很快就这样过去了,可是学生学得不是很明白,这样就不利于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笔者觉得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前,中小学生的阅读面窄、阅读数量少、阅读能力差、缺乏足够的阅读动力。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已成为推动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因而,如何运用好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课堂上,努力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情境教学的方法,在熟练掌握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多结合教材进一步思索教育方法,多点研究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问题、独立总结学习要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与素养,同时才能达到“教与学”最好的效果。

一、通过情境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因而在教师的引导下,重点解决学习中既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讲解时应力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目标准确、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生动自然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通过适时施教,结合视与听的同时,注意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做到讲要少讲,让学生多一点动脑、动心、动口;同时在课堂上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层次不同,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也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认真备课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教师,每一课都应该做到“有备而来”,如在实践教学中学到《探索月球奥秘》时,为了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讲课时力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集和整理月球方面的知识,并利用图像和音乐汇总成PPT课件,创造进入良好情境教学的课堂氛围,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上讲练结合,使学生一听就能明白,学得简单。在这样的情境教育下,可以让学生课堂上找到学习的兴趣点,每节课上都会有新认知,这样学生会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知识的海洋中会有乐趣、会有收获。这就说明:好的情境教学设计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加深阅读理解

众所周知,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古往今来的许多的作家、文学家,无不受益于诵读。初中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相对简单,知识点也相对好掌握。根据年龄特征,进入初中的学生也正是进入逆反心理的一段时期,因而教条似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诵读习惯的养成,长此以往学生会把诵读当成一种负担。因此,如何抓好初中生的诵读理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诵读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的关键。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诵读上就要考虑到教学方法的问题。此时,作为教师教学要是加入情境教育的使用,就会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可以设计一个舞台情境的场地,按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角色设计,要求学生提前阅读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再按角色全身心投入到各个场景对话中,准确把握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语言习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角色的朗读,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转变,加入自己思考的同时,将文章的内容通过学生朗读出喜怒哀乐和各种情境的再现,更好引领学生走进故事的情境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感受。通过这种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领会人物性格和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思想,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通过角色的分配和情境展现,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專注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如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写作成文、成诗,这时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结合课文情境,讲一些生活中的事例,与学生情感和写作素材有机的结合、融汇,才能使学生达到一定的写作水平。教师可尝试通过情境教学法,在细腻的情境感渲染下,让学生不断触及情感点,并理清思路,将感情抒发得更加细腻。如在教学实践中学到《黄鹤楼》时,讲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哪些学生去过黄鹤楼,通过提问会知道有很多同学去过,这时就吸引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利用幻灯片展示一幅幅符合此情此景的图片,通过赏心悦目的图片,同时配上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能身临其境的进入课文中。当学生观看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倾听着美丽的乐曲,这时,学生就会对这首诗产生更大的兴趣,想到古代的诗人如何写出这样优美的诗句,此时会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考与写作空间,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知能力,并投入到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去。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设置情境教学模式,如何灵活运用情境模式,是找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教师需要创造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不能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不断优化教育方法。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处理好“教”与“学”,“学”与“会学”的关系才是重中之重,这将带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交流,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主动做到能学、学会、会学,进一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共同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付立国.漫谈初中语文教学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2]张亚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例谈[J].学周刊,2014(7).

【作者简介】

孙东明(1972~),女,汉族,甘肃省静宁人,学历:本科,兰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初中语文方法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