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的“三农”焦点

2019-09-10 12:27
农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农农业

两会期间,“三农”发展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焦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和绿色发展,更是焦点中的焦点。代表委员们从自身实践出发,提出了众多具有建设性的真知灼见。

“三农”是中国现代化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每年的全国两会,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都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话题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精准脱贫进入最后攻坚阶段,今年两会上的“三农”议题不仅更热,而且内容更细、范围更广。

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

推进高校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思想转变和文化传承是前提和基础,也是不竭的内生动力。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也是实现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撑。

高校作为创造、收集、整理、传播、应用文化科学知识的殿堂,能够对文化的构建提供持续的人才培养力、强大的科技创新力、广泛的社会服务力和深远的文化传播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在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征程中.需要高校发出最强音,提供重要支撑。

就如何推进高校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焦新安建议,首先应出台高校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意见。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出台“高校乡村振兴文化引领与服务行动计划”,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

第二,实施高校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计划。鼓励和支持高校利用学科门类齐全、人才集聚、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鼓励支持高校师生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活特别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使高校成为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

第三,实施高校乡村振兴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迫切需要一大批创新型文化拔尖人才、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实用型文化技术人才。实施该计划,鼓励支持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采取多元化办学模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培养方式,造就更多适应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第四,实施高校乡村振兴文化下乡服务

计划。比如支持高校与地方合作共建乡村文化产业孵化器、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区(村、镇)。支持高校组织文化宣传服务队、周末文化工作队、暑期讲师团、校镇(村)结对服务、大学生农村文化建设夏令营等,可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以农村三产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

刘永好今年准备了八个提案。其中之一是《关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地生根的提案>。在该提案中他建议,成立中国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联盟,为“三农”发展赋能;成立引导性产业基金,促进农村产业孵化;加大农村产业融合技术的研发力度,打造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市场化平台。

刘永好表示,他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许多地方乡村产业振兴基础仍不牢固,农业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产业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充分,仓储、加工、冷链、物流、品牌、科技等服务较为缺乏,发展质量、融合水平和综合效益有待提升。个别地方将乡村旅游或者休闲农业简单等同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精心组织,一哄而上、同质化、缺乏后续动力问题突出。为了更好地培育、发展、壮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刘永好提出三条建议:

第一,成立中国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联盟,为“三农”发展赋能。建议在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思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根本目標,以相关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智力支撑,以金融保险资本为助力,联合有关支撑服务性机构,成立中国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联盟,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赋能,为区域乡村经济发展助力,培育打造政、产、学、研、金、媒为一体的良性生态圈。

第二,成立引导性产业基金,促进农村产业孵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发起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政府引导性产业基金,整合有关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专门用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大健康营养、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标杆项目,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地方产业融合项目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农村产业融合技术的研发力度,打造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市场化平台。产业要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无论是传统种养殖产业,还是正在快速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无论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厕改造等新兴业态,还是智能农机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都需要大量先进适用技术的突破。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引导优势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大对产业融合技术的研发力度,特别是将“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向农村下沉,充分对接企业,打造开放高效的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市场化平台,推动农村“双新双创”向纵深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德州扒鸡集团董事长崔贵海: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动产业振兴的核心驱动力

农业企业在产业振兴中起着关键作用。崔贵海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责无旁贷。”

崔贵海建议,要推动税费减负政策落实落细,创新农业企业减负机制。包括逐步建立健全持续减税降费的政策体系,探索建立简明易行好操作的税费减免方法。同时加大农业领域税费减免力度,在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方面,给予农业企业一定幅度倾斜。同时深化金融机制改革,切实破解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突出难题。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农企的资金力度,进一步降低融资门槛,放宽准入限制,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融资服务。

进一步提升扶持和服务水平,充分激发农业企业与小农户深度衔接的内生动力。加大地方涉农资金、扶贫资金整合力度,放宽整合限制。加大对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力度,整合区域特色农业品牌资源,做大做强区域公共品牌,在资金、税费等方面对农业企业培育产业化发展人才梯队给予支持。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

引留人才支撑乡村振兴

王连增此次带来了《关于引留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建议。王连增认为,没有产业的农村,是无骨架的空心化农村;没有龙头企业

带动的农业,是无动力牵引、后劲不足的农业;没有专业技术支撑的农民,是缺乏内生创新活力、发展高度受限宽度受制的农民。“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王连增建议,首先,政府要发挥招留人才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导向,鼓励、支持和激励优秀的专业人才投身农村和农业。一方面,要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引导、激励专业人才到农村和涉农企业创业就业,靠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抢着干的产业;另一方面,要畅通涉农人才的晋级渠道,激发他们的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平等享受国家给予的荣誉和待遇。

在涉农人才培养上,建议政府仿照施行师范生免学费政策。对于农业院校农科学生,在校期间免学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学生入学前与学校、生源地省级教育、农业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毕业后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五年以上,双向选择,一般回生源地农业企业、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等,符合条件的学生免费就读在职农业类学科硕士研究生。对于参与的院校和专业,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培养专业的农业、农村实用人才,让“三农”成为有吸引力的人才洼地。

招留人才,发展壮大涉农产业是基础载体。王连增表示,政府应鼓励、培育、支持涉农产业快速发展。通过特色产业集聚和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在人才吸引力和开发利用上下功夫,让专业人才有用武之地,有创新进步的平台,靠职业晋升和成就感留住人才。

脱贫攻坚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

农业高校要担负起科技精准扶贫的责任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部署。张宪省介绍,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主动作为,切实履行精准科技扶贫的主体责任。

以科技精准扶贫为着力点,山东农业大学组建了一支110多人的专家服务队伍,面向产业领域,划分为种植、养殖、加工等10个专业服务团。服务团对扶贫重点区域菏泽市、临沂市相关县市区和泰安市全境实现了全覆盖。先后有170余项科技成果、实用技

术、新品种和新产品落户贫困村。

值得一提的是“五个一工程”,即突出精准整建制服务一个特色县(市、区),选派一名专业教师到地方任科技副职,组建一支专业扶贫队伍,建立一批技术示范基地,探索山东农业大学服务产业、服务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机制。

“第一书记”的加入,让扶贫更有力。近几年,山东农业大学先后选派了23名“第一书记”,他们帮助所在村提出发展路子,引进项目、技术、资金,因村制宜,发挥优势,着力实施精准扶贫。

张宪省表示,山东农业大学始终重视把科技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专项人员培训。“扶贫工作应坚持精准扶贫,关键是产业扶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同时要从素质和技能两个方面加大培训力度。”

近几年,先后对山东省3646个重点扶持贫困村支部书记及两委成员进行培训,提高了村支部书记党建理论水平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工作能力。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脱贫关键在“脑袋”

“距离2020年全面脱贫,我们脫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现阶段的关键已经不在‘口袋’而在‘脑袋’了。”针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硬在哪里,赵皖平如是说。

多年来,赵皖平一直心系扶贫事业,为了更好地“把脉”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他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调研中他发现,基层脱贫攻坚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突出、脱贫能力不足、帮扶工作中简单给钱给物和一些陈规陋习现象严重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扶贫扶志工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具体来说,要持续开展扶志教育,还要继续加强实用技能培训,还有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典型示范。选树一批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奋进典型和带动他人共同脱贫的奉献典型,用榜样力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和斗志。

赵皖平表示,要让这些贫困户从依赖中走出来,必须要用科技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也就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力量,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品种、技术和推广手段等。这些结合起来,脱贫攻坚肯定会达到预期效果。

为此,近年来,安徽省农科院在扶贫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造血”功能培育,为安徽省贫困地区提供“量身定制”的帮扶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地区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赵皖平建议,要推进公司加农户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厚植农业科技基础。要积极构建面向全球市场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夯实基层农业资源供给基础,筑牢农村生物物种安全网络,推进物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

以茶产业发展促茶乡脱贫

刘文新表示,我国茶叶资源丰富,全国近20个省份均有种植,涉及茶农人口8000多万,茶业振兴与乡村振兴、茶农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国广大茶企积极投入脱贫攻坚阵营,依托产业带动茶乡致富,对茶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茶叶季节性强,仅依靠传统产出模式收益时效性短,而借助茶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茶旅游,可以有效增加茶农收入渠道,巩固扶贫成果,解决茶农脱贫的问题。

刘文新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应加强茶旅游资源培育和开发,设立茶旅游开发专项基金,支持茶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产区开发茶旅游。在茶旅游开发涉及的土地征用、税收减免等服务项目上给予优惠,并出台相关政策,为茶旅游开发提供政策保障,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富有特色、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茶旅游目的地。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支持和企业参与逐步形成茶旅游开发的合力,实现培育大基地、开发大产品、推进大营销、搭建大平台,将茶园建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实现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茶旅产品一体化。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茶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引进和培养。“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流失了茶乡大量年轻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另一方面,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又不愿意投身茶产业,茶产业发展缺乏人才保障。而茶产业壮大与否,人才是关键。”刘文新建议,要加快制定切实有效的茶产业发展人才政策,对茶叶高技术人才投身农村工作或者入职一线茶企的,给予相应补贴,以激励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其中,助推茶产业高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

粮食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许为钢: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首先,必须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的高标准农田,即藏粮于地。

其次,必须把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搞上去,即藏粮于技。

第三,需要把粮食安全放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考虑,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从而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带动农民致富和农村进步。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赖应辉:

完善粮食安全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赖应辉表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他认为需要抓紧完善粮食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进程。

赖应辉指出,《粮食安全保障法》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一类项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进程”。当前,粮食生产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关键领域改革政策基本成型,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形成了相关制度规定,加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已经具备比较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

赖应辉建议,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调研、指导《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推进起草工作顺利开展。应由国家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考虑、共同合力,尽快形成草案。

此外,面对可能出现的各法律法规之间衔接不畅,甚至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等情况,赖应辉建议国务院法制部门要加大与相关涉粮部门的协调力度,梳理、修订、整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立法工作顺利推进。

“这几年我国粮食虽然年年丰收,粮食总量暂时充足,但结构矛盾突出。要充分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

性,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赖应辉表示,加快推进依法管粮,将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法律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党永富:

每一寸土地都关系到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

3月5日,党永富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时介绍,去年5月,内蒙古向阳谷的刘大成流转了1.3万亩土地种高粱,让刘大成没有想到的是,这片地是已经被污染的耕地,出来的高粱苗大片枯死。得知这一消息后,党永富让技术员立即过去,帮刘大成治理土地,让刘大成的土地恢复了健康。他强调:“每一寸土地都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党永富从1988年开始便一直关注土地污染防治问题。为了让自己的建议更有说服力,今年来北京开会前,他专门跑到位于河南省西华县的试验田里挖了三瓶土、带了两种玉米根须:一瓶是松散的“原生态”土壤,一瓶是充满硬疙瘩的板結土,还有一瓶是经过他改良的、富含营养的土壤。“这簇玉米根须多而深,是改良后的土里种出来的。另一簇则少而浅,出自化学肥料的土壤。”党永富介绍说。

党永富带来这些东西,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让大家对土壤治理有个直观了解,从而关注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品质。从发现除草剂药害开始,他就遍访专家,四处求教。多年来,从东北到西南,从山东、河南到内蒙古、新疆,他调研和治理的足迹遍布全国。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党永富的愿望也实现了。

党永富说,今年,他带来的多条建议仍旧与“土”有关,其中包括呼吁国家尽快将耕地质量保护纳入立法规划,“希望国家制定一个更详细的法律,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党永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讲农业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依靠科技的力量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引领世界化学农业革命,引领世界化学农业转型升级。中国人有技术、有信心,我相信可以让中国农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现代农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

生物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提升国家农业竞争力的战略利器。万建民建议,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抢占

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制高点。

目前,我国己建立完整的农业生物技术自主研发体系,前沿基础研究跃居国际前列,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整体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但万建民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前沿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我国还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原始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重大育种价值基因缺乏,转基因、基因编辑、生物合成、全基因组选择等核心技术源头创新能力不足,基因、RNA、蛋白、代谢和整体表型水平的颠覆性生物设计技术还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重大需求。二是新一代农业生物领航产品研发布局不够。我国目前批准的生物技术品种均是第一代单基因产品,微生物酶制剂和动物疫苗高端市场基本上被进口产品所垄断,特别是缺乏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生物新产品,难以在未来生物农业发展国际竞争中登峰领航。”

针对上述问题,万建民建议,一是实施农业生物设计科技重大专项,抢占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制高点。加强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交叉融合,突破基因定点加工、RNA靶向调控技术、蛋白精准修饰技术、代谢途径优化重构和表型系统设计技术;针对抗极端逆境、特殊功能营养、资源利用等重要性状,创制高光效、生物固氮和耐极端环境作物,功能型动植物及抗重大疫病畜禽等生物新产品;研制盐碱地改良制剂、新一代饲用抗生素替代制剂、新型动物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制剂等新制剂;创建农用细胞工厂,研制高效农业动植物生物反应器,以及药用蛋白、人类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等新型制品。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攻克常规技术难以突破的难题,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一代生物农业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

二是采用全新的组织机制,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实施。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构建国家实验室为抓手的大平台,实施新型举国体制下的集中攻关。建立稳定支持农业生物技术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长效机制,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各类金融工具协同的局面。切实加快领军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鼓励生物技术创新要素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跨境流动,为开拓未来国际市场,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

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李学林表示,虽然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取得较大成绩,但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局,以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绿色发展、提高质量效益和增强竞争力的新任务来看,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不适应”:一是农业科技供给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基础性科技工作积累不足、前沿和突破性技术原创不足、集成性整体技术方案少;二是农业科技管理机制与激发活力、提高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投入机制、协同机制、评价机制与宽容失败等机制有待完善;三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挑战不相适应,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农技推广队伍、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李学林表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

围绕解决“两张皮”问题来抓农业科技创新。解决科研与生产、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需要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坚持需求导向,实现从注重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从注重粮食生产为主,向粮经饲统筹和大农业转变;从注重农业种养为主,向种养加、资源环境等全过程全要素转变。

其次,坚持以“双轮驱动”抓农业科技,一个是科技创新的輪子,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重要的是,深化学科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还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优化农业科技生产力布局。”李学林表示,他们将调整学科结构,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工作主线要求,进一步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放大独特资源优势利用,健全特色优势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全方位提供科技支撑,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在李学林看来,对农业科技而言,实现“三级跳”的关键在于实现农业科研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这“三大体系”之间的上下贯通和无缝对接:一是以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生产应用的一致性目标为导向来贯通;二是以孵化转化、科技园区、示范基地为平台来贯通;三是以激活创新创造主体、互利共赢为纽带来贯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

让科技支撑有机农业

王静表示,总体上,我国有机农业还处于初级水平。制约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优质生产环境难以寻觅、土壤肥力不足、抗病优质种源缺乏、生产技术支撑薄弱、证后监管乏力、有机产品公信力不足等。

王静以关键技术匮乏为例介绍,有机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有机生产技术是促进有机农业高效发展的必要前提。当前,我国44%的有机农业企业采用原始的“靠天吃饭”种养模式,56%的企业缺乏高效的种养殖技术。

有机农业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用物理、生物、植物保护制剂防治,但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面临产业配套不成熟,现有防治技术应用范围小、成效低,诸多病虫害无法有效控制等问题,加之土壤肥力不足,导致有机产品产量低、成本高。这也是当下有机产品生产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我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王静建议,首先要加强有机产品生产保障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视优良种质资源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用,特别是要重视高效有机农业投入品的研发,改善无优良种可选、无高效肥可施、无“良药”可用的尴尬局面。既要在源头和生产过程中控制病虫害发生几率,也为因技术缺乏导致产品结构失衡提供解决方案,更为有机农业高效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其次,严格把关认证标准,建立符合国情的证后监管制度。即建立有机产品证后多频次抽查制度,实行从有机投入品、生产过程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最严监管,待产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后再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

再次,改变传统的种养殖模式,建立科学的生产方式。鼓励轮作、套作、间作、种养结合等多种生产方式,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内的物种丰富度;推行有机肥、生物肥料和

天然矿物肥料等多种营养复合供给方式,提高土壤肥力,重点解决有机生产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

最后,鼓励成立有机农业研究机构,问诊把脉有机农业生产。由行业协会或专业研究机构组织牵头,在充分分析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理念、战略导向和规划布局,指导有机产品科学生产;政府支持加速培养有机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建立连接有机产品生产、销售、消费完整渠道的追溯体系,确保有机产品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秦英林:

加快养殖业转型升级

现代养殖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传统养殖业正处于向现代畜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变革期。秦英林建议,要加快养殖业转型升级,构建行业节约高效、种养循环、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以养猪企业为例,牧原集团是一家大型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在牧原20多年专注养猪的过程中,有很多创新技术,没有技术发展难以为继。2018年,牧原出栏生猪超过1000万头。

秦英林认为,养殖业目前仍面临着生产效率低、疫病防控能力差、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充分、养殖设施用地紧张等问题。

秦英林建议,成立奖励基金或扶持基金,鼓励养殖行业加强科技研发,实现智能化养殖。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未来养殖业将会在机械化、自动化基础上实现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化养殖也成为养殖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建议国家成立扶持基金,鼓励畜牧企业探索智能化养殖,实现机器人养殖。重复、机械、简单的养殖环节可以由机器人代替,不仅能提高劳动效率,又有利于疫病防控。

针对养殖粪污问题,秦英林建议应鼓励和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种养循环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建议国家将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农村新型服务业重点扶持,鼓励养殖企业为农户购买或自主开展农技推广,建设区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验室,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沼液资源化利用输送管网的铺设补助,解决粪污就近还田问题。在畜禽粪污利用方面,建议国家加大对以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厂的建设补贴力度,出台大田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相关扶持政策,或对使用者进行奖补,推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随着养殖业向现代化集约型转变,以及更高环保标准要求和更高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控要求等,畜禽养殖环保设施和疫病防控用地紧张,成为制约现代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秦英林建议,国家应综合考虑不同畜种、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特点,全面、清晰地界定生产设施用地、附属设施用地的范围和定义,将畜禽规模养殖场相应建设的有机肥生产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区域洗消中心等环保和防疫设施用地明确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放宽附属设施用地面积限制。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登海种业名誉董事长李登海:

确保现代种业健康持续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围绕这个问题,李登海提出,国家应当重视研究和推出如何确保现代种业健康、持續、成功发展的举措。

李登海介绍,作为种子企业,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登海种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大气力、加大力度开展科研育种、推广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登海种业自主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10多亿亩,为国家增加社会效益1000多亿元。登海种业在紧凑型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方面进一步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为了充分利用黄淮海地区的光热资源,开展了小麦、玉米一年两季亩产突破吨半粮,实现了一亩地养活一个人到一亩地养活四个人的转变。

今后,要进一步把种业搞上去,需要继续探讨、研究、推出让现代种业健康持续、成功发展的举措。建议国家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并纳入种业改革、优化管理的议事议程。在适当的时机有必要开展“如何健康、持续、成功发展现代种业”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需要研讨的内容很多,比如:发展现代种业的关键是什么?目前存在的短板是什么?弱项在哪里?采取什么措施加以解决?种业体制、机制、政策如何适应、服务于现代种业的发展?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法制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种业界目前普遍关心和需要解决的。”李登海说。

此外,《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施行的,至今已经20多年了。虽有部分条款做过修订,但尚需与时俱进。为了适应和保障现代种业的发展需求,建议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把对新品种的保护提升到法律层面,彻底法制化,为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健康持续成功发展现代种业保驾护航。

绿色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蒋小松:

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不能“一切”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各地陆续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但治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

题。“在治理过程中,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畜禽核心育种场和畜禽良种扩繁推广基地也被要求关停和搬迁,这可能使我国畜禽种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蒋小松说。

蒋小松介绍,畜禽种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国家级两场一基地”更是承担着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以及良种扩繁的重要使命,与规模化养殖场相比,养殖数量微小而产业作用巨大,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各地的“国家级两场一基地”积极配合,着力环保升级改造,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但是,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对位于禁养区的“国家级两场一基地”,既被要求关停和搬迁,又没有给予相应的出路;对位于非禁养区的“国家级两场一基地”,禁止开展产业发展需要的改扩建。

“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应该与畜禽种业发展有机结合,不能顾此失彼。”蒋小松建议,为保护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障优良品种的持续选育,保证我国畜禽种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委在制定环保政策或在实施相关环保法规时,应尽快出台对地方政府的指导性意见,给予“国家级两场一基地”区别于商品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特殊对待,确保国家畜禽种业安全。

对位于禁养区必须拆迁的“国家级两场一基地”,地方政府不能“一禁了之、一拆了之”,要主动担当,科学指导,把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国家级两场一基地”搬迁的土地、资金等问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位于非禁养区的“国家级两场一基地”,地方政府应该允许其进行改造升级和扩建,让“国家级两场一基地”可以进行更有效的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和新品种培育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正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印孙:

应将环保设用地列为设农业用地

“农业用地”是林印孙近来关注的关键词之一:“正邦以生猪养殖为主,近来在发展种养结合时,用来发展种植的土地成为困扰我们的一大问题,土地流转显得尤为关键。”

林印孙介绍,在一些山区,农民人均耕地仅1-2亩。土地出租不值钱,相当多的农户无偿将土地让给亲友、邻居耕种,有些农民担心流转后将彻底失去土地,宁可撂荒也不流转。“如果能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大多数村民同意的前提下,积极推行‘股份+合作’方式,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实行‘确权确股不确地’,走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路子,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除了农业生产用地,环保问题是畜禽养殖产业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农业项目环保设施用地的现实情况也面临与现行规定相矛盾的问题。此次,林印孙带来的建议中就有一份关于“将农业项目的环保设施用地列为设施农业用地”的建议。

“2014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规定,要合理控制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规模,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但最多不超过15亩。多年来,各地都是按照这个要求执行的。”林印孙说,随着养猪业不断转型升级,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养殖环保要求更严格,资源化利用率也在提高,养殖场在环保设施方面的投入和要求不断加大。

林印孙建议,一是鉴于该《通知》原定有效期为五年,即到2019年9月为止,建议

届时出台新规时,将农业企业环保设施用地定为生产设施用地,不作数量上的硬性限制。一方面支持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形势的发展,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用地需要。二是对于因上述原因造成环保设施占地面积超标的,出台办法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逐一消化,妥善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

“三个良策”助推化肥农用量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化肥农药零增长提前三年實现。下一步,化肥农药由零增长提升为负增长仍然任重道远。

万连步表示,近年来,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及盲目施用的问题依然存在,化肥、农药的平均利用率均不足40%。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成本提升,农民迫切需要省工、高效的农资产品。

万连步建议:一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绿色投入品关键技术突破。建议政府积极引导和培育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创造宽松环境;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平台建设、评审专家选择等,鼓励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二是建立示范基地,通过试点作用带动农业绿色投入品的推广。建议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示范基地。通过试验示范,建立新型肥料减肥方案及药肥一体化方案在农业种植中的施用流程、用量、方法等标准化操作指引,充分发挥试验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通过举办示范基地观摩活动,将减肥增效技术向更大规模推广。

三是将减肥增效技术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国家重点项目中优先采用。借助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平台农技培训活动,进行减肥增效技术、药肥一体化知识推广。建议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农产品保障、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项目以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优先推广、统筹使用新型肥料产品及减肥增效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

让“变瘦”的土地“增肥”

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每形成一厘米厚黑土需要200 400年。但近年来,东北黑土区正面临变“瘦”、变“薄”、变“硬”的问题。对此,冷友斌说:“我们是乳品企业,不仅有自己的牧场,也种植玉米和牧草,这几年对于黑土地的地力下降感受特别强烈。”

冷友斌建议,首先应建立和落实严格的黑土地保护制度,加大对于保护黑土地资源的专项资金投入,如对黑土地保护利用过程中的关键作业环节给予补贴,对企业推行生态循环模式的创新技术和项目给予资金补贴等。

冷友斌认为,国家应大力支持东北地区农畜牧业企业打造用养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模式,如保障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配套建设,建设粪污贮存、铺设沼肥输送管道等污染防治示范工程。“以奶牛养殖为例,养殖场粪便与农田秸秆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可以提纯处理,生产生物天然气;同时沼渣、沼液进行分离转化,形成有机肥还田。农业、牧业废弃物生态循环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一举多得。”

冷友斌还建议,应加快建设一批黑土地质量监测网点,对东北黑土地进行具体勘测和普查,持续跟踪黑土地质量变化趋势,为黑土地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三农农业
掀起学习《论“三农”工作》的热潮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赞分盐镇裕牛村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