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产业扶贫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2019-09-10 12:27宣雅张姝
农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户贫困户

宣雅 张姝

针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找到-条适合当地发展的扶贫模式。如何将自然劣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这些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极为重要。

产业扶贫作为贫困地区摆脱贫穷的基本路径,是最具有根本消除贫困的重大扶贫举措。没有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将很难实现脱贫。失去了产业发展支撑的扶贫,即便实现了脱贫,在后期依然面临着返贫的风险。不同地区的产业扶贫应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生搬硬套前人的经验。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应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符合贫困地区当地的资源条件并且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特色产业。本文将以承德丰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大农业”)扶贫为例,探讨农业企业因地制宜产业扶贫的效果。

丰大农业的扶贫效果

丰大农业成立于2009年1月,是一家集有机蔬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零售终端建设于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集团。现建有高标准日光温室175栋、种植基地8500亩、合作基地15000亩,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和收购业务。其下属子公司北京丰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丰大”)负责蔬菜的销售,主要产品辐射范围为京津冀地区。目前北京丰大的主营业务主要有两项:一是积极响应、参与北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以社区直营店的形式进行蔬菜零售业务。现己建成蔬菜连锁直营店31家,百姓综合服务中心6处,主要为北京地区的社区居民提供绿色有机蔬菜零售的便捷服务;二是蔬菜供应配送服务,为法院、航天等机关食堂和华天集团(庆丰包子、凯丰团餐)等餐饮连锁企业提供直通车蔬菜供应配送服务。目前北京丰大拥有蔬菜直通车22辆,合作配送单位己达到100多家。

丰大农业地处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该地区处于山区地带,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导致该地区的产业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在经济方面是比较落后的。截至2018年年初,全县共有171个贫困村,其中27个为深度贫困村。通过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和基础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全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551

户56117人,贫困发生率为16.6%。该地区贫困发生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与省、市其他县区相比任务偏重。

在贯彻中央扶贫精神的基础之上,丰大农业创新生态扶贫的思路与方法,从就业带动、资产收益带动和定点帮扶三个方面带动贫困户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就业带动方面,丰大农业的四个蔬菜基地通过吸纳基地附近的贫困户务工,每月的薪酬发放方式是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基本工资每天60元,绩效工资按照蔬菜销售量,每斤给农户计提1毛钱的提成,综合下来实际工资可达到每天95元左右。丰大农业吸收就业的贫困户大多因为年龄、自身发展能力受限等客观原因无法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务工机会,丰大农业将这些贫困户吸收到基地务工,可以为贫困户提供一份稳定且持续的工作,帮助其脱贫。丰大农业就业带动效果显著。由于大多数贫困户存在着自身发展能力受限从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基地通过吸收附近村的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解决了大量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并为其提供一份稳定且持续的劳动收入,也提高了社会总体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按照公司的工资考核标准,每个雇佣农户平均每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每年的收入在35000元左右。企业基地雇佣长期工人为20-30人,冬季基本无临时工人而夏季临时工较多,数量在80-90人,其中贫困户占比65%以上。

在资产收益带动方面,是以农户流转自己的土地给企业为主要带动方式。丰大农业按照土地品质划分,地租价格为一亩一年450-1000元。土地流转至企业后,企业再出资建大棚并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大棚务工。丰宁满族自治县耕地面积广阔,共有林地面积572万亩,草场面积736万亩。虽然生态环境脆弱,但是成片广阔的耕地面积使得土地流转成为了一种有效实现农民增收的路径。贫困户多是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其土地资源,也因此土地生产效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将土地流转出去可以使贫困户获得稳定持续的地租,加之企业的就业带动,可以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获得收入,实现脱贫的目标。丰大农业资产收益带动成果显著。当地农户普遍人均耕地面积较多,农户按照每年每亩450-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给企业,可以依靠流转的土地获得一笔较为可观且持续稳定的收入。据统计,丰大农业每年支付给农户的地租总金额约为45万元,其中贫困户占比约为55%,资产收益带动效果较为明显。

除了上述两种模式外,丰大农业正在筹划对经济开发区樱桃沟村进行定点帮扶带动。樱桃沟村的村委会与丰大农业达成合作

在贯彻中央扶贫精神的基础之上,丰大农业创新生态扶贫的思路与方法,从就业带动、资产收益带动和定点帮扶三个方面带动贫困户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意向,由樱桃沟村村委会牵头联合建大棚,丰大农业为其提供相关管理和技术指导,以此带动当地的蔬菜产业发展。与此同时,丰大农业也将对樱桃沟村的蔬菜进行定点收购,解决村里蔬菜的销售问题。这样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为樱桃沟村村民提供了创收的新途径,由企业为其发展扫除障碍;另一方面丰大农业也扩充了蔬菜品种和供应数量,为其扩大市场规模打实了基础。

间接扶贫方面,一是丰大农业积极对区域内的蔬菜种植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推广,对推动地区蔬菜种植水平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丰大农业对于区域内种植技术的指导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方面,丰大农业对于吸纳到基地务工的农户都会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其快速掌握种植技术,这也为其日后自己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丰大农业还计划定点帮扶经济开发区樱桃沟村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计划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并负责对其蔬菜产品进行收购,这将对提高当地蔬菜种植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丰大农业积极投身扶贫公益活动,助力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丰大农业积极参与举办扶贫公益捐赠活动,曾在2016年向政府捐赠2万元扶贫资金助力政府开展扶贫工作,扩大政府扶贫资金的规模。同时丰大农业也积极相应政府号召,组织企业扶贫献爱心活动,为所辐射地区贫困户送去物资和资金。2016年冬季,丰大农业曾组织“富帮贫”扶贫献爱心活动,为所辐射地区的贫困户送去1020元/人的基金和过年物资。

丰大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启示

位于自然环境恶劣地带的贫困地区,由于交通等先天条件的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相关服务得不到完善,在这些地区开展产业扶贫如果不因地制宜,做出适当调整,将受到很多短板的制约。这些贫困地区由于自身财力基础薄弱,无法建立起完善的基础

设施。而對于发展产业,交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交通的不便捷带来的发展滞后效应是具有连锁性的。由于交通的不便捷,在贫困地区发展历史悠久但却分散的龙头企业无法实现很好的聚合,各家企业由于分散和规模的限制,能够带动的帮扶对象数量有限,带动能力有限。多数企业发展后期陷入停滞甚至破产,无法长期稳定更有效地实现扶贫。鉴于自然环境的恶劣,这些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也较为艰苦,对外吸引投资数量有限,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地理排斥也很少能扎根其中,公共服务提供部门也很少能在当地长期维持下去,从而导致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往往也建设落后,各种与产业扶贫相关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而在此时,因地制宜对这些贫困地区进行精准的产业扶贫就显得极为重要。

要从根本上解决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状况,彻底实现精准扶贫的构想,就需要企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最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针对贫困山区,更应围绕当地的特殊条件发展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丰宁满族自治县虽然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也较为脆弱,不过其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特别适宜蔬菜的种植。当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农业补贴文件,来积极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包括棚室补贴,种苗补贴、育苗厂建设补贴和农业企业免税,这些对于企业的产业扶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促进了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并且,针对贫困户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丰大农业选择通过与当地的村委会等生产合作社进行合作,为其提供相关指导意见和技术指导,带动当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并且以定点收购这一方式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从而实现双赢。通过不断加强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贫困户的自身素质,培养他们的致富能力,倡导鼓励他们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其就业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贫困户的顺利脱贫。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农户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比亚迪集团扶贫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