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微”时代的现象、机制与意义反思*

2019-09-10 07:22余东芳钟真群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现象机制

余东芳 钟真群

【内容摘要】“微”时代的事物,诸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访谈等,与个体和社会心理存在密切关系。“微”时代的事物深刻改变了经济社会结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个体与社会的心理状态,使其呈现种种非传统的思维、认知、体验、情绪等。本文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了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微”时代的现象、机制,并进行了相关反思。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微”时代;现象;机制

面对能够“想你所想,说你所想”的“微”时代,人的心理体验是什么?社会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会不会遇上“被技术操纵的窘态”?①在无“微”不至、无“微”不能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回归内心,追寻“微”时代对人与社会心理的影响与价值,才能避免窘态的发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本文拟从现象学角度分析“微”时代的现象、机制与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对“微”时代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

一、“微”时代的定义

学者对“微”时代的定义是发展变化的。如林群认为: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②刘海珍认为:“微时代”是指当今新媒体日益充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所离不开的时代。③本文认为“微”时代是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媒介深刻影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

二、现象学方法

(一)现象学方法的主要观点

现象学方法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来还原事物或现象意义的研究方式、研究步骤和程序。④主要包括:一是关注人。指在研究活动中关注人的精神和意识,重视作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的人,注重对主体的体验和意义的揭示。二是在“直观”中认识事物。即要努力揭开叠加在主体观念意识之上的层层影响,反思现象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三是发现、揭示意义。现象学发现的是已经蕴含在生活世界之中的含义,它不是提出现象本身以外新的信息。发现的内容是人的体验及其意义。在发现的过程中,要求研究者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尽可能地让“现象”中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意义显现出来。四是现象学研究“现象”。现象学研究的“现象”是人们脑中的意识。这种意识主要指人们生活经验过程中留下的体验。其主题包括人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闻到的、品尝到的、感觉到的、知道的、直觉到的对象、事件、情景等的体验。五是现象学不强求对现象特性做精确描述,目标是以描述生活体验为基础,发现隐藏在现象中的本质和意义。

(二)现象学方法的基本操作

一是悬置。“悬置”意指“阻止判断”“不采用日常的方式看待事物”,以新的、开放的眼光看、再看、反复地看,以使事物以它本身的样子从各个角度、层面、符号中显现出来。二是还原。即“回到事物本身”,描述“现象”呈现给我们的样子、内在意识及意义。三是体验。是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它来自生活世界。体验可以从描述、访谈、观察、虚构、想象中获取。四是反思。是指在悬置的基础上,根据前反思的体验描述材料思考事物是什么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掌握现象的所有属性。反思的途径有:主题反思、语言反思、解释性访谈反思、评论性反思、比较反思、启发性反思、存在主义反思、集体反思。

目前,人们对“微”时代的研究主要围绕“微”时代作为“文化传播发展阶段”的媒介所具有的特征、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变化和应对措施等进行。这是将“微”时代作为“对象性”事物进行研究的,那么“微”时代是让人们更幸福还是“危”机四伏呢?本文认为,技术进步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该是“人”,因此我們可以回归到现象学所倡导的“本质直观”,重视其中的人的体验与主体性。现象学方法是研究“微”时代的新方法,用它反思“微”时代具有特殊意义。

三、“微”时代的现象描述

(一)“微”时代的现象描述

“微”时代体现在外在的现象非常丰富,概括而言有以下几种:一是“微”时代传媒。例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广告、微小说、微课、微刊,等等。二是“微”时代经济。利用微博、微信、微平台等新兴媒体,改变了产品和服务的流通交换方式。尤其是信息的传播、分享、反馈、互动更加趋近个体化需求与表达,使得经济活动中的市场调研、产品推介、客户关系管理、品牌传播、危机公关等营销活动更加快捷准确。三是“微”时代文化生活。“微”时代的新兴传播媒体使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网络化、透明化、虚拟化、多元化,更加开放、有趣,人们更乐于体验、分享。“微”时代的阅读更加方便快捷,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手段更加先进、富于个性化。

(二)“微”时代的体验描述

“微”时代的体验关注的是生活在“微”时代里的人们的精神和意识,是他们对“微”时代的心理体验和意义解读。这种体验和意义解读的关键在于“直观”人们的内在认识,不强求人们对“微”事物有精确、全面的接触和认识,目标是描述他们对“微”时代的生活体验,发现隐藏在“微”时代背后的心理本质和意义。

我们对31位不同职业、学历、年龄的人员进行了随访,请他们用一段文字描述对“微”时代的体验。然后采用“NLPIR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共享平台”软件,对他们分享的文本进行“词频分析”与“情感色彩分析”。结果显示如下:1.名词词频分析。人们对“微”时代的体验描述文本中出现的前10个“名词词频”从高到低依次是“朋友”“事物”“信息”“时间”“时代”“电影”“手机”“人们”“感觉”“红包”。2.形容词词频分析。人们对“微”时代的体验描述文本中出现的前10个“形容词词频”从高到低依次是“方便”“便捷”“有趣”“丰富”“好奇”“便利”“不错”“高兴”“简单”“快乐”。3.情感色彩分析。人们对“微”时代事物的积极体验远远高于消极体验。

四、“微”时代现象的社会心理机制

“微”时代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这一方面更加顺应了人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使人受到了诸多不良影响(例如对手机与网络的依赖、作息习惯的混乱、人际隔阂等)。“微”时代心理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是:

(一)个人层面

“微”时代体验的产生与个体的心理特征紧密相关。“微”时代更加返归“自我”,每个个体更加关切自身生活的内在感觉,聚焦于个体生命的体验和感受。如微信朋友圈(名词词频“朋友”排序第一),人们乐于在上面分享自身的饮食起居、喜怒哀乐。而微电影则是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反映波澜壮阔的故事,电影虽然是虚拟的,但故事却是来源于真实个体的内心世界。“微”时代催生了现代社会个体主体的悸动,突出了社会大系统下的微小角色与身份标签,表达了个体背后的共同特征、诉求与情感,与人类发展到更高层次以后个体的主体性追求存在密切关系。

(二)群体层面

“微”时代平台的自由化、小众化、个性化,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虚拟化、符号化、隔离化、超时空化,这些特征是基于人的社会性需求而产生的。它一方面使现代社会中原本感到孤独、隔离的个体在虚拟空间中联结成了群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共有圈,创造了一个类似于而又高于人类最初的社会性需要的组织形式,更好地满足了人的社会性需求。另一方面,它又很好地屏蔽了人与人直接面对面接触可能带来的尴尬和冲突,使人在群体交流中有了充分的个体缓冲空间,而不失在群体中表达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使交流中的群体空间与个人空间兼容并存,协调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三)社会层面

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植根于他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自人类生存的特殊环境。如果人生活的条件违背了人的本性,没有达到人的成长与精神健全的基本要求,人就必定会做出反应。他要么堕落、灭亡,要么创造出一些更适合自身需要的条件。⑤“微”时代心理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科技进步使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对人的社会性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一方面使原本层级严密的社会体系逐渐趋向扁平,来自不同层级的个体思想和文化在社会中自由地流动,促进了人人平等社会的建设,满足了人的社会性需求。另一方面它使人们获得更多的解放,感到自由独立,并产生更高的精神追求的同时,又使人具有“被世界拉着前进”的压力。这是对新的社会格局做出的回应,也是对社会现状的直接投射。

五、“微”时代的意义反思

“微”时代对人的幸福追求与文明和谐社会心理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从人的“本体”角度反思“微”时代的意义。

第一,“微”时代唤醒了更多的“本体”意识。“微”时代向大众敞开了世界大门,海量的信息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唤醒了人們更多的“本体”意识,在短暂的迷失之后开始反思内心。这是一种超越传统观念的理性思考,使人进入更契合自身需求的生活世界,直接面对生活本身,体验人生的本源幸福,从而走上人的自我解放之途。

第二,“微”时代创造了新型的文化交流。一是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单向度的弊端,给每个个体表达提供了无障碍通道,提升了个体传播的话语权,产生了新型的话语表达空间。二是构建起具有鲜明的部落文化特色的多元话语体系,在增加社会活力的同时,也容易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发生认知偏差,滋长不良情绪,引发社会认同危机。

第三,“微”时代需要更多的文明自觉。“微”时代带来了更亲切、更随和、更灵活、更个性化和更人性化的生活空间,为每个具有微动力的个体与世界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微”时代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思想,激发了人的创造性,但同时也对人的道德素质、社会伦理水平、法制观念提出了自觉要求。

注释:

①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35-337页。

②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青年记者》2010年第2期。

③刘海珍:《“微时代”视角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路径》,《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第3期。

④徐辉富:《现象学研究方法与步骤》,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6-61页。

⑤〔美〕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第62页。

(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讲师)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王旖】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现象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第四章光现象
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社会心理学后果辨析
皮革机制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