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2019-09-10 07:22孙其荣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互动师生交流

孙其荣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个性表达为突破口,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师生、生生进行“互动”以激活语文课堂,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师生互动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创建互动氛围,构建宽松的学习空间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由于信息手段的先进和普及,我们的学生走进课堂时,已不是头脑空空,他们有时在某些方面所知道的东西远比教师知道的多,而他们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态度、价值评价标准(尽管是不成熟的),因此,他们往往不甘于无批判地接受教师传授的书本上的知识,甚至他们明显地怀疑教师所传授的“真理”。因此,教师再也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认为他们是无知者,“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应该走出现代教育的课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应由师生双方共同参和,教和学两类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并随时产生交互功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和者。教师的职责本不应是知识的搬运工,也不应是文本阅读的霸主。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和谐愉悦是语文课堂的标志,没有人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遭受“法庭”式的审判。教师应该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每个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参和、敢于质疑提供宽松的环境。所以,教师必须冲破以往的陈旧的思想和观念,使教学民主走进课堂,为教师、学生、文本的广泛、自由的互动创造宽松的空间。

二、师生互动,构建平等交流的学习空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引导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并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同时,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活动,始终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如果忽视了任何一方,这项活动将无法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当然,要想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在实践中主动探索,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共同讨论,从而实现教学的互动效果。

(1)尊重差异,沟通互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个性化的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思维火花。本阶段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和对话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动起来,在互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2)激发兴趣 ,师生互动。一堂成功的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成功的导语设计无疑是打开宝库的钥匙。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导语设计要达到新奇性,艺术性,知识性的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①温故启新式。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在设计导入中,可从巩固单项知识结论的基础上入手,开启对新知识的学习,寻求新知识的结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②情境模拟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布疑则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述背景,设疑问”创设具体的情境氛围,拨动学生的心灵,使之心为情动,情随意发。③借助多媒体,直观激趣。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多媒体电化教育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它不僅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而且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通过教师互动激趣引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在师生互动,交流对话中营造出活跃的氛围。

三、生生互动,构建集思广益的学习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生互动中,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互动交流,集思广益。展开小组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激发互动,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见解,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启发性,在讨论过程中,为寻找最佳的答案,必须通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力争压倒群芳,在各种思想和知识的阐述中,迸发出许多创造性的火花。

(2)互动评价,相互激励。评价是一种激励,一种引导,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语言看似零星散落,却是不可或缺,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进步就要予以鼓励和表扬,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评价是对学生的责任感、协作精神、自信心、毅力、个性、人格的肯定,组与组之间的不平衡总是存在,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防止狭隘的竞争心理的产生。“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等这样的格言都指出了鼓励的重要性。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课堂用语,让学生在学习求知中不断拥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有位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说:“回答的很全面,你很会动脑筋。”教师这一肯定的表扬,使该生如坐春风,回答问题更加积极。有些教师则通过变相表扬手段,如“他回答的正确吗?”“大家同意吗?”以调动全班同学进行确认和表扬,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拥有了成就感,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尝试每一次被证实,都会使其感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起对新刺激的兴趣。心理学家盖兹说的好:“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

(3)小组竞争,互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在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胜过个人努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适时适度的竞争能激发个人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发言不积极问题,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不足,自觉克服缺点,解决学习不平衡、不主动问题。因此,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分小组合作,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以提高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同时,展开多个小组间的合作交流,竞争答题,使课堂在学生有效的合作交流,竞争互动中掀起一次次的学习高潮。

总之,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叶澜教授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因此,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使课堂逐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局面使师生因“沟通”与“对话”实现共同发展,让课堂也因“多边互动”而精彩。

猜你喜欢
互动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麻辣师生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