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平藩,怎会出现“冤假错案”?

2019-09-10 07:22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吴三桂参考书教科书

笔者多年来一直教授中学语文,并多年兼带过中学历史,也许文史哲不分家的缘故,我对历史问题特感兴趣,业余时间,我翻阅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康熙平定三藩叛乱”这一知识点时,发现“重重疑案”,现作如下阐述,以抛砖引玉。

岳麓书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以下姑称“教科书”)第97页,关于“平定三藩叛乱”的内容,教科书如此陈述:“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被封为藩王,称为三藩。他们统治云贵和粤闽等地,拥兵自重,给清朝以严重威胁。康熙帝决心撤藩。吴三桂首先反叛,尚可喜、耿精忠先后起兵响应,经过八年战争,康熙帝平定了三藩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之配套使用的岳麓书社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以下姑称“《教学参考书》”),建议把“平定三藩叛乱”作为全篇课文的重点之一来处理。作为一课的重点内容之一,不能不引起教师的重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至少需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清初被封为 “藩王”的是哪三人?康熙帝撤掉的藩王又是哪三人?这些藩王有怎样的关系?康熙帝撤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又各是什么?正是这些疑问,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重重历史“疑案”。

疑案之一,康熙平叛的藩王之一耿精忠,身份有“诈”,需要“验明正身”,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同一版本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对同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的解说大相径庭:教科书第97页对康熙帝平定的藩王之一耿精忠,脚注为:“耿精忠,耿仲明之子也”。而《教学参考书》第233页对有关内容如是阐释:“清政府分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守云贵;尚可喜为平南王,他的爵位后来由儿子尚之信继承,驻守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后来他的儿子耿继茂,孙子耿精忠相继世袭,驻守福建。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的说法孰是孰非?耿精忠到底何许人也,是耿仲明的儿子,还是孙子?在耿氏家谱中,耿精忠这样重要的人物怎么可能谱系不清呢?

疑案无独有偶,教科书第97页对藩王发动叛乱的过程,其中内容为:“康熙帝决心撤藩,吴三桂首先发动叛乱,尚可喜、耿精忠先后起兵响应。《教学参考书》第233页中这一相关内容为:“(康熙帝)于是毅然下旨撤去吴三桂的藩王爵位。吴三桂果然发动叛变,自称天下招兵大元帅,次年改称周王,攻陷四川、湖南,耿精忠、尚之信也先后起兵响应。”结合上一段文字中援引《教学参考书》中的有关内容来看,尚可喜与尚之信是父子关系,那么起兵响应吴三桂反叛的藩王之一究竟是父亲尚可喜,还是儿子尚之信,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各执一词,让人莫衷一是。

疑案并非仅仅如此。我们无意去深究起兵响应吴三桂反叛,分裂大清疆土的两大藩王的家谱,但这两大藩王的历史功过决不可让人忽视,应当客观公正。结合上文的分析来看,反叛大清,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教科书认为“尚可喜、耿精忠先后起兵响应”,即“耿精忠”后响应反叛,可是《教学参考书》却认为“耿精忠、尚之信也先后起兵响应”,即“耿精忠”先起兵响应反叛,两者岂不自相矛盾?是谁为“耿精忠”制造了“冤假错案”,是教科书,还是《教学参考书》,让人难以定夺。

笔者带着这重重“疑案”,又細细品味了教科书,并和任教这同一版本该学科的其他教师作过深入探讨,结果仍然不能突破这些“疑案”——到底是教科书,还是《教学参考书》,为“康熙平定三藩叛乱”制造了重重“怨假错案”?

既然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把“平定三藩叛乱”作为一课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来安排,那么同一版本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在内容编排上应当慎之又慎,同一历史事件和同一历史人物,怎能呈现出大相径庭甚至截然不同的几个结论呢?更何况作为历史学科,尤其需要尊重历史事实。

“历史”应当客观公正,我们应当为蒙受“冤假错案”的历史人物和错位的历史事件“平反昭雪”,还历史学科以本来面目。

参考书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岳麓书社出版2003年10月第一版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岳麓书社出版2004年1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吴三桂参考书教科书
多尔衮巧降吴三桂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收不到货可要求赔偿
藏起来的教科书
教师要正确使用参考书
以《小英雄雨来》为例谈关于小组合作的思考
不要让参考书牵着你的鼻子走
吃货康熙定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