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在高校家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18:48安帅诚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7期
关键词:家训德育高校

安帅诚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家训,家训是古代家族的传家之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时至今日传统的家训依然有教育意义。在当前的大学里越来越重视德育,而传统的家训正是以德育为主的,在当前的高校家校德育中我们有必要借鉴古人的智慧,合理正确地运用古代家训来教育当前高校学生。

关键词:家训;高校;德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瑰丽的宝库,在去其糟粕的同时我们还要留住它的精华,传统家训就是如此。我国的传统家训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几千年的发展积累的过程也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流传至今的家训大都是经典的,对我们的家庭、人生、观念都是有益的。在重温经典倡导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家训这一形式来培养当前大学生的品质道德和人生理想。

一、传统家训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古人传家大都以德为本,这在流传至今的大多数家训中都能体现出来。在当前的高校德育中道德类的条框比较多,而这些条条框框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反而家训更接近家庭生活。当人们看到经典有益的家训时难免会肃然起敬,由内心深处感叹羡慕优良的家训,而在心里和行动中会潜移默化地跟着家训走,可见家训是可以塑造个人的精神品质的。

对大学生的德育是为了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质,传统家训中包含着大量的教育子弟以德修身的内容,在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时候可以引入家训这一形式。在对子弟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家训中诸葛亮的《诫子书》是一个很好的典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教育自己的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代大学生正是浮躁的一代,缺乏静下心来读书做学问的修身之道;当今的人都在热烈的追求消费的刺激,能够做到“俭以养德”的能有多少人!高校的思政教师可以用诸葛亮的《诫子书》来教育学生修身养德之道。诸葛亮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用诸葛亮的事迹教育学生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

二、传统家训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大学教育里有一项重要的教育就是职业道德的教育,在当前的社会对职场人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一个职场人不仅要掌握工作的技能,还要讲诚信,具备职业道德。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这就要求高校不仅仅是教书的地方,还肩负着教育学生职业道德的重任。在传统的家训里就有不少可以用来教育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

朱柏庐《朱子家训》里有一句“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这一则家训对当前的对学生就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当今的职场和酒场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少人认为业务能不能谈成和能不能喝酒有关系,所以就导致不少人为了业务能谈成就开始大量饮酒,喝酒的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能承受的范围,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即使是在這种情况下人们还没意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还有人为此而沾沾自喜,在这时候朱柏庐的“莫饮过量之酒”酒显得很有真知灼见了,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过量饮酒的危害。当前的职场每一个人都可能接触到钱,当人们接触到不正当收入的时候能不能在内心抵制得住呢?职场人在与客户业务往来的时候可能会拿对方的回扣,这是典型的意外之财甚至是不义之财,在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朱柏庐有言“莫贪意外之财”就是告诫子弟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在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上就是要教育学生恪守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即使遇到了可以获得的意外收入也要从内心里抵制不符合职业道德的意外之财。

三、传统家训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生理想

古代的家训具有家族传承性,很多家训都教育子弟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上教师也可以引用传统家训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大学生需要有人生理想,理想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但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却是高校思政课的一个重要培养点。

周公《诫伯禽书》中有一句“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

西周的开国元勋周公旦告诫即将就封鲁国的儿子伯禽要建立君子的志向,君子志行高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自己的志向;君子有君子的事要做,不能去做有违君子之行的事。三国时期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在《诫子书》中曾说“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司马徽告诫儿子不要因为贫穷就没有远大的志向,不要因为贫穷就没有高洁的品性。在高校思政课上教师可以引用周公和司马徽的家训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不能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人生理想。

结束语:

社会是每一个家组成的大单元,传统的家训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这些优良的家训,也许我们的中华文化会失色很多,还会少培养出很多的历史名人。在今天的高校思政德育中恰当地引用传统家训,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为社会培养更多正能量的有志青年,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欧雨云. 传统家训对农村家庭德育的现实价值研究[D]. 湖南大学,2016.

[2]牛绍娜,王国喜. 清末民初家训教子思想的伦理向度[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猜你喜欢
家训德育高校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学经典系列·《朱子家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