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评价语言

2019-09-10 21:25郭庆华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8期
关键词:蚯蚓语言评价

郭庆华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教师从学习目标出发,对学习过程状态和学生学习行为做出的价值判断。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课堂的预设性大为减弱,生成性大为加强,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有效,在潜移默化中能获得知识,受到熏陶感染,由此,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课堂教学  评价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及时地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如教学《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一课中,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关于蚯蚓趋湿性的实验方案、实施过程和现象,上台前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给学习小组以信心和鼓励。教师及时评价:“同学们,看他们的方案多缜密,观察多仔细,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同时也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反思和观察。汇报结束时全班的掌声是对该学习小组的肯定和赞扬,这个学习小组从教师和同学的掌声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外,教师还要学会倾听,耐心且细心地听完学生的发言,及时理清他们的思路,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发掘他们观点的闪光处。

如教学《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课中,在教师和学生纷纷惋惜伐林垦荒导致“北大荒”的动物栖息地丧失,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同时,有学生提出:“如若没有现在的‘北大荒’,如何能养活中国十几亿人口,‘北大荒’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位学生的想法虽然偏离了预设,不是教师想要学生形成的观点,此时如若置之不理或打断,学生的思维火花就将被掐灭。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还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倾听,及时给予评价,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结构。此案例中,笔者及时给予了鼓励性评价,并就“我们更需要‘北大荒’还是‘北大仓’?”展开了课堂辩论,如此,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温馨的交流氛围。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课堂教学的一切过程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包括教学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做出评价,发挥导向作用。

如教学《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课中,教学重难点是激素的调节作用,学生通过资料分析,知道了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献身科学研究的精神;通过病历分析,掌握了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在评价中要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因此,课堂上教师时而说:“你很会学习,能够通过资料分析出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时而说:“我们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你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科学事业还需要你们继承和发展”;时而说:“真不错,学以致用,是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这样,使评价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达到。

当前课堂教学中经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发言报之以“很好”“不错”“你真棒”之类的语言,看似是对学生进行了鼓励、表扬,实则并没有进行实质上的评价,而仅是泛泛而谈、应景似的敷衍,听了这样的话之后,发言的学生并不知道好在哪儿,其他的学生也不知道该向他学什么或向什么方向再进行努力,久而久之,这样“廉价”的激励语言就无法吸引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将对此种廉价鼓励产生“免疫力”,无法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除了要充满激励性、导向性以外,还要摆脱枯燥单调,具备丰富性、多元化。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即师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是评价意义建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除了教师评价外,课堂教学中还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评价。

如教学《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特征》一课中,为了了解蚯蚓依靠什么结构进行运动,学习小组设计两条蚯蚓分别在毛糙玻璃板和光滑玻璃板上运动的方案,向全班汇报完毕后,教师及时评价:“这位同学讲得很精彩,他阐述了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思路,但也有不足之处,另外,有些小组也采用这种实验方案,但现象不一样,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接着引导学生就该小组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有的学生提出了该小组实验变量不单一,只能用同一条蚯蚓;有的学生认为毛玻璃不够毛糙,摩擦力不大,换其他实验器材;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一个促使蚯蚓爬行的力;有的学生提出周围环境嘈杂,蚯蚓不敢運动……在讨论、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有赞赏性评价、质疑性评价,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辨析能力等综合能力悄然提升,充分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总之,评价的目的不是注重评价的结果,而是一个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运用各种评价策略时,除了要考虑到激励性、目的性、多元化、主体性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蚯蚓语言评价
画蚯蚓等
揭秘蚯蚓的10大秘密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保护蚯蚓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蚯蚓家的惊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