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分析研究

2019-09-10 07:22艾学坚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8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有效性

艾学坚

本文首先分析和阐述了当前阻碍初中体育与健康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究,接着从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平衡体育健康教育、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师生活动分明,实现良性互动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措施,从而有效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初中教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师生互动

随着我国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里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目标。然而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上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体育水平和心里健康的发展。教师要在新目标和新要求的指引下,以创新教学思维带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在不断研究和实验中寻找适合学生的课程任务,以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在内容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教师往往只关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从而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失衡,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教学任务设计方面,学生往往只需要完成一些基础性的活动项目,就可以进行自由活动。教师没有为学生制定科学性的训练任务,没有对学生的卫生习惯以及健康教育做到完善培养,这也成为了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平衡体育健康教育

增强初中体育與健康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从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入手,平衡好对初中学生的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教学模块,教师往往在在日常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健康素质的培养。为了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教师要合理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从理论课程教学角度加深对学生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上为学生讲解日常合理饮食搭配方法,学生个人的基本卫生习惯以及疾病预防与处理等多方面知识,让学生对自身的健康水平有较为客观且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阶段观看健康教育科普影片,结合课堂教学所讲内容加深学生理解与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认知,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二)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探究改革与实践创新,是当前教师提高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学方法的教学有效性。以科学客观的教学思路和理念作为引领,着力促进体育健康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是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着力完善自身教育水平与教育素养,以更加专业的教学能力完成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拥有较为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身心素质。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多媒体体育与健康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更加直观全面的展示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和实践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体育与健康教学水平的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密切围绕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发展开展课程教学,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为学生制定科学且富有挑战的体育活动训练任务。从而满足学生身心健康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师生活动分明,实现良性互动配合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任务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实践教学真正提升学生的健康素质。为了合理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程要求教学任务安排,从而更加合理的分配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任务,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配合。

比如在耐久跑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在讲解跑步动作规范和技术要领的同时,学生需要依照教师讲解内容进行简单模拟学习。教师在开展排头抓排尾等游戏互动时,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训练跑步核心技巧。只有在分工合作明确的师生互动基础上开展课程教学,才可以充分发挥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由此可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全方位的重视和探究。教师只有在教学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照顾和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身体心理素质和发展需求,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显著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

[1]余敏.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初探[J].中外交流,2019,(8):192-193.

[2]雷有禄.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9,(2):187.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有效性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