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70年:从定量供应到网购生鲜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菜篮子生鲜蔬菜

作为美食大国,中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看看他家的餐桌就知道了。而家庭主妇能够买到什么新鲜食材,决定了这家人的幸福指数。一日三餐从国家定量供应到吃饱肚子,再到在家门口就能吃遍全国、全世界的新鲜蔬菜瓜果,这是中国供给和流通格局的变迁,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民众消费升级的最直观缩影。

百里不贩粗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物资都极度紧缺。为保证全国老百姓都能吃得上粮食,我国实行统购包销的计划经济政策,各省市以自产为主。粮油米面、鸡蛋、肉、蔬菜等食品都按人口数量定量供应,并凭票、凭证购买,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

由于交通不便、各地产量有限,当时有一种说法是“百里不贩粗”。所谓的“粗”就是相对细粮而言的副食、蔬菜等。在中国北方,一到冬天,菜品基本上就只剩大白菜了。

哪怕像上海这样的江南重镇,副食品供应也不足。上海社科院出版的《上海蔬菜商业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1960年,上海市蔬菜供应十分紧张,每人每天只能供应二两蔬菜。吃一次鸡蛋,要准备好两只碗。先把一个鸡蛋打在一个碗里,再把第二个鸡蛋打在另一个碗里,如果是好的,就倒在一起。那是有经验的主妇为避免一个坏蛋污染好蛋的“妙招”,原北京市畜牧局局长焦碧兰这样讲述当年鸡蛋短缺時的北京生活。对于当时的副食品短缺,在原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记忆中则是另一番景象。他说,每年的11月1日到10日,京城大街上会排起长龙,“都是购买冬储大白菜的。”贾幼陵说,当时,肉禽蛋都靠国家调配。市民们拿肉票、粮票到食品公司、粮站定量购买。“一个人一月大概能分到2斤肉票。”每逢春节,食品公司也是排着长队,若哪家能买到一个猪头,则会被人认为走了“后门”。

改革开放前夕,老百姓的菜篮子依旧是个问题。上海一位家庭主妇回忆:1978年过年,菜市场的鱼很有限,“黄鱼、鲳鱼卖光了就只有带鱼了,等到带鱼也卖光了,就只能买到橡皮鱼了。”那时候主妇们提个菜篮子,凌晨3点就在瑟瑟寒风中出门了。来到菜场,门口早就已经有人等候,队伍中,除了篮子,甚至还有凳子、砖头,都贴着纸,或者有人在一旁看护。5点钟菜场开市,大家蜂拥而上,由于供应紧张,就得在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来。买到鱼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原上海市农委主任张燕记得,1984年她儿子参加高考前发烧,凭医生开具病历卡,才能在中山医院门口买到一只西瓜。事实上不单瓜果,当时副食品供应紧张可谓“全面开花”,一遇寒潮或台风,菜场便出现以砖头、凳子排队占位抢菜的现象。

“菜篮子工程”立竿见影

国家领导人也从菜篮子里看民生。1983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视察,向市领导提出要看小菜场,看居民买菜。当小平同志在2月21日清晨视察胶州路农贸市场时,他仔细询问了当时的摊主生意怎么样、一天赚多少钱,还关心了菜价和老百姓的吃菜情况。

民以食为天,“小菜”背后,连着政府的“菜篮子”大工程。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水果等主要鲜活农产品的供需矛盾愈发突出。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菜篮子工程”立竿见影,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仿佛不经意间,老百姓的餐桌上发生着变化:广大北方居民冬日餐桌上当家的“萝ト、白菜、土豆”这“三件宝”成了渐行渐远的历史,农贸市场映入眼帘的是“鸡、鸭、鱼、虾、猪、牛、羊”应有尽有的新鲜禽肉和“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缤纷的新鲜蔬菜。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今年65岁的伍连芳经历过饥荒岁月,用过粮票肉票,见证了我国百姓从缺衣少食到现在的不愁吃穿。她记得,1994年春节,家里一次性买了半头猪,家人放开吃,吃不完就做成腊肉。从那以后,鱼、肉、蛋等就不再是招待客人的稀罕菜,而是家常菜了。

1997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4000家。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连接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稳定的“菜篮子”市场体系。“菜篮子工程”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提升了中国人的营养结构。

1992 年之后,随着家乐福等国际超市进入中国,生鲜也进入大卖场时代,到现在为止,大卖场的生鲜依然占据很大一部分市场。大卖场的到来,很大程度冲击了传统菜场,很多水果摊开始从零售贸易转变为供货给大卖场的形式。

让百姓吃上平价菜、放心菜

告别短缺时代,食品价格又成为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1995年的全国两会上,“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内容被一同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此后,这一说法在1997年和1998年又两次出现。这一政策对当时治理通货膨胀、稳定农副产品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7年,价格问题随着物价的快速增长又开始凸显。“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新词不断见诸网络。在2007年物价涨幅创下11年来新高的背景下,2008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此后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米袋子”“菜篮子”又多次被提及,并与“保障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稳定物价”等相关联。

食以安为先。伴随我国食品日益丰盛的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完善。1982年,《食品卫生法》颁布,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开始建设,后来形成了由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局、卫生部、国家食药监督管理总局组成的分段管理模式。但这种“九龙治水”模式备受诟病,被讥讽为“十来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比如,卫生部门发现注水猪肉,但管不了,因为那归工商部门管。

2004年,《食品卫生法》的修改工作开始了。2007年10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食品安全法(草案)》。但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暴露了食品监管盲区,对正在制定中的《食品安全法》产生重大影响。

据食品安全法草案起草负责人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原主任李援透露,当时随着三鹿奶粉事件情况的每天被披露,他们就对照着草案,看对暴露出的问题是否能管得住。 “几乎是和事件發展同步的,今天看到有问题,就加一条,明天又有新的问题,就再加一条。”

按惯例,一部法律草案一般经二次审议之后意见就基本趋同,三次审议后就会表决通过。但《食品安全法》跨越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时3年,经历四审,于2009年2月28日出台。2015年《食品安全法》又迎来修订版。“短短6年时间,又对《食品安全法》做了重大修改。一般来说,这样一个国家的法不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就修改完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在他看来,这体现了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

从网购生鲜到不下厨房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近年来兴起的生鲜网站,也让大家不用出门去买菜了。三四年前,生活在小镇的刘女士虽然是一位“剁手党”,但也仅限于上网买买衣服和小物件。购买电子产品或家电,身边的亲戚朋友更喜欢去商场里挑选,买水果蔬菜的话,也更倾向去市场。而到了今天,刘女士家中大到家用电器、小到孩子玩的玩具都是她从网上购买的,甚至连一日三餐的食材也都依赖于网购。

刘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艾瑞咨询近日出炉的《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消费洞察报告》显示,虽然一二线城市依旧是消费主流,但三四线城市的生鲜消费也在不断发展。2018年年初,京东联合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吃出来的中国年”——生鲜年货电商消费趋势报告》指出,三四线城市的生鲜消费明显飙升,内蒙古、青海、甘肃、贵州、新疆等省市在春节期间生鲜消费额环比增长远超北上广。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生鲜电商市场的交易规模在2018年已突破2000亿元,预计到2022年,整个“赛道”交易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增长潜力巨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的菜篮子将像粮票一样告别历史舞台,所有食材都可以直接从田间到餐桌。而外卖的兴起,让不少年轻人干脆连厨房都不去了。(综合《新民周刊》《人民日报》《民生周刊》)

猜你喜欢
菜篮子生鲜蔬菜
爷爷的菜篮子
生鲜灯的奥秘
蔬菜
藏在菜篮子里的春天
我国今年将首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我眼中的菜篮子
超市集体推进生鲜合伙人制度
数据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