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打垒”里绽放长炼“四朵金花”

2019-09-10 22:45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炼油厂炼油金花

湘北门户临湘忠防镇丁家畈群山深处,有一条神秘隧道藏身山腹。山脚下,“6501工程”几个大字并不醒目,隧道里却四通八达,有好几个直径10余米的巨大天井直通山顶。

 这些神秘隧道,曾引起诸多猜测,甚至有人说这是用来发射导弹的军事工程。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隧道就是后来的长岭炼油厂(今长岭炼化)的前身。“建厂初期,我们只有常减压、催裂化、重整、焦化‘四朵金花’,发展到现在拥有30多套炼油化工装置,过去靠人拉肩扛,现在是全电气化操作,变化太大了。”说起长炼50年的发展历程,今年74岁,退休劳模、原常减压连(车间)党支部书记罗学其脸上洋溢着自豪。“6501”这个神秘数字,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大搞“三线建设”的历史。为了解决当时成品油供应紧张的问题,国家决定在内陆腹地建设一座燃料型炼油厂。1965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批准建设大同、岳阳两个炼油厂的通知》,建设湖南岳阳地区战备油库,列为石油工业部当年第一号工程——“6501工程”。在那个“备战备荒”的年代,为防止可能的外敌袭击,炼油厂被掏山打洞隐藏在山肚子里。

 然而,这一决策,最终没有经受住防火防爆等现实问题的考验。在经历大小10余次安全事故后,一场火灾彻底焚毁了炼油厂“钻山进洞”的梦想。1969年初,长炼搬迁至临湘县文桥镇长岭村(今岳阳市云溪区路口铺一带)异地重建。这一年,军人罗学其响应“建设三线企业”的号召,转业加入了建设长炼的队伍。受原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委派,老红军古德勤来到这片荒山指挥建厂。“当时古老住的是两间‘干打垒’,夏天到处漏雨,冬天被子都会积雪,得盖一层塑料膜。”罗学其回忆道,所谓“干打垒”,就是夯土垒墙而盖成的简陋房屋。

 艰苦的环境,越发激起长炼人战天斗地的豪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长炼首届青年突击队队长徐宪平(曾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带领队员打响了一场大会战。没有大型运输起重设施,长炼人用绳子拉、木块垫、撬杠撬,就这样把好几十吨重的设备、炼塔搬进现场,安装到位。短短16个月,一座现代化炼油厂拔地而起。1971年初,第一车原油进厂,炼油装置进入紧张的试运行阶段。当年5月7日,常减压、催裂化、重整、焦化4套炼油装置和配套系统正式整体联运,一次开启成功并相继生产出合格產品。

 “四朵金花”绽放,标志着长炼的诞生。长炼第一期工程比兰州炼油厂施工周期缩短了一年半,比大庆炼油厂缩短了5个月,创造了一个令人鼓舞的纪录。

(刘革)

猜你喜欢
炼油厂炼油金花
仪表控制系统在炼油化工装置的运行与控制
茶壶炼油厂面临挤压
金花银花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