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的问题研究

2019-09-10 07:22刘嘉伟王涛涛吴大林
青年生活 2019年35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乡村振兴

刘嘉伟 王涛涛 吴大林

摘要: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有好的政策,还要靠人才,靠教育事业。但是近年来农村教育面临生源流失,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不断萎缩等一系列难题。鉴于此,本篇论文对于宿州市农村教育的基本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通过调研结果对宿州市农村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措施,以此促进宿州市农村教育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出一份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教育、城乡融合发展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已进人了新网络时代,现阶段“三农”问题就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需把处理“三农”问题当作我党工作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显现出城乡发展不太均衡,不太充沛等等难题,作为推动城乡交融发展,促成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调和统一,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目前农村教育存在城乡差距大的问题,与现阶段我国的发展趋势相背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稳步发展,应当重视乡村义务教育,努力就让每位学生均可以享有公正且有质量的教育。

二、研究现状

(一)基础设施落后

宿州市作为皖北农业大市,第一产业底蕴雄厚,但是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较为落后,人均GDP在全省仅居第13名,很多人的温饱问题无法解决。目前宿州市的工作重心仍在发展经济上,而对教育的投入又大多投入到了市区重点学校,而投入到农村学校建设的资金却少之又少。尽管近几年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经得到改善,然而依据实地调查,得知了下述几点问题:

1.部分学校的桌椅仍是九十年代的木头桌椅,并且很多都已经损坏;

2.多媒体设施不完善,大多数学校只配备一两间多媒体室,无法将教师备课的课件完全展示个学生,跟不上现代教育的潮流与趋势;

3.体育设施简陋,很多学校的操场和篮球场仍然是土质的,塑胶操场仍未全面普及;

(二)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体现在教师数量少,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教师队伍年强偏大,艺体类教师稀缺等。长期以来,受农村特殊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与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村学校很难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前来任教,现有的教师队伍大多数学历不高,并且年龄偏大,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与教学方法都较为陈旧,无法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同时,还有一部分教师因为农村学校工资低,工作条件差,纷纷脱离乡村向城市发展。而那些走出乡村的孩子却不愿再回到家乡,而是留在城市发展,这也就造成了师资力量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现状。

(三)生源流失大,学校不断萎缩

现在农村的家长出现了两个极端思想,一部分没有受过教育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早早就让孩子放下书本跟着自己种田犁地;还有一部分受过教育的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意识提高,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都将孩子送到城市中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了。还有一点原因我认为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其子女也都跟着父母进城生活上学,久而久之父母有了经济条件,在城里买了房子,就成了城市户口,孩子也就就近入学了。而一些留守儿童因为没了父母的管教,对学习也就放松了要求,“学习改变命运”的思想在他们看来只是一句空谈,学校也就逐步变成了他们混日子的地方。

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缩减教育开支,压缩教育投入,趁势兼并掉一些学生比较少的学校,导致一个村甚至一个镇只有一两所学校的现象,学生因为上学路途太过于遥远而荒废学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教育危机。

三、发展方向

(一)加大投入,均衡资源配置

进一步健全即以政府部门作为主体的保障教育平衡稳步发展的须要资金投入,普遍吸取社会财政资金造成合力的资金投入管理体制,保障城乡经济教育的平衡稳步发展。如果农村教育一味依靠国家数输血完全只是杯水车薪,主要还是要靠宿州市政府在政策与财政上对农村教育进行扶持。结合城乡教育巨大差距的现状,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可以依靠一些政府主导的企业对农村学校进行赞助与投资,政府在政策上对其进行补贴,企业再通过这一事件进行宣传,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起到一举三得的功效。还可以联合市区重点学校与贫困学校进行联谊,形成一对一长期帮扶,共享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学校尽快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

(二)多措并举留住乡村教师

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很多人来到农村教书只是为了将乡村作为人生的一块踏板,在这个人才自由流动的社会,如果单靠人事约束留住农村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要让年轻教师扎根,我认为就必须要给乡村教师合理的待遇,形成良性循环,以此来改变现状。

首先,适当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比如桌椅,投影仪等,为的是降低年轻教师来到乡村的落差感;其次,提高工资待遇,对乡村教师提供乡镇补贴,老师工作的地方离县城越远,补贴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住老师留在乡村任教;最后,在职称评定上偏向乡村教师,在自身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乡村教师。

(三)“软硬兼施”留住生源

面对生源流失严重的现象,宿州市下属县教育主管部门,村干部应该深入孩子的家庭了解情况,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劝说家长将孩子送回课堂。政府部门应该借助学区划片监督制度保障农村学校学员生源,只有完好的生源数目及生源构造才干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学校应发挥农村独特的自然条件,打造乡村学校乡土文化特色,展現特色校园文化,吸引生源。

四、结语

只有让乡村教育先振兴起来,才能够让农民在乡村安居乐业,让农村孩子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培养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本土人才,才能扎紧乡村振兴的根,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汪文哲. 宿州市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

[2]刘琳芝.农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再审视[J].汉字文化,2018(S1):119-121.

[3]韩宝田.从乡村振兴战略看农村教育发展[J].教育现代化,2018,5(46):106-107.

作者简介:

刘嘉伟(1999.4—),男,汉族,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本科,宿州学院管理学院;

王涛涛(1999.10—),男,汉族,安徽省颍上县人,本科,宿州学院管理学院;

吴大林(1998.10—),女,汉族,安徽省庐江县人,本科,宿州学院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