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泉窑青瓷特征及其时代风貌

2019-09-10 07:22董健丽
收藏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龙泉窑青瓷器物

董健丽

元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宋、金、西夏三方对峙的分裂局面,在大一统的形势下,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元代龙泉窑青瓷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品种丰富,产量增加,国内外有大量发现。元代龙泉窑青瓷考古材料分布范围极其广阔,遍布元帝国的各主要区域,北始于今内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南达岭南乃至西沙群岛,东起山东,西至甘肃、宁夏,上述广大地区的元代的城址、窖藏、沉船、墓葬、窑址等都有龙泉窑青瓷出土。结合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发现以及流布看,元代龙泉窑青瓷还沿着海陆两线,向东传播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向南至东南亚,向西抵达印度和西亚地区。元代龙泉窑青瓷在国内外的大量发现,为元代龙泉窑青瓷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依据元代城址、窖藏、沉船、墓葬、窑址和海外龙泉窑青瓷出土和收藏情况,本文试对元代龙泉窑青瓷的各期特征和其反映的多元文化内涵做深入研究。

一、元代龙泉窑青瓷分期和特点

依据考古出土资料,元代的龙泉窑青瓷分为元代早期、元代中期和元代晚期。

元代早期:龙泉窑青瓷有光素碗、莲瓣纹碗(图1)、撇口盘、折沿洗、南瓜式壶、灯(图2)、贯耳瓶(图3)、三足炉(图4)等。器物以碗、盘较多,其中折沿盘和莲瓣纹碗占较大比例。器型端庄规整,胎体较薄,胎质洁白细腻,釉层较厚,釉色以粉青釉为主色调,足端附近刮釉垫烧。圈足小巧,足壁截面呈倒梯形,足根比足端相对要宽,足端平整,外底心多数尖凸。器物多光素,碗、盘、洗等的腹壁多刻饰莲瓣纹,莲瓣较瘦长,莲瓣外侧多刻单线、中脊凸起,盘、洗类内底贴饰双鱼纹,鬲式炉的腹部用扉棱装饰。

元代中期:器物除了早期的光素碗、莲瓣纹碗继续流行外,新增加了高足碗(图5)、荷叶盖罐(图6)、小罐(图7)、胆式瓶、玉壶春瓶(图8)、凤尾尊(图9)、双环耳瓶(图10)、八卦炉(图11)、模印双鱼折沿洗(图12)等,器物种类较元代早期明显增多,产品个体普遍较大,腹壁圆弧,且普遍为鸡心底,中形碗类产品的腹壁圆弧,挖足较深。新出现的各式盘类产品器腹较浅,有的盘口沿稍稍外撇,盘底由假圈足过渡成外撇的真圈足,且挖足较深,内底从平坦演变为下弧。装饰技法除仍盛行刻划外,以各种印花为主,纹饰题材多为花卉,也有个别器物的装饰出现小昆虫,此时模印的使用开始增多,出现了青釉点彩(图13)。釉色以青灰色为主,胎色以灰色为多,部分灰白,胎质的致密低于上期。

元代晚期:器物的变化速度比上述各期都快,在新出现的产品中,器物的下部逐步增宽,碗类产品的腹壁往往上部斜直下收,至底端时弧折而向内缓收,整个底部显得较为宽平。此外,盘类产品的器腹有所增高,其中盘从前期的花口外撇转向花口宽沿,且圈足十分宽大。装饰技法中刻划和模印并驾齐驱(图14)。前者构图简单、线条草率,给人以衰退感,莲瓣纹普遍显得肥短,瓣面平坦,瓣端圆钝,整个纹饰毫无活力。后者构图严谨、线条细腻,呈现出一种上升的态势。纹饰题材、形式与前期基本雷同,既有刻划的弦纹、短斜线、仙鹤、莲瓣、菊瓣、荷花及各种不知名的草本花卉,更有模印的牡丹、山茶花、菊花(图15)、菊瓣(图16)、梅花、缠枝花、双鱼、八宝、八仙等。产品的釉色仍以青灰为主(图17),部分灰褐或泛绿,釉层有一定的光泽感(图18)。胎色以灰为主,部分灰白,质地略致密。

元代龙泉窑青瓷不是简单地继承宋代的器型,而是借助宋代的形式和技法,去表现新的理想和追求,进而展现出一种新的时代风貌,此时的龙泉窑青瓷与南宋相比,变化万千的装饰取代了宋代温润如玉的釉色,雄浑饱满的造型替代了南宋的古朴典雅。体现了元人以精雕细刻去渲染繁美富丽、炫耀于外的审美取向,有别于宋人大多数以精工细做实现清隽典雅含蕴其内的风格,这种风格为明初龙泉官窑的设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元代龙泉窑青瓷的功用及所表现的多元文化特征

元朝是蒙古族统治者联合汉族和其他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领土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边疆民族与内地居民的信仰习俗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汉文化、蒙古草原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其他文化共存,从元代龙泉窑青瓷的礼仪用器和日常用器的使用方面皆有体现。

(一)礼仪用器——体现的汉文化传统

元代的统治者为了坐稳江山,在政治上提出“近取宋金,远法汉唐”的政策,即推行汉法,希望藉此巩固其统治,很多领域出现了“复古”之风。在祭祀、宗教活动及丧葬方面皆有体现,充当上述功用的龙泉窑青瓷有盘、鼎炉、樽式炉、凤尾尊、环耳瓶和蜡台等。

1.祭祀用器

元代在祭祀方面尊古,正如《元史》记载:“元之五礼,皆以国俗行之,惟祭祀稍稽诸古”。在元代的南郊之礼中记载: “南郊之礼,笾豆皆十二……青瓷牲盘一。”上述祭祀中所用的“青瓷牲盘”,应为龙泉窑青瓷,依据《元史》记载: “中统以来,杂金、宋祭器而用之,至治初,始造新器于江浙行省,其旧器悉置几阁”。推测清官旧藏的龙泉窑青瓷大盘应为当时用作祭祀的禮仪用具。

有宋一代,随着搜集和研究三代青铜器热潮的兴起,瓷器仿制青铜器成为一种时尚,元代龙泉窑青瓷继承了宋代的传统,继续生产仿古青铜器,多见瓶壶等,如投壶、双环耳瓶和筒式炉等,同样造型的器物有大小两种规格。古之瓶、壶在器类指代上往往可以通用①,根据元代窖藏、宗教遗迹和南方墓葬出土等资料,这些仿古器物为瓶炉组合,称为三供。 《元史》记载: “成宗始命宣圣庙于京师。大德十年秋庙成,陶器三,瓶二,香炉一。”大件的龙泉窑青瓷凤尾尊做供养之器,见于英国戴维德基金会收藏的泰定四年(1327)所造的龙泉窑青瓷凤尾尊,在该器的口内沿刻一周楷书铭记: “括苍剑川琉山嵩安社,居奉三宝弟子张进成,烧造大花瓶一只,舍入党林院大法堂佛前永充供养,祈福保安,家门吉庆者。泰定四年丁卯岁仲秋吉日谨题。”

2.随葬用具

小件的龙泉窑青瓷瓶炉组合多出土于南方文人士大夫墓中,如浙江杭州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墓中出土了2件龙泉窑青瓷小投壶、1件龙泉窑青瓷小鼎炉②,上海任氏墓出土龙泉窑青瓷贴花小樽式炉等③,这些墓中出土的器物其制作明显比供奉于庙堂的同样造型的大件器物更周正、装饰更典雅、釉质更温润,更加小巧而精致,它们很可能曾装点过墓主人的厅堂、书斋,用以蹴香插花④,可谓“大者陈于厅堂,小者置之斋室”,这些器物造型简约、洗练,色调素雅、清逸,是南方士大夫审美情趣的反映,这和相对封闭、内敛、淡雅的宋代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有着明显的文人气质,是汉族文化传统的物质表现,体现了南方文儒的复古追求。这种瓶炉组合不仅体现了复古的追求,还蕴含着某种特殊的葬俗,江西贵溪元末明初墓葬出土了龙泉窑青瓷双耳衔环福寿小瓶,该器物的一个环在入葬时被故意打破,取“岁岁平安”的吉祥寓意,体现了江西赣州一带的葬俗传统。

(二)日常用具——体现了蒙古、伊斯兰等文化传统

元代龙泉窑青瓷产品有大碗、高足杯、花口小杯、瓜棱罐、梅瓶、葫芦瓶、玉壶春瓶、鸡心式、梨形执壶等多种样式。主体上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在多民族、多阶层交融的基础上,则更显丰富。其广泛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承载着当时人们饮食方式、饮食内容、设计理念,其不单单是一种器具,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其中大碗、荷叶盖罐、高足杯和花口大盘最有代表性。

1.大碗:龙泉市安仁口岭角窑址出土有口径达42厘米的龙泉窑青瓷大碗⑤,它是蒙古贵族常用的餐具,用于喝酒、饮奶等。

2.荷叶盖罐:是元代蒙古人喜爱的酒具,在陕西横山县元代蒙古族墓主人的壁画墓中,所画的供桌上,出现了荷叶盖罐与玉壶春瓶、匝等酒具组合@,表明荷叶盖罐为盛酒用具。

3.大盘:龙泉窑青瓷大盘口径达60厘米,见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及新疆霍城阿力麻里古城元代窖藏出土⑦,阿力麻里是元代在新疆的重要政治和经济中心,是陆上丝绸之路贸易转运的重镇之一,是通往中东地区的交通要冲,推测精美的龙泉窑青瓷大盘是销往中东地区的器型之一,为适应穆斯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而生产的。大盘的用途有三个:一是盛放食物,人们围坐一起,手抓进食;二是被镶嵌在清真寺的门楣上,成为一种建筑的装饰;三是用在清真寺内有某种宗教用途⑧。这些大盘所生产的时代处于元代晚期,正是伊斯兰教对元代的影響进一步扩大的时期。

4.高足杯:最初的样式来源于基督教的“圣杯”,是随着基督教的东传而在我国被逐渐接受的,这种造型在隋、唐金银器中曾有出现,元代以后,青花、卵白釉、龙泉窑青瓷中大量使用廉价的陶瓷模仿金银器,这是圣杯造型在中国世俗化的开端,高足杯为元代典型饮酒器具,很多资料记载是蒙古人饮用马奶酒的器具,与游牧民族马上饮酒生活习俗相适应,另外也用作藏传佛教供器。

通过上述对元代龙泉窑青瓷功用的分析,可见元代龙泉窑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吸收了其他民族、宗教与外来文化特色的产物。

结语

元代龙泉窑青瓷,造型规整、胎体厚重,胎骨坚实、釉色纯正、普遍饰有花纹,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工艺方法,种类繁多,装饰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化,反映了当时龙泉窑青瓷的生产面貌与发展态势。元代龙泉窑青瓷不单单是一种器具,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主体上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在多民族、多阶层交融的基础上,则更显丰富,它有汉文化的精雅、游牧文化的大气磅礴、伊斯兰文化的精美繁复,体现了汉文化、蒙古草原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其他文化共存的特征,反映在宗教上,体现了元代统治者对儒教、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全面包容。

注释:

①扬之水《两宋花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1期,第50页。

②张玉兰《杭州市发现元代鲜于枢墓》,《文物》1990年第9期,第22页。

⑤沈令昕、许勇翔《上海市青浦县元代任氏墓葬记述》,《文物》1982年第7期,第54页。

④(明)周祈《明义考》:“今之炉,古鼎也;今之瓶,古觚也。得二器无所用,以蹴香插花,谓之炉瓶。”

⑤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⑥邢福来、苗轶飞、胡珂《陕西横山县发现珍贵元代壁画墓》, 《中国文物报》20 5年1月25日。

⑦牟新慧《新疆博物馆馆藏的几件元代龙泉窑瓷器分析》,《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 年第1期。

⑧阿里·玛扎海里: “自从元代以来,波斯血统的穆斯林们愈来愈多地要求大器皿了,如宫中、苏菲派的道唐和清真寺使用的碗盘,今天尚沿袭这种宗教用途”。引自阿里·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中国 波斯文化交流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龙泉窑青瓷器物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龙泉青瓷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龙泉青瓷笛
报错恩
器物之心
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