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都有微塑料了

2019-09-10 07:22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塑料颗粒饮用水颗粒

塑料污染无处不在。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塑料逐渐降解成较小的颗粒并变成微塑料,这种“隐形”污染也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科学家在北极的雪中都已经发现了微塑料。不仅是自然环境,微塑料还渗透到了我们的食物和饮用水中,比如对多个常见品牌瓶装饮用水的一项分析显示,93%的样品中含有微塑料;去年欧洲肠胃病学会议上的另一项研究显示,首次在人类粪便中发现微塑料。在诸如此类的发现的推动下,世界卫生组织(WHO)决定开展安全审查。WHO指出,目前已经在海水、废水、淡水、食物、空气和饮用水(包括瓶装水和自来水)中都检测到了微塑料。与微塑料相关的潜在危害有3大类:一是颗粒本身存在物理危害,影响因素包括其尺寸、表面积、形状和表面特征等;二是颗粒本身及其吸附物的化学特性;三是附着和定殖在微塑料上的微生物影响。然而,由于饮用水微塑料相关危害和暴露的数据很少,目前还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得出确切结论,但也没有可靠研究表明饮用水中这些微塑料颗粒对人体明显有害,也就是说,“似乎”不会威胁健康。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较大的塑料颗粒而非纳米粒子上。WHO指出,人体不太可能吸收大于150μm的微塑料,估计对较小颗粒的吸收也有限。极小的微塑料颗粒(包括纳米颗粒)在人体内吸收和分布可能较高,但这方面的数据极其有限。有动物试验显示,在极高浓度的微塑料颗粒环境中,由于超出生物自身的清除机制,动物会有所吸收,但试验浓度远远超过了饮用水中的微塑料颗粒浓度。

饮用水中微塑料相关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病原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还非常缺乏科学研究的关注。这看似暂时令人放心,但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松一口气。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环境科学家Paul Harvey表示,没有数据不等于真的没有问题。化学工程师学会环境组主席David Green也认为,随着证据的积累,“未来可能不会那么乐观。”在获得更多可靠的科学证据支持之前,对微塑料健康影响的担忧仍将继续。WHO公共卫生主任Maria Neira博士同样呼吁,“我们迫切需要再进一步开展研究,了解微塑料对健康的影响。还需要遏制全球塑料污染的上升趋势。”WHO还提出,人们应当开发检测水中微塑料颗粒的标准方法,并研究淡水中微塑料来源和具体情况以及不同微塑料处理方式的效果。目前,通过废水处理,可以从废水中去除90%以上的微塑料,三级处理法的去除率最高。饮用水处理中,关于微塑料的去除效果数据还很有限,不过已知传统处理可以去除小于1μm的颗粒,纳米过滤等更先进的技術可以去除>0.001μm的颗粒,这些颗粒尺寸通常小于微塑料,浓度也高于微塑料。国际水管理研究所也正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评估微塑料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牙膏等日化用品中的微塑料添加剂等。在科学发现和微塑料处理技术发展之外,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尽量循环利用,是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一件小事。

猜你喜欢
塑料颗粒饮用水颗粒
微塑料
用磁铁溶解水中的微塑料
“减塑”水站
小虫虫变身海洋清洁员
世界一半学校缺少干净饮用水
小虫虫变身海洋清洁员
清洁颗粒也可以环保
制何首乌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