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大学体育》教材开发

2019-09-10 09:57唐启秀陈康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大学体育时代

唐启秀 陈康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大学体育教材面临生存的困境,我们应开发适应新形势的《互联网+大学体育》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把富媒体形态的资源植入教材,打造最美大学体育教材,让传统纸质教材活起来,让学生喜欢上大学体育教材。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体育;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3-0082-03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科技手段不断创新,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下教学的需要,新形态教材应运而生。新形态教材是“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教材和传统教材相结合的一类教材,它既具有传统纸质阅读的特点,又有数字化交互性较好的特点。

大学体育教材与一般教材以及中小学体育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1)它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组织教材内容;(2)除了思政专业课程之外,大学体育教材是最能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课程(“新高教四十条”的要求);(3)大学体育教材能指导大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其运动技能,增进其心理健康和磨炼其意志品质。

大学体育是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充分挖掘傳统大学体育的资源,并利用新型技术,开发适合实际的《互联网+大学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师、体育科研工作者和教材编辑需要共同考虑的问题。

一、开发背景

1.“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具体到大学体育教材,就是把传统纸质教材中讲述各种技术、技巧的内容以富媒体(动画、声音、图像、视频的交互性传播方式)的形式呈现在平台上,并结合纸质教材促进大学生加深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理解,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1]。

2.传统教材面临的生存困境

传统大学体育教材一般具有这些局限:(1)受篇幅所限而不能对体育健身、大众健康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2)形式和内容跟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大同小异,教材重复性较高;(3)基本上以文字为主要信息载体,很难把体育问题描述清楚;(4)体育各个项目之间是并列关系,项目之间难以融会贯通,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5)运动技能的示意图多是动作模仿的简笔画,不够形象生动;(6)教材内容容易被复制或拷贝,不利于保护作者和出版社的利益;(7)教材形式单一、色彩单一、版式呆板,内容易过时,更新速度慢;(8)没有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所学内容一样,不利于实现个性化定制[2]。

3.对教材出版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合形成的新形态教材,将成为教材建设的一种趋势。新形态教材是基于在线数字课程、集传统教材的优点,以纸质出版与数字课程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学,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目的的新型教材模式[3]。这种教材模式就是“寓教于乐”,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表达一个信息的现实感,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以服务学生健身为目的。

二、开发理念

1.总体思想

作为新时代的新形态教材,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功能,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入“融合”“跨界”“数字化”等理念。另外,具体到大学体育这门课程,需要融合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和大众体育、泛体育与民族体育等内容[4]。这样才能开发出内容经典且有趣、科技感比较强的《互联网+大学体育》。

2.开发宗旨

《互联网+大学体育》教材的开发应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引,以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以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为基本诉求,以数字化、立体化、平台化为发展方向,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个性化空间实现教学的交互与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三、具体设想

(一)纸质教材部分

纸质教材部分相当于整栋建筑的地基,也可以视为一台剧的“剧本”,其内容应相对精炼、相对完整、主线清晰、操作便捷。总体要求:要有比较准确的内容定位,注重科学性、基础性、应用性和前瞻性,体现对教学实用性的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5]。具体内容可以包含两块:一是体育(健身)常识、运动方法技能的介绍,需要改变传统大学体育教材注重竞技项目的理念,应从整个人生发展的角度思考健身知识;二是体育文化和体育时尚的内容,特别是丰富民间流行及传统的养身知识。在需求多元化的当下,丰富这部分的内容会使得教材更丰满、更有趣,可读性更强。

(二)数字资源部分

1.数字化平台设想

这个平台建设,需要重点突出数字、信息、体育和教学几个要素,实现教与学的优化、体验、交互和便捷,具体来说有三大需求:(1)资源库(图文资料、课程资源、硬件资源); (2)教学管理(需求调查、教学内容、教学测试、监测评价);(3)用户管理(管理用户、教师用户、学生用户)。另外,还需要构建平台的维护系统,确保平台运行正常[6]。

主要的资源形式有:文本素材、图像素材、音频素材、电子表格、视频素材、动画素材、与大学体育教材内容相关的小程序等[7]。因为理论部分需要阐述,还可以添加微视频,即知识点的讲解,同时涵盖丰富的备课资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设计等)。其他的教学资源还包括:教学课件、测试、课堂内容延伸、学生作业展示等。

2.数字化的功能和目的

(1)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贡献、互动和分享需求。(2)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地自制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等,经过审核后上传以丰富资源库。(3)具备交互性功能,提供翻页、索引、导航、搜索、滚动、预览、链接等,可以进行作业、笔记、学习过程跟踪、体育理论测试等。(4)试题库有丰富的操作功能:对试题的查询、单个录入、批量录入、删除、修改、组卷、统计分析和自动属性值校正等。(5)使得体育教学不再呆板和乏味,用直观的图像、鲜明的画面和生动有趣的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消化教学的重难点,深入理解技术动作,快速高效掌握基本动作要领[8]。

3.数字化内容的选取

数字化内容的选取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1)在社会上已经相当流行,学生们有强烈兴趣的运动项;(2)学生已经自发地从事并急需进行科学指导的运动项目;(3)学校场地器材条件适合开展的运动项目;(4)在教师培养方面不存在問题的运动项目;(5)在安全性和教育性方面不存在问题的运动项目;(6)增加民族性、乡土性的民族、民俗体育的内容[9]。

(三)注重形式美

《互联网+大学体育》教材的出版形式主要还是纸质形态,数字化部分可以是在线链接,也可以是采用二维码等新媒体技术展现音频、视频、动画、教学示范、课件、题库等内容。这里的“注重形式美”重点是纸质部分。具体来说从三个方面考虑:(1)注重体育运动的审美;(2)注重图片的精选;(3)加强装帧设计制作,用“最美的书”来要求。

四、开发的难点

新形态教材是教材出版的趋势,各家出版单位都在探索,有的成功,也有的遇到挫折,《互联网+大学体育》教材在推行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开发的难点:(1)数字化的内容与纸质教材的内容如何有机衔接,发挥各自的优势,既做到互补,又不重复,相得益彰;(2)既懂体育专业知识又掌握数字技术的优质人才缺乏;(3)关于教师、学生对于大学体育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问题,如何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需要在教材开发中尝试找到办法;(4)数字化的内容学习跟传统的室外体育教学,二者差异太大,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5)数字化平台的稳定性、兼容性、与时俱进性需要颇费心思;(6)经费缺口比较大。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实现教材开发的成本跟后期收益成正比是一大难点。

五、结语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开放的姿态来研究《互联网+大学体育》教材的开发,把数字化技术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透彻理解各项技术动作,以便快速高效地掌握各种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胡畔,王冬青,许骏,等.数字教材的形态特征与功能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3]黄滨,高俊.体育的数字化发展特征和趋势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

[4]孙娟,高颖博.我国数字化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9).

[5]胡安扬.基于WIFI的嵌入式设备组网设计与数据库缓存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6]李树坚,杨健科,郭睿南.大学体育数字教材的特征及发展策略[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10).

[7]柴龙会,肖向红,张晶钰,等.“互联网+”时代关于新形态教材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

[8]王伟理,丛培才,柏林.高校数字化体育专业教学环境的构建与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

[9]华卫平.大学体育教材数字化及共享建设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大学体育时代
焊接机器人系列教材开发与应用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