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变化研究

2019-09-10 07:22邓巧妹马燕缪巧玲
数字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

邓巧妹 马燕 缪巧玲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阅读行为现状,以仰恩大学的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行为发生的变化,了解其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进而迎合当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喜好,通过构建纸质化与数字化一一匹配的新型图书馆馆藏资源等举措,实现推广阅读的目的,让学生热爱阅读,养成阅读好习惯,进而提高阅读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BYOD;阅读行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3-0043-04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智能自带设备,即BYOD(Bring Your Own Derice,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移动4G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全面覆盖,数字化移动阅读因其及时性、便捷性、广泛性、交互性等优点深受当代大学生的欢迎。据《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率为73.0%,其中,智能手机阅读率为71.0%,微信阅读率为63.4%。当今,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阅读工具,且超过50%的人们倾向于数字化阅读[1]。由此可见,人们的阅读行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研究当今大学生阅读行为发生的变化,了解其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对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围绕高校学生阅读行为开展研究,通过阅读行为基本情况、阅读方式、阅读选择、阅读环境、阅读需求、阅读内容、阅读兴趣、阅读反馈、阅读体验、阅读获取途径、建议与对策等模块进行问卷调查设计,每个模块通过可测量性的具体问题呈现[2],如表1所示。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问卷借助问卷星工具,通过转发相关链接到班长QQ群,再由班长群转发到全校各班群,由学生自愿填写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目前仰恩大学全校本科生6000人左右,通过转发相关链接填写问卷共回收1025份。因是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性质只分文史科与理工科,所以对研究对象的男生与女生进行了统计。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三、 数据与分析

(一)阅读行为基本情况

调查的1025名学生中,有898名学生会利用BYOD进行数字化阅读,学生利用BYOD进行数字化阅读还是占大多数的,只有12.39%的学生没有利用BYOD进行数字化阅读。有50.73%的学生有时利用BYOD进行数字化阅读,每天使用BYOD进行阅读的学生占27.32%。94.15%的学生每次花30分钟以上的时间利用BYOD进行数字化阅读。综上可知,当代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数字化阅读的;对使用BYOD进行数字化阅读持很高的欢迎度和认可度,而且每天都会花30分钟以上的时间利用BYOD进行数字化阅读。

通过调查发现,94.05%的学生喜欢数字化阅读方式。53.95%的学生每天进行微信阅读。75.71%的学生每天花30分钟以上的时间进行微信阅读。37.46%的学生每年阅读4本以上的电子书;49.95%的学生每年阅读1—4本电子书。而纸质图书方面,34.44%的学生每年阅读4本以上的纸质图书;59.91%的学生每年阅读1—4本纸质图书。综上可知,数字化阅读方式相对于纸质阅读方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特别是微信阅读方式目前大受欢迎。

(二)阅读方式、阅读选择发生变化

在调查学生的阅读方式时,大部分的学生倾向于“纸质化阅读+数字化阅读+有声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其中35.71%的学生喜欢纸质媒介阅读,35.22%的学生喜欢数字化阅读方式,1.46%的学生喜欢有声阅读[3]。在调查学生对图书馆的电子书的认识和使用情况时,发现53.37%的学生知道图书馆的电子书但是却没有使用过,知道并使用过电子书的学生只占24.49%,18.73%的学生居然不知道图书馆的电子书而且没有使用过。在问什么情况下使用过图书馆的电子书时,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外出很久不方便携带时才会选择电子书,26.54%的学生表示写毕业论文等完成课业任务需查找文献的时候选择电子书,根据图书的重要程度选择是否查找电子书的学生占24.29%,馆藏纸质图书全部被借出时选择电子书的学生占19.22%。可见,学校图书馆对馆藏电子书的宣传力度需要加强,应让更多的同学知道图书馆电子书,多鼓励同学们去借阅电子书。同时,了解到49.95%的学生更喜欢速读的阅读方式,16.49%的學生喜欢略读和跳读的阅读方式,只有33.56%的学生喜欢精读的阅读方式。对于阅读方式技巧方面,72.09%的学生选择的是随性阅读与选择性阅读,有目的的阅读的学生只占27.9%。综上可知,目前大学生比较喜欢数字化与纸质相结合的阅读方式;比较喜欢速度的阅读方式,当代大学生很少能长时间静心阅读,比较倾向于随性阅读,阅读选择完全凭个人兴趣爱好。

(三)阅读环境发生变化

在调查阅读环境方面,如表3所示,48.88%的大学生喜欢随时随地开展阅读,32.2%的学生喜欢在宿舍进行阅读,只有11.51%的学生在图书馆开展阅读。这是目前阅读行为跟以往阅读行为最大的区别之一,目前的大学生比较倾向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喜欢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花一整块的时间开展阅读。

(四)阅读需求、阅读内容发生变化

当调查学生的阅读需求时,发现80.49%的学生主要是为了休闲娱乐,消遣打发时间;72.59%的学生是为了增强修养、拓展视野;只有68.68%的学生是为了专业学习的需要而阅读。当咨询学生平时一般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时,70.15%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体育、艺术类的书籍,69.76%的学生阅读休闲娱乐类的书籍,只有60.78%的学生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五)阅读兴趣、阅读反馈发生变化

当问到学生纸质阅读跟数字化阅读更喜欢通过什么方式来阅读时,47.41%的学生喜欢纸质阅读跟数字化阅读两者结合,35.61%的学生喜欢纸质阅读,因为可以在书上标注笔记。当问到学生读完一本书后一般通过什么方式来记录所读所感时,33.66%的学生喜欢与朋友交流的方式来分享读后感,25.66%的学生喜欢记读书笔记,9.95%的学生喜欢转发朋友圈分享。

(六) 阅读体验、获取途径发生变化

当问到学生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电子书时,59.61%的学生是通过智能手机上的阅读APP来获取电子书的,只有11.61%的学生是通过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下载来获取电子书的。当问到一般倾向于借助什么工具进行数字化阅读时,87.41%的学生倾向于借助智能手机来进行数字化阅读。当调查学生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行为相比时,数字化阅读的优点是及时性、便捷性、广泛性、交互性;缺点是碎片化、无系统性、浅阅读、不能长久记忆、不利于掌握知识。

综上,智能手机作为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工具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因其便捷性、交互性等原因,目前是学生数字化阅读必不可少的工具。

四、总结与建议

随着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和BYOD的普及,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数字化阅读方式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盛行起来,阅读推广者们应该迎合这一趋势,了解高校学生阅读行为发生变化的情况:了解目前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基本情况、阅读方式、阅读选择、阅读环境、阅读需求、阅读内容、阅读兴趣、阅读反馈、阅读体验、阅读获取途径等相关内容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阅读和提高阅读推广效率,进而提高阅读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阅读,让学生热爱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BYOD移动终端服务提供者方面

开发便捷的基于BYOD移动终端阅读服务,比如个性化的移动图书馆APP,及时更新资源库,方便读者下载电子书和开展随时随地阅读[4],方便读者进行阅读选择,开发护眼功能、读后感备注功能、分享功能、付费阅读返还功能、监督等功能;阅读过程插入有趣的知识竞答的游戏环节,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开展深阅读,避免“快餐式阅读”,避免看后就忘如走马观花似的阅读。阅读环境方面,未来制作出一款更人性化、虚拟现实的阅读软件,让学生带上AR眼镜阅读就如同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一般,能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反馈,打造出一款让学生阅读获取途径更便捷、更个性化的软件,让学生随性阅读,让学生更热爱阅读。

(二)高校图书馆方面

积极搭建数字化图书馆,满足电子书与纸质书能一一匹配的馆藏书籍资源,不管学生是想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BYOD移动终端设备开展阅读,还是想借阅纸质书籍回宿舍、回家阅读都能得到满足;完全满足学生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相结合的阅读需求。同时,加强对馆藏电子书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同学知道并使用图书馆的电子书,多鼓励同学们去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搭建基于BYOD的移动阅读服务,通过与超星等公司合作,搭建基于BYOD的高校移动图书馆,与馆藏图书一一匹配,提供优质的图书,并及时更新移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覆盖全面,免费为学生开放电子书,促进学生阅读。图书馆多举办阅读活动促进学生对电子书的阅读,如每月评比“爱阅读之星”“爱点评之星”,对这些同学进行奖励,比如赠送相关书籍,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图书馆引进或开发便捷个性化的APP或相关技术服务(如微信图书馆服务)支持微信界面直接借阅图书馆电子书[5]。

[1]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27(03):38.

[2]常颖聪,刘绍荣,路程.移动用户阅读行为及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以电子书阅读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2):112-116.

[3]潘洁.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碎片化阅读的现状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06):54-56.

[4]尹纳宇,胡珠楠,任文静.大学生手机阅读需求及行为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J/OL].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04):99-106.[2019-05-11].https://doi.org/10.16595/j.1671-055X.2018.04.020.

[5]張华.新媒体环境下基于读者阅读行为变化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J].现代交际,2018,(17):216-217.

(责任编辑 乔磊)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