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徘徊黑白间

2019-09-10 07:22陈治勇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湖心亭张岱炉火

陈治勇

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容易出现读者根据以往的认知和经验给作者或文章“贴标签”的情况。比如苏轼总是会被读者贴上“豪放”的“标签”,但除了“大江东去”的豪放,他也偶尔婉约。又如在解读张岱的文章时,我们往往会贴上“故国之思”的“标签”,只因明末文人张岱在明朝灭亡后,怀着对明王朝的遗恨,“披发入山”,多次自杀,不事清廷,为完成《石匮书》才苟活人间。这样“贴标签”看似没错,但并非绝对。在解读文本时,我们更应以生命理解生命的方式去理解文本。

通读《湖心亭看雪》可知,那一夜看雪,张岱铭刻肺腑,自然会有知音难得,知己难遇之感。顺着这一条思路,再联系此后写作此文的背景及文章开篇“崇祯五年十二月”,历史的沧桑感,作者的怅惘情就很自然地流淌了出来。并且“崇祯五年十二月”这个开头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到了一个特定的时空中,令人沉醉其中。也就是说,以自我的生命经历去阅读文章,会有别样的意蕴。一篇文章能否流传千古,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是否写出了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并激发读者的生活阅历。此文就写出了人类情感的共性——对以往岁月的深深眷恋。

本教学实录的特点在于立足文字,咬文嚼字,抓住小品文短小精悍的特点,从容徘徊于文字间,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蕴。通过对疑难处的挖掘深究(比如“更定”的含义、“强”的理解)逐步深入文本深处,进入作者的情感深处。以下是教学实录的具体内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湖心亭看雪》,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你觉得文中有哪些字词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余拏一小舟”的“拏”。“擁毳衣炉火”的“毳”。“雾凇沆砀”。“有两人铺毡对坐”的“铺毡”的“毡”等读音和书写都要注意。

师:在句子意思理解方面有没有什么问题?有没有你觉得不通顺或者你读不懂的句子?(停顿,等待生反应。)

师:没有的话,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句子。大家一起读一读。

PPT: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生齐读。)

师:再读一次。

PPT: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师:我们在读的时候是这样停顿的。但我们知道古文它是不加标点的,而选入教材的时候编辑已经给它标出了标点。文中的这个标点你觉得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应该给它加上一个小逗号?(生点头。)再读一次。

(生齐读。)

师:这是一篇明末小品大师张岱的惊世奇作。看屏幕,一起读一读。

PPT: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生齐读。)

师:让我们把速度放慢,(师范读。)你就会有感觉,大家自由读一下。(生再读。)读完这句话之后,你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觉?这样一个环境带给你的是什么体验?

生:很孤寂,很凄凉。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人鸟声俱绝。

师:关键词是?

生:“俱绝”。

师:“俱绝”的意思是?

生:都停止了。

师:都停止了,声音都消失了。它让你想到了柳宗元的——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很寂静。(请生2回答。)你的感觉是?

生2:很寂静。

师:除了寂静以外,还有什么感觉?

生3:觉得很寒冷。大雪下了三日,所以会比较冷。

师:这场雪下得很大,我们七年级的《咏雪》里,谢太傅是怎么问谢朗的?

生:白雪纷纷何所似?

师:谢朗说?

生:撒盐空中差可拟。

师:道韫说?

生: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那是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啊,是不是?很大。“大雪三日”的“三”,我们该怎么理解?

生:虚指。就是几天。

师:“几天”,是多还是少?

生:多。

师:所以“大雪三日”,我们可以理解为大雪下了好多天。你把这个多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得较为平淡。)

师:把“三”字凸显一下。

生:(生再读。)大雪三——日。

师:后面继续。

生: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有感觉了,请你再来读一读,(请另一生读。)读出“大”的感觉。

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刚刚我们一起回顾了我们学过的诗文,那有没有成语可以体现这个画面呢?

生:万籁无声。

师:还有吗?冷的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等待生回答。)

师:冰——

生:冰天雪地。

师:天——

生:天寒地冻。

师:万籁无声、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如果今天我们这里下了这样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你会怎么做?

生:喜欢玩的同学会出去打雪仗,不喜欢玩的同学就在教室里吹热空调。

师:如果是在家里,这么一个冬日——

生:在家里吹热空调做作业。

师:如果是你们爷爷辈的话,我相信他们还会——围炉夜话,就像谢太傅在咏雪里面那样,一边围炉,一边和子侄们谈诗论文。那是多么温馨啊。但是,张岱却是——

PPT: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一起读。(生齐读。)

师:是不是读得太热闹了?读得稍微冷清一点。(师范读。生读慢,读缓。)

师:这个张岱,不像我们围炉夜话,不像我们打雪仗,堆雪人,他呀,独自一人去湖心亭看雪了啊。这个“独”,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读出了张岱此时此刻怎样的心境?

生:孤独,内心的孤独。

师:他为什么不和家人,不和朋友一起,为什么要去茫茫的天地里看雪啊?

生1:因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雪景很美,他可能想去看雪景。

生2:可能是家中变故。因为他都说他早年时家境富裕,后半段家中没落。

师:你的积累非常丰富,张岱早年家境很富裕,后来家境败落,那这个世界上有他的朋友吗?

生:没有。

师:所以他内在的心事有人倾诉吗?

生:没有。

师:所以他把他的一腔痴心都在向谁倾诉?

生:向山水倾诉。

师:你再把这个句子读一遍——“独往湖心亭看雪。”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什么时候去看雪的?

生:晚上八时左右。

师:教材里有注释,我们现在把注释读一下。

生:更定: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师:这个注释有没有问题?

生:注释说,“更定”是晚上八点钟左右,而后面却说是称之为“定更”,前后不一致。

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在一边,这个句子,我们怎么读?谁来读?

PPT:是日更定矣。

生1:是日/更定矣。

师:有没有不同的读法?

生2:是日/更/定矣。

師:大家体会一下,是日/更定矣,是日/更/定矣——。哪种感觉更寂静?

生:第二种。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生:是日/更/定矣——

师:从听觉上,好像这样读更能体现那夜之静。但这样念的话,这个“定”字应该做什么理解呢?(生沉思。)一个晚上分为几更?

生:五更。

师:从几点开始打更的?数一数到五更是几点?

生:四点。

师:四点以后还打更吗?这个“定”字该作何理解?有无新的理解呢?

生:这天晚上打更声已经结束了。

师:很好。请把这“结束”之感读出来。

生:是日/更/定矣。

师:读出结束的感觉。不要那么响,有情感的朗读并不一定是声音很大,它也可以很轻。重音也可以轻读,起到强调的作用。

生:是日/更——定矣——

师:这种读法,这样的理解,有没有依据呢?一起看看。

PPT:

郑玄笺:“定,止也。我方守于北狄,未得止息。”

唐韩愈《王公神道碑铭》:“时疫旱甚,人死亡且尽,公至,多方救活,天遂雨,疫定。”

宋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词:“满目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

《西游补》第十三回:“老翁走到后堂,取出两碗兰花玉茗茶;行者接在手中,吃了几口,方才渴定。”

郁达夫《西京客舍赠玉儿》诗:“钟定月沉人不语,两行清泪落琵琶。”

师:郑玄说,“定”就是“停止”。下面几个句子我请同学说说。

生:“天遂雨,疫定”是“天于是下雨了,瘟疫就停止了”。

生:“风才定、片帆无力”是说“风刚刚停止,船帆就静静地挂着了”。

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生:“行者接在手中,吃了几口,方才渴定”意思是“行者接在手里,吃了几口,口渴才停止了”。

生:“钟定月沉人不语”写的是“钟声停止了,月亮西下了,人也不说话了。”

师:所以,这个“定”在古文中可以理解为——

生:停止。

PPT:定:停,止息。

师:再静悄悄地读一下,是日/更——定矣——(生读。)

师:尽信书不如无书。把整个句子读一下。

生: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独往湖心亭看雪,与山水对话,已经有点不寻常了。在凌晨四点钟,在十二月的凌晨四点钟,在大雪纷飞的十二月的凌晨四点钟去湖心亭看雪就更不寻常了。这个张岱,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寄情山水,痴迷山水,不一定是停留在世俗的人,世俗之外的人。

师:世俗之外,痴迷于山水的人。(板书:痴)你刚才还提到他不是一个停留在世俗的人,不俗的人,我们称之为?

生:雅。(板书:雅)

师:这是一个雅人张岱,这是一个痴人张岱啊。这个张岱,痴,不世俗,有点像神仙一样的超凡——

生:脱俗。

师:有点与这个世界的人不同,遗世——

生:独立。

师:孤傲不群。(板书:超凡脱俗)我们再体会一下这句话,感受张岱之“雅”。

生: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张岱不仅是一个痴人,一个雅人,他的审美观还非常漂亮。你看看这幅画面,在茫茫天地之间,你看到了什么颜色?

生:白色。

师:在茫茫白色之间,你还看到什么颜色?

生:红色,炉火。

师:大家想象一下,茫茫天地之间,突然来了那么点微弱的炉火,这冷便有了活气。除了炉火之外还有什么颜色呢?

生:黑色或棕色。

师:哪儿告诉我们?

生: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师:还有船,还有毳衣的颜色,能否把你看到的画面用语言描述一下?

生:在白雪皑皑的天地之间,湖上划过一只灰色的小舟,上面坐着一个穿黑色毳衣的人,怀里抱着一点炉火。

师:白茫茫天地之间,镶嵌着黑,白茫茫天地之间,游动着一点红红的炉火,这色彩真是绝配呀。这简直是一幅绝美素雅的画啊,这不仅是一幅画,这画中还有声音。你听到了吗?

生:作者撑船时发出的声音。

师:哦,是桨声欸乃。我们读一下或者背一下,把这个画面的美感,声音之美读出来。

生: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张岱的船只啊,就这样不停地划呀划,划呀划。他的眼前发生了变化——

PPT: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與水,上下一白。

师:读——

生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再读——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请一位学生读。)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景色非常幽静。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山水一色,天山一色。

师:天山共色。天云山水——

生:连成了一片。

师:“天山一色”这个词评的真好。古人讲究炼字,讲究惜墨如金,但这里有一个字似乎违背了这个原则,它是?

生:那三个“与”。

师:是的,感觉有点过了。这么写行不行?

PPT: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生:不行。我觉得如果把它断开,就呈现不出连绵、成片的感觉,呈现不出那种意境了。而有了“与”,这种连绵的意境就出来了。

师:连绵的、成片的、有意境的。“意境”这个词用得真漂亮。你能把这种连绵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我试一试。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与云与山与水”读得不错,但未读出“上下一白”的“一”的气势。)

师:把这个“一”字读出感觉来。

师:上下——(“下”字读出拖音,为后文蓄势。)

生:上下——一——白。

生:天、云、山、水是融合在一起的,如用顿号,就把他们分开了。既然分不开来了,这里就只能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来看,用“与”字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作为整体,他们都是白色的。

师:它是浑然一体的,不可分割的。请你来试着读出这种浑然一体的感觉。(生读得很不错。)

师:读得真好啊。很有感觉。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觉得张岱这时孤身一人前往湖心亭,看到天与云与山与水,觉得它们都是朋友一样。而自己却是孤身一人。

师:“天与云与山与水”,在张岱眼中已经具有了生命,所以此时的张岱他才会去——

生:赏雪。

师:这茫茫人海,知音难觅,唯有——

生:只有天与云与山水,才是它的知己啊。请你来试着读一读这种生命之感吧。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我们刚才说到了连绵、说到了意境、说到了浑然一起。那如果这样子改呢?

PPT: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师:不是说割裂了吗?那让它们紧靠一点,行不行?而且只有四个字,很有节奏感。

生:我认为这里“与”有一种朋友间的感觉,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像亭台楼阁一般,只是四个景物,就没有一种朋友间的感觉。

师:缺少朋友之间的牵手之感。真好,舒婷说:“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真正的友人是相依却独立的,是牵手前行的。你能不能读出天云山水手拉手的感觉?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体会到了吗?少了“与”,整个句子就少了一股气势,一种磅礴,“天云山水”,这节奏太紧了,太拘束了,太小家子气了,紧得少了一份从容。这局促的节奏又怎能与大格局的“上下一白”的天地相融呢?又怎能对得起“大雪三日”啊。我觉得,这个“与”字堪称古人泼墨挥毫的典范。有了“与”,这天地就成了宇宙,就成了无边无际了啊。(师范读整句,再请生读。)

师:张岱的船啊,再往前划。

PPT: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读。

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天与山水浑然一体,那时,张岱又和谁一起呢?浑然一体的除了天与云与山与水,还有谁?还有谁融入在了茫茫的天地之间?

生:张岱。

师:张岱的那颗心在哪儿?

生:在山水之间。

师:张岱那一颗心啊,此时此刻已经飞到了苍穹。长堤应该是一——

生:一座,一条。

师:但张岱说是一痕。湖心亭应该是——

生:一座。

师:但张岱说是一点。余舟应该是——

生:一条。

师:但张岱说是一芥,芥豆之微啊。舟中人应该是——

生:两三个。

师:但张岱说是两三粒。张岱眼中的景物越来越——

生:渺小。

师:越来越——

生:看不清。

师:正如苏轼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啊。此时的张岱已经与天地分不开了。他与天地——

生:融为一体了。

师:我们中国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词——天——

生:人合一(板书)。

师:一起来读一读。

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在黑板上以简笔画出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两三人)

师:茫茫天地之间,张岱只看到了这几点痕迹。有色彩吗?

生:白色。

师:有明艳的色彩吗?

生:没有。

师:有修饰语吗?

生:没有。

师:只有几个模糊的轮廓,这种简笔勾勒的手法在我们称之为“白描”。(板书:白描)但周作人曾经说过:张宗子是个都会(都市)诗人,他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写的生活的背景。湖心亭也不例外。

PPT:张宗子是个都会(都市)诗人,他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写的生活的背景。——周作人《知堂書话》

师:张岱的船不断往前划行的时候,遇到了谁?

生:亭中人。

师:亭中人的感受,你来读一下,(生读。)亭中人怎么说?开心吗?喜悦吗?读出欣喜若狂的感觉。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强调地读一下。哪个字应该强调?

生:“焉得”“更”。(生再读。)

师:很好,有点感觉了,你来试一下。(请后面那位女生读。)

师:(师范读。)全班来读一下。(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张岱见到他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让张岱回敬他们一句。读。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很兴奋)

师:张岱此时强饮了三大白,怎么理解?请结合手上的资料,思考一下“强”,我们该怎么解读?

生:这里他夹杂着不同的情感,有在这里碰到他人的欣喜,也有一丝勉强。

师:为什么说勉强?

生:有可能——,因为他酒量很——,不会喝酒。

生:他不会喝酒,资料第三条写着:“余家自太仆公称豪饮,后竟失传,余父余叔不能饮一蠡壳……”,说明他父亲和长辈酒量都不是很好,他的酒量我觉得也不大好。

师:不大好就不喝了吧。

生:不是啊,我觉得这里应该读“三声”。《汉语大词典》注②:强,勉力。尽力喝。

师:不会喝为何还在尽力喝呢?

生:他本来就很孤寂,突然遇到两个人,内心十分欣喜,心中有沧海桑田,有一种对世事的感慨,资料第三条中说:“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说明他少时经历了十分喧嚣的人事。纷繁的世间给与了他沉淀,让他沉淀成了痴人和雅人,天人合一了。

师:在经历了人事之后,张岱学会了超脱,此时的他与亭中人似乎是天云山水之间的知音偶遇了。内心狂喜了。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千杯不醉啊。所以这个“强”应理解为“尽力”,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的。

师:对这个“强”字,以往的资料也有争议,有人说“勉强”,也有人说“尽力”。“勉强”好还是“尽力”好?

生:“尽力”好。在这么一个白茫茫的世界中,突然遇到两个人,特别高兴,特别喜悦,寒冷雪夜独行,他看到亭中有人太开心了。

师:太开心了,是因为——

生:知音相遇了。

生:我觉得也是“尽力”,因为“白”是罚酒的酒杯,很大很大的,张岱这个人如此超脱,如果他不想喝尽可以不喝,甩袖而去,有必要勉强自己吗?

师:大家发现没,开始说“独往湖心亭”,后来又说“舟中人两三粒”,在这里是不是矛盾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舟中人两三粒,除了他自己还有谁?

生:还有舟子。他刚开始想独自一人看雪,便让舟子驶着船,后来遇到知己。

师:也就是说舟子不是“我”的知己,只是一个人而已,而亭中人才是“我”的知己,“两三粒”讲的是“人”,“独往”言的是“知音”残,对吗?遇到知己了,这个时候张岱很开心,他一开心就做了什么?文章中有个矛盾的句子有没有发现?

生:“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他问的是姓氏,“金陵人”不是姓氏吧。

师:答非所问。你觉得金陵人有没有告诉他姓氏?

生:应该告诉他了。

师:那为什么不写进去呢?是张岱写错了吗?

生:可能也没告诉他。

师:也有可能金陵人真的就告诉他“我是金陵人”。那我们现在来还原一下情景好不好?

PPT:

张岱问:_______?

亭中人曰:(吾等)是金陵人,客此(而已),_______。

张岱听罢,哈哈大笑,挥一挥衣袖,遂别。

师:拿出你的笔,补一补这一段对话吧。

师:我们现在开始交流。

生1:知音何须知姓名,不足道矣。

生2:有幸觅得知音,实为大喜之事,此次仅能一面而别,不可长久相处,吾等姓名不足挂齿。

生3:既为知己,只图欢喜罢了,不知姓氏,又有何妨呢?

生4:好赏夜中景,与子豪饮,只等知己来应。

生5:吾姓“知“名“己”,茫茫天涯,但求有缘再遇矣!

师:亭中人视张岱为知音,张岱亦视亭中人为知己。

PPT: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猜你喜欢
湖心亭张岱炉火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湖心亭看雪
属于冬日的褐
《湖心亭看雪》
炉火
十二月十九夜
午后
一个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