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任务如何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2019-09-10 07:22周星磊
关键词:导师课堂教师

周星磊

摘要:观摩一堂高中导师课,观察焦点学生的学习历程。在捕捉课堂关键事件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目标设置庞杂、教学环节过多、教学进度过快、问题设计不合理、切断学生思维等。教学中,要让对话成为导师课的核心,培育信任安全的课堂氛围,提升高品质学习设计的专业能力。

關键词:导师课焦点学生关键事件教学改进

百家讲坛0学习共同体在中国长期的本土化实践中,界定并提出了“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的课堂观察新范式,即“以儿童学习历程为对象,收集学习的事实案例,形成对学习的完整分析证据链,并据此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逻辑,对原有教学框架深刻反思”。课堂观察的立场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听课重点从“评价他人的教学”转向“自我教学经历的回溯和反思”,最终达到改进自我教学的目的。

近期,我观摩了一堂高中导师课,即传统意义上的班会课。受课堂条件限制,我未能坐在学生身边,近距离地观察焦点学生的学习历程,只能较远距离地观察10位学生和老师交流探讨的情况。尽管如此,在课堂观察中,我还是有新的发现与思考。

一、课堂背景介绍

依据执教者下发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学校对“导师制”的介绍,我梳理了本堂课执教者呈现给听课老师的背景信息。

(一)导师课是该校的特色

执教者所在学校采取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双轨并行的创新模式,导师课是落实导师制的载体。学校对各年级进行顶层设计,高一为“正心”,高二为“立人”,高三为“成才”。从导师组的形成来看,导师的来源为全体教师。学生在入学后,基于教师宣讲,填写4个导师志愿,由年级组调配落实。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小团体——导师组,每个导师组由6—12名学生构成。每周一节的导师课不仅成为导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纽带,更是导师开展个性化教育、发挥同伴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

(二)本节导师课的教学设计

2019年,人工智能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35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AI)本科专业招生。现在的高中生,即未来的社会公民,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势必会受到迅速发展的AI技术的影响。从授课目的来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携手AI,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思考当下应做的准备,以从容应对未来社会,实现人与AI的和谐发展。从教学设计环节来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课前,简单回顾上节课主题——“认识AI,我们未来世界的伙伴”。课中,活动一,介绍活动主题;活动二,三个问题的探讨;活动三,总结归纳、引导。课后,写下自己的思考,或对学校为未来准备的建议。

教学设计的预期效果是:执教者“通过主题活动有效地引领学生制订未来规划,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关键处做出更好的选择,发挥导师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效应”。教学方法为:“确立探讨主题,提供活动平台,引发学生思考,导师在与学生共同体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施加影响,发挥引导作用”。

(三)本节导师课的学情分析

我所观摩的导师课由高二的10位学生组成,4女6男。执教者对学情的了解如下:“组员们愿意表达,其中有4位学生逻辑表达能力强,志存高远,学习努力,乐于对社会生活中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也存在着对未来职业规划方向不明晰的情况。”执教者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和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我们该如何做?二是如何看待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执教者认为,高中生顺应大势并清晰地制订可执行的生涯规划,是导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课题。

二、观察到的真实学习情况

(一)学生的心理状态比较紧张

下午1:00,我来到教室,听课老师都已经入座,只有靠窗的位置空着,我匆匆坐下。环顾四周,发现教室中间有一个大长方形桌子,由十张单人课桌拼合放置而成。十位学生面向讲台,呈U字型(学生的座位安排详见图1)。听课老师的座位在学生座位的外圈,也呈U字型排列,但是离学生比较远。教师简单地介绍了上节课的内容后,出示提问,让学生共同探讨。

11029384567图1我的座位在U字型的左侧学生的后面,能看到U字型底部和右侧的学生,而对U字型左侧的学生,只能看到背影。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探讨,声音比较嘈杂。有些学生一边说话一边看着课桌上的笔记本,远远望去,我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U字型左侧最前方的1号女同学,坐得笔直,没有参与讨论。4号女同学开口说话,2号和3号、5号和6号都侧身转头,听4号说话,7号、8号、9号也在讨论。10号同学由于座位离得比较远,又不好意思离开座位,所以只是看着旁边同学讨论。我正想把座位搬到4号同学边上,听听他们的讨论,教师对着1号说话了:“大家放松些。没有标准答案。”1号同学依旧做得笔直,身子没有动,低头写字。教师说:“同学们探讨好了吧。请紫溪(化名)起来回答。”我看了一下时间,学生探讨2分钟左右。紫溪就是4号同学——学生探讨时的中心发言人。只见她落落大方地站起来,有条不紊地发表观点。紫溪分享结束后坐下,其他学生沉默不语。教师有些着急,重复紫溪的观点,随后提高音量:“同意不同意都无所谓,我们一起来碰撞。”紧接着,指着另一个在探讨时发言热烈的8号同学:“航天(化名),你呢?”航天分享结束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航天同学话音刚落,学生纷纷点头,“嗯嗯”地出声回应。教师重复了航天的问题,航天回答“对”来确认。教师把目光转向学生,提高音量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观点,我们该怎么跟AI共处?”没有人站起来回答,也没人举手。教师再次重复问题,也再次提高音量:“重要的是讨论,其他同学有没有观点?”这时,一位叫嘉琪(化名)的女生举手发言。回答完毕后,教师先重复嘉琪的观点,然后谈自己的想法,顺带提出一连串问题。教师继续说:“还有谁能够再发表一下?(提高音量)我们只是分享是吧?(音量更高)在观点碰撞过程中,自然会有新的想法,把你的观点亮出来。明白吗?”这时,教师点名让亦凡(化名)回答。

众所周知,公开课上,学生一般会比平时的课紧张,教师也多次强调让学生自由分享,进行观点碰撞。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的状态来看,个别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言语宽慰而做好心理调整,这种紧张、拘谨的状态是不利于真实学习发生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放松身心,真正投入学习呢?首先,从物理空间上看,学生虽然在呈开放的U字型座位入座,但是课桌摆放的间距不合理。1号和10号、2号和9号、3号和8号,面对面坐的同伴中间隔了好几张桌子的距离,无法进行探讨。1、2、3、4号坐在一条直线上,如果不离开座位,很难进行面对面交流。在短暂的小组探讨中,2号、3号、4号、5号形成了一个讨论圈,4号由于座位的优势,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心发言人。1号呈落单的状态,整堂课都坐得笔直,大部分时间在低头写字,自始至终没有站起来发言。

我的思考是:首先,桌椅的摆放至少考虑两个原则,其一,让学生面向同伴,间隔距离最多一张桌子;其二,桌椅摆放以能组建两两面对的四人小组为宜。简单问题可以同桌之间轻声交流,重点问题可以四人轻声交流。其次,从学生的心理状态来看,落单的学生有可能会出现紧张、拘谨、不自然的情绪,最终导致游离于学习之外。消除落单学生的紧张不适心理,除了调整座位摆放角度,还要调节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座位,让熟悉的学生坐在一起,或者课前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相互熟悉。最后,教师提出问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讨或思考。学生如果探讨的时间不够,很难对问题达成共识,自然不肯主动发表见解;如果思考的时间不够,会因不够自信而害怕公共发表。一旦被教师点名被动发言,谈的也是个人看法,小组探讨沦为形式。

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是靠教师反复强调分享观点的重要性。只有保证课堂氛围的安全,学生才会主动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二)学生单向、被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探讨问题1:未来,我们该如何与AI共处?

PPT呈现问题,学生小组探讨2分钟后,教师请紫溪发言。她先提出自己的困惑:“未来,是把AI看成机器,还是看作像人类一样有意识的物种?”然后分析得出结论:“人类可以和AI共处,把它当作一个和人类一样在世界上生存的物种。”紫溪分享结束,教师重复她的观点,让航天同学发表不同观点。航天提出:“人们混淆了AI和机器的概念。机器是对于人输入的指令做简单的执行。AI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他认为,“现在很多重复性劳动,可以让AI代替。未来,当AI有了处理能力和运算能力的时候,有可能代替設计师的职能”。紧接着,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未来,它代替了人类的一部分职能后,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与AI进行合作?而另一部分失去职业者,他们将何去何从?”航天同学话音刚落,学生纷纷点头,“嗯嗯”地出声回应。教师重复了航天的问题后,询问学生:“AI一定会到来,这是一个必然、不可逆的趋势,我们怎么顺势而为?其他同学有没有观点?”这时,嘉琪举手发言。她认为,AI与人类共处是大势所趋,举了空调、扫地机器等为人类服务的例子,并预言AI未来会在更多的领域帮助人类。教师接过话题,连续抛出问题:“AI和人类之间还有什么关系?既然是大势所趋,AI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会替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我想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的一个目的就是,当我们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如果我们已经预判到5到10年某些专业会消亡,是否还会考虑选择这些专业?”学生陷入思考。教师说:“还有谁能够再发表一下意见?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和AI共处?”教师点名让亦凡回答。亦凡认为AI必然代替一部分职业,但是也可以为人类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在问题1的讨论环节,一共有4位学生发言。其中3位是教师点名回答的,1位是自己举手的。4位学生的发言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如何”来回答。紫溪的发言是回答人类可以和AI共处。航天的发言是提出了新问题——AI代替人的部分职能后,人类如何与AI合作?失去职业的人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想探究的真问题,可惜他们并没有机会展开深入探讨。嘉琪以空调、扫地机器为例,同意人类可以和AI共处。教师紧接着提出4个小问题,第1个问题着眼于人类和AI的关系,第2个问题着眼于未来AI对人类的影响,第3个问题着眼于AI的作用,第4个问题关系到专业选择。这4个问题发散性很强,学生很难聚焦回答。从亦凡同学的回答来看,她只是重复前面同学所说的话。至此,第1个问题探讨结束。整个过程用了15分钟,占整堂课的二分之一(这堂课一共30分钟)。可是,问题1解决了吗?或者问题1的探讨给人带来怎样的思考?答案似乎非常模糊。

探讨问题2:未来,你觉得哪些职业会被取代?哪些职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何?

PPT呈现这个问题后,教师把黑板分成两部分,一边写“会消失”,一边写“不会消失”,请学生小组探讨2分钟后到黑板上书写。教师选择了两边都写的职业“厨师”“教师”,请学生分别来阐述“会消失”“不会消失”的理由。霞飞(化名)认为厨师不会消失的理由是AI可以做到烧菜标准化,但人类的味觉并没有标准需求。明强(化名)认为几个世纪之后,人类的所有职业都会被替代,包括厨师。玉桥(化名)认为教师不会消失的理由是“精神属性”,他提出:“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对未来的人生负责。”又有学生提到作曲家不会被代替,因为人类的情感表达不能代替。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提出精神、情感层面的职业不易被代替。教师又提出问题:“一年以后,高三的我们填志愿时,肯定会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分析,AI会不会影响你的专业选择?”

问题2的探讨一共用了10分钟,其中,学生探讨2分钟,板书3分钟,学生分享5分钟。鉴于时间关系,教师选择了具有冲突的两个职业来讨论。这一部分是现场生成的,学生有兴趣,教室气氛活跃,学生呈现放松的状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中。从师生交流情况来看,教师是想让学生通过对AI时代职业变化情况的预测,在高三进行专业选择时,考虑AI时代背景。但是PPT上呈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如“哪些职业会被取代”这个问题对应的是“会消失”职业的罗列,那么,“哪些职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并没有在课堂上进行探讨。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9年第3期百家讲坛探讨问题3:你觉得学校可以为你们的未来做点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案?

教师在PPT上呈现这个问题,提出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主人,要为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做点事情。教师让学生探讨1分钟后分享。有学生提出每个寝室都要有“天猫精灵”,理由是记录精彩的高中生活。有学生提出人脸签到。教师看下课铃声响了,布置作业,回家写一写自己的思考。最后总结:“我们要关注世界,关注我们的生活,我们要顺势而为,要看得长远。我们将来如何驾驭这一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凡事预则立,要有一点思考,后面我们还有类似的课。”

问题3的探讨一共用了4分钟,其中学生讨论1分钟,师生交流分享3分钟。这个环节学生讨论分享兴趣很浓,气氛热烈,参与度高。但是,“学校可以为你们的未来做点什么”这个问题和整堂课的关联度是什么?从学生回答的“天猫精灵”“人脸签到”来看,学生将其理解为学校引进人工智能,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

我的困惑是:整堂课30分钟,探讨了3个问题。这3个问题,哪一个才是本课的核心问题?从时间分配上来看,似乎第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课堂上并没有得到解决,学生停留在人类可以和AI共处这个观点的层面,至于如何共处,还需要给足思考探讨的时间。学生从这个问题思考切入,或许会提到未来职业的选择,可能在不经意间与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吻合。航天的发言已经提到了“职业”问题,教师稍加引导,就可以生成学生的问题,进而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可惜,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3个问题按部就班,没有把握住深入探讨的时机。从授课目的来看,似乎第2个问题是本课的核心。从课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考虑到AI对于职业的影响,但是怎样影响,如何选择专业,恰恰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问题3能起到联系现实生活、学以致用的效果,但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这部分和前面两个环节脱节,也就是说,没有前面的探讨,也可以得出这些想法。

我的思考是:整堂课共探讨了3个大问题,3次小组讨论,以师生交流为主。表面看来课堂容量大,学生主动性强,但实际上,学习任务不明确,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关系。学生呈现单向、被动地回答问题的状态,课堂探讨的问题被分割,学生未能进入解决问题应有的深度学习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从教学目标来看,目标设计过于庞杂。教师提供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每个目标又分成三个具体的小目标,一共涉及诸如“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思考以AI所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未来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影响”“着眼未来思考如何携手AI优化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依次针对性地选择参加指向综合素养提升的各类活动与项目”等9个小目标。这些教学目标均指向教师的教学逻辑,而较少考慮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面临的困境。第二,从教学内容来看,三个问题的设置笼统,每个问题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要解决并非易事。学生的回答浮于问题的表面,重复同伴的观点较多。教师也经常重复学生的观点,缺乏把学生的发言串联起来深入总结的专业能力。第三,从教学进度来看,为了完成预设教学内容,在一个问题还没有探讨清楚的情况下进入预先设计好的下一个流程,看似三个问题都探讨了,但实际上一个问题都没有解决。

(三)同伴探讨的时间不够

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是“问题探讨”,每个问题探讨的流程重复:PPT呈现探讨问题—小组探讨—师生对话交流。小组探讨的时间很少,第一个问题的探讨时间为2分钟,第二个问题的探讨时间为2分钟,第三个问题的探讨的时间为1分钟。在学生探讨的时候,教师同时在边上说话。比如,第二次小组讨论“哪些职业会消失,哪些不会消失”这个问题时,教师一边鼓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一边谈自己的看法,实录如下:

“简单地阐述一下。这个问题,有的同学可能已经有过思考,可以自己上来写。你认为会消失的是哪些?我到网上查了一下,我们现在社会细分的职业大概有90个。教师这里就这一项,对吧?医生……刚刚提到的律师、护士,等等。你们自己上来写。前面的人写起来很简单,后面的人更难写。(面向一个学生)你看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相信你可以想出一些,你觉得哪些会消失,待会跟大家一起说一说。哪些可能会消失?哪些不会消失?(提高音量)我们这只是探讨,没有什么对错。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你觉得哪些职业可能消失,哪些职业不会消失。”

教师说话的时候,学生也在热烈地探讨,教师想让学生听到自己的声音,因此不断提高音量。学生讨论时间过短,讨论环境嘈杂,真实的学习难以发生,更不能进行深度地学习。这可能是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很难抓住问题的核心深入剖析的原因之一。

我的思考是:要让真实的学习发生,教师应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时间,最好能记录下思考的关键词。其次,要给学生充分地小组交流的时间,让同伴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碰撞、质疑、完善、深入、修正……再次,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不要重复、归纳学生的观点,更不能评价学生观点的优劣,而是要充分倾听,了解学生观点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适时巧妙地把观点进行串联。如此,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困惑点、障碍点,找准时机,反刍文本,或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对探讨的问题保持兴趣,全身心地持久投入,不断深化拓展,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

三、从课堂观察到教学改进

我在捕捉课堂关键事件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回想自己以往的课堂,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设置庞杂、教学环节过多、教学进度过快、问题设计不合理、切断学生思维等。反思本次课堂观察,我尝试在以下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

(一)让对话成为导师课的核心

作为德育课新载体的导师课,有人数少、具备共同愿景等优势。如何开展个性化教育,发挥同伴合作和导师引领作用?对话,是导师课的核心。这里的对话,指的是导师和学生探讨同一件事。这件事不仅仅来自学校、年级组对于学生发展的顶层设计,更是源于导师对学生需求的准确把握。对话至少有四个层面: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外部世界的对话。其中,学生与自我的对话是核心。但学生如果仅停留在自我对话的层面,就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或者有所提升。在与他人的对话、与世界的对话之后,将其内化为与自我的对话,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对未来所要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新的思考和体验。如何让对话具有高质量,达到感化人、教育人的作用?其核心在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相互探讨的时间。在学生发表观点的时候,教师要保持倾听者的姿态,不急于接过学生的话题,更不要借着重复学生观点、发表自己想法或不断提出问题来切断学生的思维。

(二)培育信任安全的课堂氛围

不仅要让学习真实发生,更要让学生有自我体验,产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因此,课堂处于信任安全的氛围尤为重要。课堂氛围应该是公正、平等的,学生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不懂,或者坦陈自己需要帮助;学生能在与自我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中编织自己同他人的关系,进而构建客观世界的意义,探索和塑造自我;师生之间构建相互信任的倾听关系,教师能减少对学生学习流程的中断,以倾听为第一要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呈现出倾听者的姿态,平等地接纳每一位学生;第二,教师要倾听学生学习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障碍点;第三,教師要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巧妙地串联,并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给予其支持和帮助。信任、安全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以开放、坦率、愉快的方式和同伴分享学习经历,教师自身也能在安全的环境中,从学生那里积累教学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三)提升高品质学习设计的专业能力

学习设计,顾名思义,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为学习者设计学习的活动系统。学习设计必须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起点、认知风格和学习历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多数教师都更关注自己的“教”,而不太关注学生的“学”,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备课时,花大量的时间思考自己要上什么内容,借助什么样的资源,学生需要参与哪些活动,而不是首先思考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起点、学生的困惑。而真正有效的学习设计可以“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从起点到终点将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可以提供怎样的“脚手架”。学习设计的核心是冲刺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能激发已学知识、生活体验与当前学习内容之间的意义关联,引起思维困惑的,能引发不同观点的问题。一个好的挑战性问题能引发学生对大概念和核心内容的探究,能激发学生对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能使学生持续探究并持续产生新的理解。提升高品质学习设计的专业能力,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其一,转变教师理念。教师要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教师的授课逻辑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逻辑。

其二,学习任务必须明确。教师不仅要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教学目标,更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设计中将学习目标转变为学生能尽快掌握的、清楚的和实际的学习任务。

其三,学习单的使用。教师可以把挑战性问题写在学习单上,让学生记录自主思考的过程,在同伴协同学习的过程中,倾听并随时记录同伴的思想,在对话、质疑、反思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增进自己的理解。

猜你喜欢
导师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导师的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