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

2019-09-10 18:59方学萍
学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方式

摘要: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改变,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方案不断的应用到学校的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就其中的一种,应用到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能把抽象思维进行形象直观的处理,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对解决因繁多知识点而带来的生物教学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老师要重视知识点导图、图形导图等各种导图形式的有效应用,进行课堂教学方式逐步完善,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生物学科是高中时期的基本学科,其教学内容知识点有很多,也有相应的学习和教学规律。而思维导图重视图文并重,各个主题内在关系以层级图的形式进行表现,相应主题的关键词和颜色、图像等形成记忆链接。这种方式可以调动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进行学生潜能的有效挖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通常有两个衡量标准,分别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状况和思维能力的情况。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强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 应用图形流程导图,实施课堂分步教学

图形的特点是直观、简单、容易理解,是生物教学的固定组成部分,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和基础。高中学生进行生物的学习中,实施图形形象记忆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印象,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生物老师实施课堂教学时,要结合生物知识内容,有效实施图形思维导图课堂教学,应用教材图形实施分步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降低,进而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和质量[1]。例如,学习必修3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节时,生物老师可以应用图形导图实施课堂教学。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图形,实施相应的思维导图教学。老师先播放向日葵向太阳生长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引导,植物具有向光性;接着老师又展示胚芽鞘单向光、尖端、琼脂等各种实验图片。展示各种图片的过程中,老师根据图片给学生讲解达尔文、鲍森·詹森、拜尔等人对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思考,也讲述了这个实验不断改进的依据。进行相应的实验图片展示和对比,学生通过图片直观地理解和认识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及相关实验人员的思考,并明确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这样的教学融合图片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探究兴趣,同时增加了教学印象,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图片教学是生物课本教学的组成部分,对生物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导图教学的有效应用,能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相结合多展示相应的知识内容,以此让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了,并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 灵活应用知识概论导图,实施系统化教学

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可以系统管理众多知识点,并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生物知识复习的教学中,老师要巧妙应用知识点概论导图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教会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让学生逐步理顺学习思路,进而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思维导图当中的树状图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在生物复习教学中,绘制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管理相应知识点[2]。老师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根据知识点进行树状图合理绘制,提高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果。比如,复习必修2的“遗传与进化”的遗传物质知识时,老师应用绘制树状图方式实施复习教学,老师细化遗传物质,在黑板绘制遗传物质DNA和RNA图示,以树状分支画 DNA、RNA 核苷酸组成画到下面,让学生对两种遗传物质进行直观认识,明确其区别。进行遗传物质应用范围及分别领域的讲解时,生物老师要应用树状图方式展示相应的联系,让学生增加知识印象。学生进行课后知识的复习中,老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应用知识点树状图方式实施自我复习。和直接应用课本实施知识复习,有效利用树状图可以对知识进行科学梳理,能让学生的获得正确的复习方法和思维,从而降低复习难度,有效提高复习质量和效果。有效应用知识点思维导图进行培养学生的复习思维,降低学习难度。老师在相应的复习教学中,应用树状图的绘制等各种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进行生物知识的系统化复习,理清学生复习思路,提高生物总体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 应用发散思维导图实施习题解答和课堂讨论,提升解题能力和教学效果

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相应的生物知识,同时绘制各种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汇总和总结,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生物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答生物习题[3]。老师在开展解题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和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培养,有效提高解题能力。比如,学习必修2的《遗传因子的发现》时,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孟德尔杂交定律,解决其中问题要有相应的思维能力。老师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逐渐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讲解花色遗传题目时,老师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同时进行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让他们根据其所绘制的图形进行自己的假设和猜测的判断,进而引领学生解析相应的题目,培养学生相应的解题思维,提高解题能力。总之,在生物难题的理解和分析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会有重要作用,会降低解题难度;在课堂的教学和问题的研究中,要把各个观点和知识点都绘制在思维导图上面,通过学生的探讨和教学,进行有效完善相应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获得完善的知识内容,进而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可以理清生物学习思路,降低学习难度。生物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老师应用流程导图,进行分步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灵活应用知识点绘制概论导图,进行系统教学,教学会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应用发散死亡导图进行系统分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的图片、知识点导图等有效应用,切实提高生物教學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卓, 汤婷婷.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教学与管理, 2016(10):92-94.

[2]孙志妍. 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10):53-53.

[3]顾晓芳.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 23(30):94-94.

作者简介:方学萍,女,1989年8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现任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