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建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9-09-10 07:22田小将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修课程体系培训

田小将

一、背景分析

(一)坚持“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培训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国家出台了新高考方案,组织研究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并正在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程标准。这些方案的出台、素养的发布直指育人为本,着力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由此,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着来自课程、教师、学生、教学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顺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趋势,破解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难题,教师培训工作在培训者队伍建设、培训内容与方式、培训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实践。

(二)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师培训工作需要高标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面对新时代,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的教师队伍,教师培训工作高站位、高目标,高要求。

(三)房山区教师专业发展差异大,需求多样,需要师训部门加强课程建设,助力教师加快专业成长

房山区有137所中小学,其中城区学校54所,乡村学校83所,城乡差异较大,乡村学校结构小,分散广;中小学教师共计7609人,其中小学3941,初中2512,高中1156,乡村学校结构性缺编比较严重,教非所学教师4110人,占教师总数的54.01%。可以看出,房山区境域面积广,教育规模相对较大,教师数量多、分布散、结构偏、层次多,专业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特别是山区、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发展态势,师资薄弱严重制约了房山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严重不足。如每年新入职的教师有大批非师范类毕业生加入,对于教育工作既无教育理论的深刻认知,也无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而现行培训提供一般的职业理解课程,缺少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跟踪辅导,这些问题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新任教师的成长,也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伴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推进,教师培训呈现出多元、自主、便捷、精致、实用、易学等特征,线上与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获得与生成结合等研修形式不断拓展,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学科社团、教师学校等组织形式不断增加,原有教师培训课程已经很难适应和满足当前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探索并整体构建“关注差异、重视发展、素养导向、立体交叉、双向多元”的教师研修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标

(一)探索“研训一体”的研修方式,开发并生成满足教师进阶需求的教师研修课程体系。

(二)探索以“联动、协同、贯通、下沉”为主要特征的教师研修服务,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实施并完善课程。

(三)探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的教师培训进阶课程组合,初步构建具有房山区域特色的教師培训课程体系。

三、研究过程

(一)建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就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关联”和“整体”是概念中的两个基本特征。关联主要反映课程之间在培养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它将各门课程粘合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关联关系的量化研究对于课程体系以及课程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整体性是系统科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基本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主要应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功能,以及课程实施等人才培养应当重视的几个方面①。

“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它包括“课程基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执行”和“课程评价”等五个要素。

1.课程体系的基点

由于城乡差别、学历差别、专业差别、学段差别等因素,房山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针对培训对象的差异建构,即从五个方面区分我区参训教师,区域、学段、学科、岗位、水平,以此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点。

2.课程目标体系

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以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层次为依据,建构“新任入职、岗位提升、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四级进阶目标由低到高,目标驱动。

3.课程内容体系

依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师德及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教师培训课程内容体系。

4.课程实执行体系

由于房山教育布局的复杂性和教师的差异性,以区域自主、市区联动、校本研修、片区联合、社团特色、网研补充等六个主干研修方式构建“立体化”实施体系。

5.课程评价体系

以课程考试、培训效果调查和工作绩效考评等多种方式对学员考评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培训内容转化为工作绩效的程度。既评价培训“过程”的质量,又评价培训“结果”的质量,从而构建“双向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二)因需实践探索

房山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以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依据课程体系因需设训,科学实施。

1.新任教师培训课程

新任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结合,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结合,整体推进与特殊强化结合等原则开展方式多元的培训。主要包括集中通识培训、校本实践培训、学科教研员跟踪指导、区级导师带教、课例观摩实践、基本功培训和考核、通关课展示、基本功比赛、汇报展示交流等方式,具体以2018年新任教师课程为例,主要包括职前集中通识培训(见表1)和职后跟踪培训(见表2)。

2.岗位能力提升培训

岗位能力提升培训是为了提高岗位胜任力,面向全体教师的基础性培训,以发展期和成熟期教师为主体,一方面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挖掘和激发教师的特长,达到专业扎实,特长突出的目标。以房山区初中语文教师培训课程为例,主要包括集中通识培训(见表3),针对职业情感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把握教材能力进行培训;专题工作坊研修,针对教师的阅读积累与朗诵水平、写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写字教学能力等,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研修。

3.骨干教师培训

依据“研训用评”一致性的原则,对骨干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和功能辐射。侧重凝练教学风格和提高研究能力,采用集中通识培训和分科、分段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骨干教师开展培训,培训采取集中通识培训分段分科网络培训和自主研修培训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四、研究成果

(一)课程意识加强,初步建构教师研修课程体系

培训者都有做专业培训的意识,初步建构了课程体系,每个培训项目都有培训方案和课程,初步开发了新任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研组长培训、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教非所学教师培训等课程。

(二)行动研究初见成效,研究实践紧密结合

行动研究意识加强,把培训课程落实到培训实践中,在实践中研究完善课程。

(三)培训方式转型有效,研训一体有效落位

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多样,开展集中与分散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培训。通过培训融合教研、科研和培训的关系,真正落实研训一体。

猜你喜欢
研修课程体系培训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