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9-09-10 06:46付应会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9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民办高校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教育行业中也出现了一些民办高校。大规模民办高校的出现使得教育市场更加活跃,高校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随之提升。而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一般是由企业投资或民办集资,在管理方面相对简单,但“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也体现出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以民办高校为主体,探讨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民办高校实施预算管理的作用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而推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民办高校实施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民办高校规避运营风险。预算管理是一个规划、分析和预测的过程,它通过对高校前一年的收支情况结合下一年的发展规划来编制资金运用环节。在预算管理落实过程中,高校可以依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动态分析各项目开展的可行性,并对不利因素及时做出反应,有效规避运营风险。另一方面,预算管理能够实现股东投资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民办高校缺乏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而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往往需要通过社会融资或向集团企业申报才能获取开展教育活动的资金,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必须要加强对资金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而预算管理是一个相对动态的管理模式,它可以立足于高校的发展规划合理编制预算资金,确定投资规模,对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进行科学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和资金体外循环,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二、民办高校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长效的战略支持

设置合理的预算目标是预算编制的前提和基础,而预算目标必须要体现出高校办学的战略目标。但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在制定预算计划方面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由于民办高校的管理机构和利益机构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校方的投资人、合作办学方、学校董事会等,其预算目标的设置需要协调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这给预算管理的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大部分民办高校尚未将预算管理与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联系起来,短期效益现象严重,而中长期目标衔接性较差,年度预算控制性不强,造成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民办高校的预算编制一般是以增量预算法为主,这种方式在同定经费编制方面十分有效,但編制方法过于单一会造成预算基数僵化,预算管理缺乏对外部环境的考虑。尤其是民办高校,其收支情况对市场环境和生源规模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增量预算法的过度使用会影响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民办高校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常常会因为权责不清造成二级预算部门与学校整体预算存在内容重叠或真空现象,而各部门放大预算数额义会影响预算的真实性:在收入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内容覆盖面不足,仅仅将学费收入与经营收入作为预算的主要内容,忽略了教育培训费用、校企合作费用等额外收入,造成收入预算不准确。

(三)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

民办高校在预算管理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这是由于大多数民办高校尚未成立独立专业的预算管理部门,通常将预算工作交给财务部门来实施:同时财务部门对财务会计、预算管理、税务处理、成本控制等各项工作职能尚未进行明确划分,预算编制过程中与其他职能部门联系不够紧密,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影响了预算管理的精准性。此外,与一些公立高校相比较,民办高校所面对的竞争压力更大,学校也更关注办学规模、学生资源等,而对预算管理缺乏重视,预算执行刚性不足,造成超预算和预算外支出等问题频发,影响了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

(四)缺乏对预算的监督控制

一方面,民办高校内缺乏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预算执行部门只是机械化的编制预算规划,但缺乏对预算执行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控制,预算执行偏离既定的方向可能会给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事后缺乏反馈与调整,可能会影响预算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内尚未将预算执行结果与各个部门或个人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奖惩机制还不够完善,无法调动内部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各职能部门预算意识淡薄,从而阻碍了预算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民办高校改进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保证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的一致性

预算管理是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具备着全面性和全员参与性,涉及高校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岗位:同时,预算管理反映的也不仅仅是财务性指标,它体现着高校当前的运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民办高校在设置预算目标的过程中,要与投资方统筹管理计划,明确高校发展方向,基于细化的战略目标设置具有前瞻性和长效性的预算目标,实现预算管理与战略汁划的有机结合。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高校要实行全员参与、全业务范围.全流程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企业所有部门均应积极参与,高校的所有教职工均应树立预算理念,建立成本效益意识。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各系部上至高校校长,下至各岗位员工都必须参加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同时,预算不能仅关注日常经营活动,还应包括投资、融资等各项活动,以及高校的人、财、物各个方面。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考评等一系列活动都应该得到重视,不能只关注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环节。只有积极完成预算的各个环节,才能最终实现预算促进高校发展。

(三)科学编制预算内容

民办高校预算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费及住宿费收入、基础设施建设预算、教学办公用品采购预算、同定资产购置预算、融资预算、员工薪资预算等。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管理必须要体现出全面覆盖性,立足于学校发展的全局,依据高校年度发展目标制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汁划,在“量人为出”的原则下,采用增量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编制预算。此外,一些大额项目的支出需要高校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与立项调查,通过预算编制来预测项目的成本投入与预期收益,以综合效益评估支出项目,保证各项决策的科学性。

(四)强化预算控制过程

为了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一方面,民办高校要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要求后期的业务开展要完全按照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内容有序开展,并对预算超支或“突击花钱”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还要强化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搭建,积极引入ERP、SAP等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平台建立预算超支预警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实现内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融合与共享,从而优化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

(五)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

一方面,民办高校要在预算执行完成以后,对预算执行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分析,深入挖掘资金的潜在价值,并反馈到下一阶段的预算编制中,不断优化预算内容。另一方面,高校还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各个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并完善奖惩制度,对于一些实现预期目标的项目则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或科研经费支持。而对于一些管理不善、项目实施绩效差的职能部门,则需要适当缩减该部门下一年度的预算总量,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力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要想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就必须要重视预算管理的作用,立足于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强化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的结合、建立全面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编制内容、加强预算监督与考核等措施,有效组织和开展预算管理活动,促进民办高校义好义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海珍.民办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8(2).

[2]叶喜.基于完善民办高校预算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22):35+37.

[3]陈明.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刍议[J].会计师,No.313(10):62-63.

作者简介:

付应会,茅台学院,贵州仁怀。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民办高校问题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