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改良手术配合效果

2019-09-12 08:08韩思阳刘锦昭
关键词:垂体瘤鼻孔鼻腔

苏 杭,韩思阳,刘锦昭

(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1]。临床常为该类患者采用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尤为重要。为提高手术配合效果,我科在近两年为患者开展改良手术配合措施,现将其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018年在我科行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经CT、MRI等检查被确诊。其中,男71例,女21例,年龄20~54岁,平均(38.9±6.1)岁,临床表现:性功能减退24例,多饮多尿8例,体毛减少6例,继发闭经8例,溢乳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术中予以常规手术配合措施。实验组则予以改良式手术配合措施,如下:

术前护理配合:确定手术方案及手术时间后,护理人员要提前对患者进行访视,为其讲解手术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对于有紧张、恐惧心理的患者予以耐心疏导。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提前准备好手术器械及工具,确保可以正常运转与使用。

术中护理配合:①做好单极电凝器准备,将长头单极电凝电极的头端3~4 mm位置折弯,角度以45°为宜,利用手术薄膜粘贴将电极近端金属裸露部分包绕好,可起到绝缘作用。②对于吸引器的改良处理,取1.5~3 mm直径吸引器多条,依据患者的肿瘤生长位置及情况,来改变吸引器头端方向,并利用手术薄膜粘贴将吸引器中间金属裸露部分包绕好,不仅可充当吸引器,还可发挥剥离子与单极电凝的作用。③准备好经单鼻孔用的牵开器,先要准备双极电凝钳,需有2~3个能够在鼻腔内10~12 cm深处张开不同方向的弯头;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利用改进吸引器充当电凝时,护理人员要协助主治医师来控制电刀。切除肿瘤,取出组织送检。利用双氧水棉片进行止血,分开鼻腔和颅腔器械,撤下鼻腔所用器械以后,将鞍底硬膜打开,之后对术区进行仔细消毒,吸出冲洗液、血液。手术结束后,要仔细清点器械、棉片,如无异常情况,无需填塞鼻腔;如止血不充分可为其使用止血棉、明胶海绵止血,取适量碘仿纱条在蝶窦开口处进行填塞。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②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0.3±11.2)min,显著短于参照组的(66.7±12.9)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垂体瘤患者是以激素分泌异常、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症群以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肿瘤疾病[2]。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微创、视野宽阔等优势,内镜镜身长、横截面小,比较适合在狭窄的鼻腔内进行操作,手术中无需将中鼻甲等结构切除。但因鼻腔解剖结构特殊,操作空间有限、所用到的手术器械及工具均比较精细,这也为手术配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在近两年主张为患者开展改良式的护理配合方案,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术中依据患者的肿瘤位置、操作需求,对单极电凝器、吸引器等进行改良,目的是获得更加理想的手术配合效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改良手术配合措施的开展效果。

综上,在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期间,开展改良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垂体瘤鼻孔鼻腔
看似“中年发福”,竟与垂体瘤有关
垂体瘤术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Know Yourself你的秘密
动物鼻孔照
鼻腔需要冲洗吗?
月经紊乱、视力下降, “元凶”竟然藏在脑子里
不通气的鼻孔
清洗鼻腔治感冒
猛长个儿,是发育还是疾病?
为什么打喷嚏一般都连续打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