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治疗胃溃疡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09-12 08:09丹,潘
关键词:碳酸镁胃溃疡内科

赵 丹,潘 丽

(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胃溃疡属于一种消化内科疾病,而且临床发病率较高,产生的原因是手打幽门螺杆菌的影响产生感染,从而导致胃酸分泌异常[1]。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恶心、腹痛、呕吐、腹胀等。胃酸的增多会导致胃肠道黏膜的自我修复功能以及防御功能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会引发患者胃出血,不利于生命健康的维持[2]。急诊内科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急诊内科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5.16±2.52)岁;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5.21±2.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每次20 mg,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治疗时间为7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还要加用铝碳酸镁药物治疗,每天两次,在餐后的1~2小时之后以及睡前进行服用。铝碳酸镁需要进行嚼服服用,同时伴有温开水一同服用,能够缓解患者胃部的不舒适感。另外,在铝碳酸镁服用的时候尽量不要服用其他药物,这样会对原本的药物药效产生影响。另外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措施,治疗时间持续7天。

1.3 观察指标

主要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腹痛、反酸、便血、呕吐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胃溃疡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反酸、腹痛、呕吐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治疗时间较长,而且该疾病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容易让患者产生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情况,既不利于患者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影响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3]。急诊内科治疗胃溃疡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但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而且费用较高,会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因此一般临床会通过药物治疗来进行胃溃疡疾病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药物,从而能够推动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远高于对照组,另外在腹痛、反酸、便血、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表明急诊内科治疗胃溃疡患者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碳酸镁胃溃疡内科
多中心临床观察铝碳酸镁四联与铋剂四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安全性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碱式碳酸镁微观结构对视比容影响
胃溃疡易演变成胃癌吗?
关于碱式碳酸镁在气体发生剂中的作用研究
手术治疗胃溃疡9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