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评价

2019-09-12 09:41
关键词:格瑞洛格雷有效率

冯 锋

(如东县中医院心血管科,江苏 南通 2264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致使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是以血连抗血小板作为介入的基础[1]。临床上,通常会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呲格雷、普拉格雷或者是替格瑞洛进行抗血小板的治疗,但相关数据表明,氯呲格雷虽为治疗此类的常用药物,可其药物本身的抵抗现象较多[2]。本研究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氯呲格雷与替格瑞洛在此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52.7±8.1)岁,体重指数(BMI)17.9~30.2kg/m²,平均BMI(22.3±2.8)kg/m²;实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53.1±7.9)岁,体重指数(BMI)18.2~30.1kg/m²,平均BMI(22.4±2.7)kg/m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在临床诊断和影像学等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全部符合《内科学》中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明确本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并由患者本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所涉内容与对象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具有免疫系统或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半年内有冠状动脉重建病史者;近期内进行过溶栓或者抗凝治疗者;患有肿瘤者;近2年出现过脑血管意外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正式分组治疗前,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如使用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等,并对其进行介入干预,包括内支架置入冠状动脉、球囊扩张以及ZEEK血栓抽吸导管吸栓等治疗。参照组选择进口氯呲格雷(波立维)对患者进行治疗,氯呲格雷(国药准字进口J20130083,赛诺菲药业生产),初始剂量为300 mg,维持剂量为75 mg,每天1次,30天为1疗程;实验组使用替格瑞洛对患者进行治疗,替格瑞洛(批准文号J20130020,AstraZeneca生产),初始剂量为180 mg,维持剂量为90 mg,每天2次,30天为1疗程。两组患者在用药的同时均需口服阿司匹林,初始剂量为300 mg,维持剂量为100 mg,每天1次,30天为1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如下:当患者心电图基本正常或者完全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消失,视为显效:当患者心电图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视为有效;当患者心电图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者病情出现加重的情况,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主要包括再发ACS、心源性死亡以及卒中事件。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治疗方式,可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对比

两组在不同药物治疗干预下,参照组患者共出现2例在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4例再发性心绞痛,1例支架内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7/25);实验组患者共出现1例再发性心肌梗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6,P=0.02<0.05)。

3 讨 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式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此种方式虽然能改善患者的临场症状与生存质量,但是没办法改变此病粥样硬化病理的发展,在术后经常会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术后多使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3]。氯呲格雷对血小板具有活化作用,但其对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影响比较小,需要转化为活性代谢物才能起到作用,因而具有不可逆、起效慢以及出血风险高的缺点[4]。替格瑞洛作为新型的P2Y12受体抑制剂,在国外具有较高的应用率,通过对血小板聚集产生阻滞作用,减轻了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的损害风险,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保障[5]。此外,替格瑞洛与氯呲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够以活性形态直接作用于P2Y12受体,具有吸收快、起效快以及效果稳定的优势,并且对P2Y12受体的抑制具有可逆性,其出血风险更小[6]。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与表现进行对比可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中,替格瑞洛与氯呲格雷相比较更具优势,其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格瑞洛格雷有效率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很有效率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