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的价值探讨

2019-09-12 09:41成丽丽
关键词:心肌梗塞时限病理性

成丽丽

(垣曲县人民医院,山西 运城 043700)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常见类型,患者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进而,进而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加剧,与冠脉狭窄与血栓堵塞有关。病情急性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胸痛、憋闷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长,严重则会出现休克、晕厥,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疾病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患者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引起心律失常和心室重塑,损害其心功能。为了及时、有效的实施治疗,需要在患者发病后,快速、准确的做出诊断。根据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表现,对病情做出初步的判断[1]。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借助心电图进行诊断,分析心电图特征,根据R波、ST段以及Q波的演变情况,对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做出判断。本研究探讨了心电图在7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41例,女35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2.45±5.67)岁;对照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3.74±5.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在接受心电图检查之前,需要由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指导,说明检查期间的注意事项。检查前的20~30 min,患者需要安静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放松全身肌肉。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进行检查。确定电极放置位置,并进行皮肤清洁。使用科时迈Quark T12xMC-50十二导联运动测试心电图机进行检查,按照相关规定,正确安装电极,注意肢体导联(由右上肢到右下肢,顺时针连接)和胸前导联(V1、V2、V3、V4、V5和V6)的连接顺序,同时将导联线有序进行排放。在常规心电检查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做V3R、V4R、V5R、V7、V8、V9等6个导联,描记心电图,分析心电图特征。另外,在心电图检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交流电干扰问题,应接好心电图地线,在心电图仪附近,避免使用交流电仪器。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对疾病的发生与进展情况作出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受检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经过心电图检查后,观察组出现碎裂QRS波55例,占比72.37%。对照组出现碎裂QRS波6例,占比8.57%。在观察组受检者的心电图中,ST段抬高型患者为44例,其中碎裂QRS波30例和病理性Q波11例,分别占比68.18%和25%。非ST段抬高型患者为32例,其中碎裂QRS波25例和病理性Q波3例,分别占比78.12%和9.38%

2.2 两组受检者心电图的时间分辨率

比较两组受检者在P波时限、T波时限、PR波时限、QT波时限以及QRS波时限上的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心电图的时间分辨率(±s,t/s)

表1 两组受检者心电图的时间分辨率(±s,t/s)

组别 P波时限 T波时限 PR波时限 QT波时限 QRS波时限观察组 0.50±0.11 0.19±0.03 0.26±0.04 0.44±0.05 0.10±0.01对照组 0.12±0.09 0.13±0.02 0.16±0.05 0.29±0.01 0.03±0.01 P<0.05

2.2 心电图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结果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后,73例患者得以确诊,1例出现误诊。2例出现漏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心电图检查的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6.05%、1.32%以及2.63%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危急的心血管疾病,疾病发生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存在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尽快接受诊断,确认病情的发生和进展情况,及时实施救护,帮助患者脱离危险。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一般表现为胸痛、憋闷,并伴随有胃肠道不适、休克以及心率失常等症状。为了及时、准确的检出疾病,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应采用心电图检查方法。

心电图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对人体心脏的电活动进行记录。而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则说明心脏发生病变。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进展情况,可以根据心电图上的ST段、T波以及Q波改变进行判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中,其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尖、ST段抬高等典型表现。当急性心肌梗塞持续数个小时后,患者的心电图则表现为R波消失和病理性Q波形成。不可逆性Q波的产生,能反映出患者心肌组织的坏死情况[2]。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心电图进行检查,可以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判断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情况。在疾病早期,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段斜上型抬高,T波高耸、不对称。缺血性T波、损伤性ST段以及坏死性Q波均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判断依据。心电图的持续演变,会表现出ST段逐渐降低、R波消失,T波倒置等情况。病理性Q波持久存在,T波逐渐正常化。根据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在准确判断梗塞部位及梗塞严重程度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心电图的应用,可以及时、准确的检出疾病,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心功能[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72.37%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8.57%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8.57%,说明碎裂QRS波是判断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的重要参考依据。ST段抬高型患者的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发生率分别为68.18%和25%,非ST段抬高型患者的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发生率78.12%和9.38%,进一步凸显了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在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中,P波、T波、PR波、QT波、QRS波的时限和振幅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在7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检查中,其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达到96.05%,误诊率和漏诊率仅为1.32%和2.63%。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心电图检查方法,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准确判断疾病的发生与进展情况,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时限病理性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为什么心肌梗塞这么“可怕”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基于ETAP软件的反时限定值分析
病理性醉酒的病人在发病期间杀人,构成犯罪吗
平行时空
时间轴说明16种英语时态(上)
糖尿病与心肌梗塞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