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9-09-12 09:41魏景美
关键词:病程血压高血压

魏景美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该病病程长,患者需进行长期甚至终生的药物治疗。因此,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是患者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生活质量的关键[1]。本文,对本院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的方式,比较了常规护理和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护理两种方式对患者的治疗结果,探讨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4月本院诊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2.6~79.5岁,平均(59.5±8.6)岁,病程1.5~14.5年,平均(7.8±6.5)年;试验组男33例,女2 7例,年龄4 0.5~8 1.5岁,平均(6 0.5±9.5)岁,病程2~1 5年,平均病程(8.5±6.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2.2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1.2.2.1 健康教育: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帮助其了解自身病情及治疗方法、用药方式;对药物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指导其采取预防措施;协助和指导患者学会血压的自我测量方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多吃低脂、低糖、低热食物;指导患者适度训练,提高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2]。

1.2.2.2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对患者因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产生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和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耐心的交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患者家属沟通,针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协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采取听音乐、室外适量活动等方式,疏导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用平常心对待自己的病情,积极治疗[3]。

1.3 观察指标

疾病知晓程度。评分采用我院自拟量表进行综合评价,分值按对疾病的知晓程度由低到高分为0~100分;包括用药方式、饮食习惯、疾病知识、并发症的预防等。

血压指标。分为舒张压与收缩压两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数据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疾病知晓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疾病知晓程度、血压水平比较(±s)

表1 疾病知晓程度、血压水平比较(±s)

组别 n 疾病知晓程度评分(分)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试验组 60 92.68±2.5 117.4±1.8 76.5±3.5对照组 60 85.50±4.5 105.5±3.5 87.65±3.5 P<0.05 <0.05 <0.05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该病病程长,部分患者需要终生进行药物治疗。如患者的血压控制不好,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的必要手段[4]。

综上,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病程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