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

2019-09-12 09:41张信华
关键词:住院依从性护理人员

张信华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人民医院心身科,新疆 克拉玛依 833699)

老年患者在住院时,由于自身年龄较大,很容易在住院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大多数住院老年患者的疾病状况较为复杂,很容易受到负性情绪的影响,而导致治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0月至本院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阑尾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均分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各36例。其中,实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6.2±3.9)岁;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7.8±2.5)岁。本次研究获得所有患者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有权利随时退出实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护理和日常治疗前,需要按照拟定题目以及问卷采用询问或调查表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并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通过各种方式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查,明确护理方案。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包含告知患者治疗需要注意的事宜,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等。

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并与患者多交流,鼓励患者做好治疗准备。而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抚恤工作。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案缺乏足够认知,所以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的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应保持和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进行开导,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根据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和护理依从性进行对比。其中SAS、SDS数值于70以上说明为重度焦虑和抑郁,60~69分为中度,50~59分为轻度。

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依从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在开展护理前两组老年人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处于60分以上。护理后有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s)

SAS组别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36) 65.31±5.63 57.68±4.09 64.61±5.99 58.01±2.39实验组(n=36) 66.14±5.47 44.16±4.21 63.87±5.68 47.61±2.31

3 讨 论

在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首先应当明确护理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使患者的护理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2]。如果不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就会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3]。在这种状况下应当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配合,其目的是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饮食和按时用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猜你喜欢
住院依从性护理人员
妈妈住院了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