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散结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2019-09-12 09:41穆建民
关键词:疏肝健脾原发性

穆建民

(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调查显示[1],近年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逐渐升高,如何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是现阶段临床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中医技术的发展,发现中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有一定价值,故本次随机选择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疏肝健脾散结汤治疗,对其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评价,现将课题研究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本院接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其中,实验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0~68岁,平均(54.0±14.0)岁,巨块型患者11例,弥漫型患者9例,结节型患者8例;对照组男19例,女9例,年龄42~66岁,平均(53.5±11.5)岁,巨块型患者12例,弥漫型患者8例,结节型患者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疏肝健脾散结汤治疗,方剂:黄芪25 g、柴胡15 g、白芍20 g、川楝子15 g、焦神曲20 g、川芎15 g、枳壳15 g、陈皮10 g、香附15 g、白花蛇舌草10 g、茯苓15 g、莪术5 g、浙贝母10 g、甘草5 g。每日1剂,日服2次,治疗6周[2]。

1.2.2 对照组

常规治疗,为患者实施复方斑蝥胶囊(国药准字:Z20003270;陕西华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2次/d,0.7 g/次,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临床总有效率评估: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1)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2)部分缓解:临床症状逐渐改善;(3)无变化: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4)进展:临床症状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6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评估,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56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评估[n(%)]

3 讨 论

原发性肝癌为恶性肿瘤,由肝硬化、肝炎等诱发,临床对原发性肝癌多实施手术治疗,但其会对癌变肝组织进行切除,对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及日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影响。原发性肝癌以肝区疼痛、纳差、消瘦等为临床症状,且临床发病较为隐匿,病情进展较快,中医将其纳入“胁痛”范畴,是由情志失调、气滞瘀结、痰瘀互结等诱发,临床治疗需遵循疏肝、健脾、散结的治疗原则[4]。

疏肝健脾散结汤方剂中含有黄芪(补气升阳)、柴胡(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白芍(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川楝子(舒肝、行气)、焦神曲(醒脾和胃)、川芎(活血行气)、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陈皮(理气健脾)、香附(镇痛)、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茯苓(健脾止泻、利水消肿)、莪术(行气散结)、浙贝母(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14种组分,诸药共用,共建疏肝、健脾作用。黄芪在现代药理学中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还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茯苓中含有茯苓多糖组分可激活机体局部补体,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功能,提前其对肿瘤细胞杀伤力,改善机体临床症状[5]。研究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率46.43%、部分缓解35.71%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14%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与陈敏捷[6]研究相似性较高,故疏肝健脾散结汤治疗价值得以证实。

综合上述,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疏肝健脾散结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疏肝健脾原发性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