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庙会小调在当地小学音乐视唱课中的重要作用

2019-09-12 06:55于琼芳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浚县曲式庙会

于琼芳

(鹤壁市鹤翔小学,河南 鹤壁 458000)

浚县庙会小调属于民俗民间音乐,它有着独特的地方音乐风格,代表着浚县人民朴实、勤劳、善良、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而民俗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方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脊梁之一。但随着普遍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性观念影响,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渐渐被人们所忽视。加之20 世纪以来“欧洲中心论”思想的本土的民俗民间音乐走入教育体系这一命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需要强调的是,在构建地方教育体系中构建民俗民间音乐并不是要每一个人未来的职业都从事民间音乐的研究,而是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造力、完美人格、鉴别美的能力的个体。[1]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整体民族素质的上升也可以带动地方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其他方面,给民族以正能量。因为民俗民间音乐是视听唱相结合的方式,是最能体现地方特色教育体系构建的“外在文化”,所以民俗民间音乐对民间特色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推动、铺垫、补充、主导的作用。民俗民间音乐在地方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包含着不同时代的人民对自然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有巨大的教育价值。从不同的民间音乐当中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精神气魄、地理环境、人文积淀甚至是历史脉络,它与教育体系的其他方面例如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语言学等有着密切的了联系,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动教材,应成为地方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特色主题。

一、浚县庙会小调的旋律演唱

浚县庙会中表演的小调多以代代口口相传的传统形式出现,也有个别创作的新小调表现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描绘浚县庙会场面的小调是民间人人皆知,户户传唱的小调,它朗朗上口、喜闻乐见,对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音阶练习、民族调式风格特点和旋律走向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的。比如:《孟姜女寻夫》中骨干音 dou、sol、la的反复进行,学生对旋律骨干音有了听觉、演唱方面的深刻体会,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音准、听力,以及更加理解民族调式的音乐风格特点。再如:《放风筝》中它所用的二、三度音级进行较多,大跳只有一处,从此可以看出浚县人民不爱张扬,善于追求“中”、“和”的特点,与当地人民遵循儒、道思想有所关联。这些音乐形式都能够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中国民族文化有了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从音乐旋律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浚县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人文气息会从小学音乐课堂中慢慢体现并逐渐熏陶,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浚县庙会小调的节奏演唱

浚县庙会小调中主要来源于浚县高跷表演,而浚县庙会中的高跷表演分文场与武场。文场以小调演唱为主,武场则以高跷表演为主,在高跷表演的过程中有伴奏乐器烘托气氛、给以表演节奏。[2]浚县高跷武场乐器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三一,而鼓与锣的配合使上跷的演员动作整齐有序,根据故事情节、场地的不同节奏也会有所不同。这些节奏形式比较常见也易于掌握,学生对其也十分感兴趣,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达到学习效果。比如:

鼓与锣的节奏简单,节奏动力也很强,在上课过程中再加入一些秧歌舞蹈动作,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从而寻找到学习音乐的乐趣,更善于研究民间音乐。

三、浚县庙会小调中的曲式分析

浚县庙会小调中大部分都曲式结构整齐,常用四个乐句的形式展示其生活内容,对于学生在音乐曲式结构方面的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如:《放风筝》中第一句和第二句采取同头换尾,第三句和第四句也是同头换尾的形式,学生对民族音乐中常用的曲式结构形式,旋律走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如:《垂金扇》中(8+8+6)的两句半的格式,这种规范的曲式形式,对于学生在乐句的划分上有很大的提高作用,为以后学习更加深奥的曲式结构形式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尼姑思凡中》每五更前段都为“起、承、转、合”的四句体传统音乐形式。第四乐句前两小节,采用了第一、第二乐句的音乐元素,最后落在徵音上,并伴随有长拖音。“起、承、转、合”、“同头换尾”都是我们民俗音乐中常见的音乐形式,从曲式分析中,学生对于音乐风格的形式理解会有更高的认识,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四、浚县庙会小调中装饰音的演唱

浚县庙会小调作为地方音乐小调形式,有着非常浓厚的地方语言特色。如:《放风筝》小调第一乐句最后的衬字“哟”伴有上滑音,旋律是由低到高进行,当地方言感叹语句常发“o”音,这样便便于发音。补充句中,浚县小调用了“哎”、“哎”、“哟”三字,并且“哎”、“哎”两个字都用了上滑音,这与浚县方言中感叹语句常用上仰音有一定关系。再如:这些细节上的语言音调学习,对于学生在语言方面有了亲身体会,也更能加强学生对于民间音乐学习的爱好,从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观察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

在将民俗民间音乐引入地方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本土化、全面性、趣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民间演奏者的民俗特征与认知风格,撇开那些所谓的“高雅”和“低俗”的划分,从而培养无偏见的、自然的和不同文化、风俗习惯的人交流沟通以及共同生活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接受不同地域文化的滋养并使其受益终身。浚县庙会小调朴实而又贴近人民的生活能够使学生从不同层面上领略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更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视唱的旋律性、节奏特点等,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视唱练习打好基础,同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民族的热爱,宣扬了本地音乐文化。

猜你喜欢
浚县曲式庙会
浚县大平调演出
挥毫泼墨
新年智慧庙会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浚县
元宵节,逛庙会
浅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以零陵庙会为例
庙会经济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河南浚县隋代黎阳仓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