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贵战胜生活

2019-09-12 02:31陈昱亮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神性世俗尘埃

陈昱亮

似是在生活的漩涡中挣扎了太久,人们沾染上一身厚重的尘埃,却忘记了该如何清洁,如何脱身,以尘埃作躯壳,茫茫然以度终日。现代人对待世故精明,对待自己却往往糊涂,怎么生活?向从前寻找,或许答案并不遥远。

对此,康同璧母女和章乃器先生给出了一个参考:保持高贵,保持自己的生活情趣,让心灵的天空永远澄澈透亮。

高贵不是一种傲慢,而是一种审视自身的力量,从而提醒自己,做生活的主人,而非被生活所役使。用巧克力铁盒承装豆腐乳也好,落魄时不忘整顿衣冠也罢,其中都蕴含着一种对自身的审视,对自我的鼓励与鞭策。他们知道,自己的归宿绝不会是眼前一时的苟且,远方的风景才是他们真正的去处。这样的审视,使人得以在生活的重压下抬起头来,看到沿途的灯盏,看到头顶的星空,唤起属于生命的意义。

正如同《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突如其来的远行,老友奎妮对其而言,便是这样的一种审视。这样的审视使他惊醒,使他以新的视角面对自己的当下,无论结局如何,这本身已是一种成功。

但只要提及“高贵”二字,总免不了这样一个问题:若是物质贫乏,我们何以追求高贵?正如没有钢琴未必欣赏不了巴赫,高贵与富有,并非必须相互依存,相反,平凡尘土中走出的高贵,更有其震撼人心的力量。高贵,素来是一种精神,是能于生活的角落发现爱,发现美,让生活开出花朵。

顾城在集市上售卖鸡春卷,在山中修建自己的石阶和木台,用诗歌搭建自己的宫殿;李娟在阿勒泰经营小店,在草原上饲养金鱼,用文字创造自己的乐园。他们并不富有,却能坚强地守望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以高贵的姿态诠释生命的价值。内心高贵的人,外在未必富有,但其内心,却已是胜过了整个世界。虽不一定能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但无愧于心,已是最好的归宿。

高贵,更重要的,是其于人性中升华出的一丝神性,而正是这一丝神性,使高贵者于任何时代,都能拥有对抗世俗的强大与勇敢。

木心先生于狱中用写检讨的纸笔偷偷记下六十五万字《狱中杂记》,老年移居纽约,每件衣服都是自己亲自设计,亲手剪裁。也正是这样一个人,最终成为乌镇的文化符号,被誉为“世纪末的最后一个贵族”。他以高贵贯彻自己的人生,始终保持自己的从容与优雅,因而智慧,因而出尘。人生在世,我们总不免希望出离,希望挣脱世俗的枷锁,可行動却又总是追名逐利,到头来还是于俗世攀登。但真正的力量是来自内心深处。

保持高贵,以信仰创造信念,而信念带来的,便是无穷的前进动力。当我们在尘世中能有所坚守,能有所坚信并为之践行,当我们有爱与美的灯塔作为沿路的信标,高贵的人,其遵循的是自己心中真正的所爱,真正的向往,他们因而伟大,因而自由。这样的高贵,也可引领着我们,离那彼岸,更近一些。

如此,即使明天不见丝毫变化,你也绝不只是昨天的胜利者。因为,你已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生活。

(素材来源:《作文与考试》本期41页《讲究生活情趣有多重要》)

编辑/ 华放 关晓星

猜你喜欢
神性世俗尘埃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不染尘埃
自然神性辉光下的凹村世界——雍措散文集《凹村》解读
尘埃有多老
尘埃不定
不愿向世俗投降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