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本论》对湖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2019-09-12 12:19叶子南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本论湖北省

叶子南

【摘 要】 《资本论》对市场经济中的现象与背后的规律做出了深刻的剖析,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适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理论、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理论、借贷资本理论以及价值价格理论等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分析,分析了“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原因、意义和理论依据。然后将目光聚焦于承担中部崛起重任的湖北省,总结了湖北省到目前为止采取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措施与相应的结果,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资本论》中的理论指导针对湖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资本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湖北省 三去一降一补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发展阶段、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都在经历深刻变化[1,2],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基本矛盾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4],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解放生产力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原本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经济发展形势逐渐由资本和供给的双短缺演变成双过剩[5]。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大量无效产能,缺乏优质资产。大量资本都流向有限的优质资产,催生泡沫,危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11月10日,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要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强调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需要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实质上是全面深化改革在生产要素层面上的延伸,希望能通过对经济在结构上的调整和优化,为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提供动力,避免未来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随后,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被确定为提高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从结构上调整供给以更好的满足人民需求,当前可以具体为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6]。供给侧改革涉及到供给与需求、生产手段与生产目的、政府与市场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都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内容[7,8,9]。《资本论》中有着完善的关于的生产的理论体系,而供给与需求是生产主要的两方面内容,从《资本论》的视角去审视问题对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客观面对地区差异。本文主要聚焦于湖北省的供给侧改革问题,湖北省作为中部大省,是联通南北的枢纽,肩担着中部崛起的历史使命。而湖北的制造业企业也以重工业为主,在供给侧改革的道路上有着沉重的包袱,做好湖北省的供给侧改革工作对全国范围内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资本论》视角下的供给侧改革

该部分主要从《资本论》中的基础理论[6,7,8]出发,分析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经济行为,以此为依据定位湖北省供给侧改革的症结所在,探讨对策。

(一)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去产能的关系

《资本论》中社会总资产再生产理论阐述了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对社会总生产的影响作用。去产能实际上去的是无效供给,准确把握总生产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分析出无效产能出现的原因、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

物质补偿以及价值补偿的实现过程是社会总资产再生产进行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为生产的产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商品向货币的转化。当前即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诸多企业通过高消耗高排放生产的商品,数量上远超市场需求,但是从质量上仍然不足,并不能在市场上顺利销售,出现大量的无效产能。马克思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个方面论述了再生产过程需要的前提条件,这为去产能的实施指明了方向。社会扩大再生产很好的解释了我国制造业中产能过剩的问题。社会扩大再生产指的是生产规模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扩大,主要通过生产要素的增加或者生产效率的提升来实现。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产品除了满足下一个生产周期的需求外,还需要满足规模扩大部分产生的额外需求,这种满足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结构上。

(二)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理论与去库存的关系

《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生产中生产资料私人拥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的论述清晰的阐明了库存产生的原因。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时,生产过程由私人决定,并且受到生产利润的驱动。但在市场中,各个生产者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分工合作的关系,每个生产者都是社会生产中的一环,共同完成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和消费产品的生产,这种社会化大生产有着鲜明的结构性和组织性。当生产者在利润的驱使下罔顾社会实际需求,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就会造成大量的商品无法在市场上流通,出现高库存。因此要解决高库存的问题,需要协调好生产过程分工与社会合作之间的矛盾,生产需要以社会实际的需求为导向。

(三)借贷资本理论与去杠杆的关系

去杠杆指的是降低信贷体系中的杠杆率,杠杆的存在可以讓债务人用较小的资本控制较大的资本,杠杆率越高,债务人能够控制的资本与所有的资本之间的比例越大。《资本论》第三卷详细论述了借贷资本理论,马克思将这种借贷资本称作虚拟资本。这种虚拟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扩张,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另一方面它又会导致泡沫的产生,增加系统风险,杠杆率越大风险也越高,去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控经济体系的系统风险。

(四)价值价格理论与降成本的关系

根据马克思的价格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主要包含三部分,不变成本、可变成本以及剩余价值,其中成本包括可变成本可不变成本两个方面。成本必须要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得到补偿,社会再生产才能继续,生产者所获的补偿即利润为商品价格与成本的差值,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并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市场上短期内在供需关系作用下,正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不会大幅波动,因此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利润,同时也能减少消耗和排放,刺激经济发展。此外一般来说降成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成产效率和生产力,故降成本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降成本可以促使生产者转变以往简单依靠扩大产品数量来增加收益这样容易造成产能过剩、高库存的方式,转而依靠革新技术、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也就是将经济的驱动力从投资转向技术创新。除了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式来降成本,这些措施都能够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五)社会再生产理论与补短板的关系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不仅能解释市场经济中的产能过剩现象,也为补短板奠定了理论基础。实际上,供给侧改革着眼供给端,而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就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关系,贯穿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要求其中的各个行业按照恰当的比例关系,保持协调和平衡。去产能和去库存针对的是社会生产中的无效产能,而补短板则是与之互补的措施,减小无效产能,并不是减少总的社会生产力,还要扩大有效供给。

三.湖北省供给侧改革现状

(一)供给侧改革的做法

湖北省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七,但是其经济结构不合理,受资源环境约束大,部分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的情况,整体供给质量偏低。基于此,当务之急是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稳定增长。湖北省应立足现状,积极响应中央改革供给侧结构的政策,以期持续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去产能。通过法治办法,结合经济手段、市场机制针对平板玻璃、水泥、煤炭、钢铁等行业严格执行标准。全面把握产品的质量关、技术关、环保关、安全关,加大力度淘汰产能落后的产业,严控新增产能,对产能过剩的产业应严格压缩。二是去库存。加大去库存力度,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力度整治囤积房源、捂盘惜售等不良行为;针对中小城市商品库存积压的情况,应该积极调整供应策略,加大力度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货币化安置棚户区。三是去杠杆。坚持“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的方针,有序去杠杆。重点调整杠杆率,鼓励企业上市,增加直接融资占比,在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推进债转股,加大力度进行股权融资,充分发挥债务杠杆的作用。四是合理控制成本。近年来,该省出台了诸如降低物流成本、节省能耗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交易性成本等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帮助企业节省2000多亿成本。实行政府权力“减法”,通过优化服务,平衡放管,实施简政放权的策略,活化市场。五是补短板,加大力度建设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不利于经济发展,影响民生问题、生态环保问题的产业,加大对外开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效果

表1展示了湖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果,其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比较突出。

一是优化了经济结构。目前有17个产业有千亿级以上的产业规模,其中有44.7%为现代服务业。新增82多万户市场主体, 4300多家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结构得到改善,稳步提升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有955个品牌名牌,这些品牌名牌的经济增长速度快,贡献率达到20%以上。

二是增强了发展新动能。新产业崛起,并快速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光纤通信更是行业领先。与此同时湖北省迎来了系列重大产业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新型显示面板、国家商业航天基地等等。

三是推进了绿色发展。2018年,长江沿线一共关闭了1189家涉嫌污染的企业;取缔571个非法码头;显著改善长江湖北段水质。当前全省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之首,达到4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PM2.5的均值分别下降了4.5%;16.9%。省内有20多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

四.《资本论》视角下湖北省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与建议

整体来看湖北省改革供给侧主要的最为突出的是低端产能产能过剩、国企生产成本过高以及房地产库存过高等问题。

第一,针对传统重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从本质上说资本主義的经济危机并非指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处于绝对过剩的状态,而是相对劳动群众的购买能力,实际需要,出现相对过剩。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解决过剩的产能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限制过剩的产能,其二为已经过剩的产能寻找新的出路。因此首先要发挥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尊重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将过剩的无效产能淘汰,同时利用公有资本对制造业进行合理分流导向,为解放出来的资本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建立新的供求关系,驱动经济发展,将原本高消耗高排放的低质量过剩产能向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高质量产能转变,大数据、互联网+、更新改造技术等,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研发新产品,优化产能结构。

第二,针对国企生产成本过高、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多措并举。首先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合理整治银行在融资服务过程中的收费,对于难以获得融资的中小型企业,一方面构建成熟的融资平台环境,另一方面引导中小型企业通过协作互助,结成商会分摊风险等方式增强融资能力。其次合理给予企业财政支持,减税降费,尤其是对于自主创业、高新产业等利于增加经济活力和动力的对象。再次是完善交通设施和物流网络,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最后保障企业的生产要素供给,建立统一、公平的劳动力人才市场,限制生产资源垄断。

第三,是针对房地产库存问题,可根据《资本论》中供求平衡理论寻找稳健可行的解决办法。首先,合理刺激以刚需群体为主的消费需求。通过信贷政策和市政政策降低的购房门槛,为库存区域合理配置相应的基础建设和公共资源,增加库存楼盘的吸引力,同时抑制楼市开发商捂盘、炒房客投机等增加刚需群体购房成本的行为。其次,结合去杠杆,稳定地方货币政策。在以往高房价的吸引下,资本和开发商冒着高风险盲目利用高杠杆扩大规模,大量建楼。地方政府要降低杠杆,严格控制开发规模的增加,避免新的库存出现。再次,合理引导开发商兼并重组,清理出低资质盲目的投机开发商,使地方政府和大开发商对地产开发更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最后,稳定房价,房产不仅有消费属性,还有投资属性,具有保值效果的投资产品才会对市场具有吸引力,稳定房价能增强消费者的信心,让处于观望状态的刚需群体放心购房。

基于《资本论》提出改革供给侧结构的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其基本原理的发展,同时也是应用马克思主义在研究政府经济学中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实践改革供给侧结构应该以供需平衡理论为基础,基于新时期的特点,立足供需两侧,顺应市场要求,重新理顺供需关系,平衡供需,驱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沈江平.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J].广东社会科学,2019(04):73-79.

[2]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02):10-19+204.

[3] 完颜平. 改革进入“深水区”仍须“摸着石头过河”[N]. 光明日报,2013-01-25(002).

[4] 方媛媛. 建国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发展及其基本原则[D].南京大学,2019.

[5] 席鹏辉,梁若冰,谢贞发,苏国灿.财政压力、产能过剩与供给侧改革[J].经济研究,2017,52(09):86-102.

[6] 陈勇勤,杨丽丽,李静.我国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J].现代管理科学,2016(09):3-5.

[7] 马克思. 资本论 ( 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8] 马克思. 资本论 ( 第 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9] 马克思. 资本论 ( 第 3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本论湖北省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