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的“三自”学生观

2019-09-12 07:32王倍倍
新课程·中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生观新课改

王倍倍

摘 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发展的人,其不仅具有独立人格,也在实践中成长。因此,教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治的发展能力,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观;“三自”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者的學生观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对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极大影响。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者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独立个性”的人,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1]使其在自主、自律、自治中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一、自主,树人始于尊重

传统的学生观,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使得教师的主体意识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在教育成长的角色上被严重地被动化、边缘化,最终变成了教育的“产品”,失去了自主性。

“自主”,要求学生在教育活动开展中成为实践者和认知者。学生是学习主体,是自我同化的决定者、促进者和检验者。教学时,教师眼中要有学情,保证教学是合理为当下的学生定制的饕餮;课堂上,教师切勿“一言堂”,应将话语权归还给学生,自己以组织者和点疑者的身份存在;评价上因材施教,切勿“统一标准”“全体齐步走”,容许学生有“不会”的权利,为他们最近发展区铺垫架梯,创造条件,给学生以“会”的机会。

现今教育风靡的评价方式,本质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量化式评价,易对学生的价值“断章取义”。而教师应该将“量化”的权利和主动给予学生,引导学生用多元标准和尺度衡量自身,让他们从“我需要这样做”变成“我要这样做”。教师应当积极树立班级榜样形象,让学生形成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链,确立自主的地位价值。学生间的评价“量化”,教师须做引导:首先要指导学生以相互肯定为基础,合理提出问题、建议;其次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对彼此进行评价,并且相互帮助促进;最后,教师应在活动后做必要总结,使学生明白在相互评价中个人的价值和参与的意义。评价主人翁意识归于学生,教师要极大限度尊重学生,让学生能够以实践者、认知者的身份参与学习和生活。

二、自律,德育归于做人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他律”凭借外力来帮助接受主体进行约束。教师与学生在传统意义上是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从成长的螺旋式发展角度看,学生的自律与教师的他律是在相互作用、影响过程中不断同化、顺应而发展起来的。而在“自主”的学生观基础之上,自律是教育教学开展的主要抓手,是德育开展的有效措施,更是“立德树人”的有力保障。

“自主”是学生观的最基础要素,所以说自律也要让学生发挥自主性。教师应运用榜样作用,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和现实人物,让学生产生自我冲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凡是能够让学生自己相互影响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更不能僭越来强制帮助他们。同时,学生的成长必须基于活动和实践。无论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抑或是班集体的建设,活动实践是关键一环,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就记住了;亲自做了,就自然理解了。”在实践中,学生对于自律的建构也是呈现“试误—修正—内化”的螺旋上升过程。教师应视错误为难得的教育机会,以发展眼光适时对其自律行为进行归因,让学生对自身有清晰科学的认知,使其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认知。

三、自治,管理忠于发展

传统的学生观,是因为把教育当成单向接受的过程,是把教育活动简化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学习活动。传统的教育制度下,是以塑造“知识人”为目的,知识成为教育第一性。接受教育的学生和传授知识的教师均围绕“知识”展开活动,使得教育由“‘为人发展而学习知识蜕变为‘为学习知识而接受教育”[2]。在传统教育背景下,“学习知识”是接受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其余的教育要素便成了附庸,比如“管理”,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管理学生,鲜明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对象,异化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

而提倡的“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3]叶圣陶认为“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4]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在学校努力培养学生的责权意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规定权利下放给学生,这是学生学习自治的基础工作。学生有保护自己的学习利益、成长利益的权利,而参与制定规则,就是学生享受权利的途径。

新课改学生观的关键就是要将学生看成独立、发展的人,教育应将学生视为主体,教师主导,让学生学做人,求发展。在这种学生观要求之下,自主便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自律是基于学生学做人的德育,自治是要求学生不断发展的管理。如此,教育教学就会围绕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取决于学生,从而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98.

[2]叶文梓.教育制度改革的时代命题:让个人站立起来[J].教育发展研究,2005.

[3][4]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J].新教育(第二卷),1919:10.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学生观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环境下高中英语教育观念的重新构建
外籍教师课堂典型用语及其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措施背后折射出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孔子学生观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启示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