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复舒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效果观察

2019-09-14 02:53卢春叶
微创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滴眼液乳化角膜

卢春叶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南宁市 530000)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浑浊,视力进行性下降,眼睛畏光、复视等,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致盲性眼病[1]。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及视力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白内障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术中会产生热量或发生机械损伤,使T细胞增殖、活化并释放多种炎症因子,从而诱发角膜水肿[2-3]。因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均常规用药以预防角膜水肿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本研究在常规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贝复舒滴眼液,观察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且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的患者80例(153眼)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34眼),女22例(43眼);年龄47~78(58.4±6.4)岁;角膜水肿程度:1级12例,2级19例,3级8例,4级1例;术前视力:13例<0.05,26例为0.05~0.2,1例>0.2。观察组男21例(40眼),女19例(36眼);年龄45~76(56.3±6.2)岁;角膜水肿程度:1级14例,2级17例,3级7例,4级2例;术前视力:14例<0.05,24例为0.05~0.2,2例>0.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角膜水肿程度、视力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术前评估可耐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2)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症状;(3)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可能引起角膜水肿的其他角膜、结膜及虹膜疾病或内眼手术史及接触镜佩戴史等;(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器质性病变或凝血功能障碍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5)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第1天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Senju Pharmaceutical Co.,Ltd.Fukusaki Plant,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682)治疗,1~2滴/次,4次/d。观察组术后第1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贝复舒滴眼液(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准字号:S19991022)治疗,1~2滴/次,4次/d。治疗时间根据角膜水肿程度而定。1级水肿治疗1~8 d,2级水肿治疗3~12 d,3级水肿治疗4~18 d,4级水肿治疗7~30 d。上述所有滴眼液可依据患者的反应、症状适当增减每天滴眼次数,疗程使用标准以角膜水肿消失为准。

1.4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4]分为治愈、显效、无效3个等级。治愈:原有的畏光、眼痛和视物模糊等症状完全消失,裂隙显微镜检查患眼角膜完全正常;显效:畏光、眼痛和视物模糊等症状明显减轻,裂隙显微镜检查患眼角膜水肿明显减轻;无效:畏光、眼痛和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对两组临床疗效、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及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为(3.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77,P<0.00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2.2 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视力均获得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白内障作为老年人眼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因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及视力恢复快等优势,目前已经成为白内障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但是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损伤增加了角膜水肿的发生率[5]。尽管有文献[6]显示,扭动型超声乳化手术可减小对角膜的损伤,但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仍不容乐观。国内研究显示[7],患者完成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角膜水肿的发生率达87%;国外则有文献显示[8],超声乳化术后1 d老年白内障患者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可达80%以上,两者发生率接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原因有多种。陈建军[9]的研究显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角膜水肿及角膜失代偿与晶体核硬化程度、术者手术熟练程度、手术时间、术中消毒液的种类、角膜内皮细胞总数及术后高眼压是否及时处理等因素有关,或与患者病症的类型、年龄、晶状体核硬度、医师熟练程度等有关[10]。

对于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临床上多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等非甾体消炎药进行消炎,该药物可抑制患者体内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还可维持细胞膜通透性,可起到显著的局部抗炎作用,而且无升高眼压及继发感染等副作用,安全可靠[11]。贝复舒滴眼液是由含有高效表达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大肠杆菌经发酵、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制成[12]。贝复舒滴眼液可与损伤部位的角膜细胞表面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激发角膜细胞的主动修复功能,促进角膜细胞的分化、增殖,加速角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视力恢复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角膜水肿的消退时间,并且能够促进患者的视力恢复。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患者联合应用贝复舒滴眼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够显著改善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滴眼液乳化角膜
针对过薄圆锥角膜的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过敏性结膜炎 用药&护理
滴眼液不可随意用
猪眼看世界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