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睡眠障碍46例临床观察

2019-09-16 01:29傅理琦叶平胜叶罡成牟重临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焦泻心汤台州

傅理琦叶平胜叶罡成牟重临(指导)

1 浙江省台州章氏骨伤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50

2 浙江省临海建标中医诊所有限公司 浙江 临海 318020

3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20

睡眠障碍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睡眠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成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40%以上。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许多睡眠障碍者具有胃脘不适症状。近5年来,我们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牟重临主任中医师指导下,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46例,取效较好,兹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所观察92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符合下列诊断辨证标准: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胃脘痞胀,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辨证为中焦湿热、寒热错杂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岁;病程1个月~8年。对照组男18例,女28例;平均年龄50岁;病程2个月~7年。两组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口服半夏泻心汤,基本方:姜半夏15g,党参20g,黄连、甘草、干姜各6g,黄芩、大枣、远志各10g,合欢皮30g。随症加减:头痛加川芎、防风各10g;恶寒肢凉加桂枝6g,仙灵脾10g;腰酸加狗脊、杜仲各10g;食欲不振加白术15g,炒麦芽、炒六神曲各10g;反酸加吴茱萸3g,煅牡蛎30g;痰多恶心加制南星、竹茹各10g;头昏眩晕加天麻9g,夏枯草20g;阴虚口渴加蒸玉竹、麦冬各10g;烦躁易怒加柴胡5g,炒山栀10g;大便干结加火麻仁、炒枳壳各10g;气虚乏力加黄芪15g,五味子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周为1疗程,一般服用2~4疗程后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口服安神补脑液(吉林敖东),每次1支,每日2次。疗程同上。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显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者睡眠时间明显增长,夜间睡眠时间>5h,醒后精力充沛。有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睡眠深度增加。好转: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3h。无效:治疗后睡眠无明显改善甚或恶化。

3.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 体会

睡眠障碍在中医学中有“不眠”“不寐”“目不瞑”“不得卧”等相关记载。早在《内经》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认为脾虚则水湿不化,升降失调,胃气不和,可致夜寐不安。睡眠障碍病机较为复杂,笔者临床观察以脾胃不和、痰浊内阻为较多见,所以,临床采用仲景之半夏泻心汤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且疗效优于益肾养心、强脑安神的安神补脑液。半夏泻心汤源自《伤寒论》,原为太阳病痞证而设,临床常用于中焦湿热、寒热错杂之证,组方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调和脾胃,畅通气机,而安神定志。方中主药半夏采集于“夏至”前后,此时天地间阳气最盛,阴气将生,半夏受气于阴阳之交,能化痰降气,交通阴阳,寓引阳入阴,治失眠效果独特[1]。《灵枢·邪客》谓人体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若入夜仍“行于阳,不得入阴,故目不瞑”,治疗“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即半夏秫米汤,治疗不寐。本组方半夏、干姜与黄芩、黄连配合,辛开苦降,除中焦之寒热互结,复中土之升降;党参、大枣和甘草以补中焦之虚,远志、合欢皮养心安神,解郁祛痰。中焦郁结得除,气机和畅,脾胃调和,心神不扰,睡眠得安[2]。

猜你喜欢
中焦泻心汤台州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台州远洲墅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