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与新闻工作实践

2019-09-18 02:28张培莹欧阳霞
学理论·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人民为中心

张培莹 欧阳霞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工作中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涌现出了许多“心系人民”的优秀的新闻人物及新闻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要积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1]。本文集中阐述了人民是创作新闻精品的主体、维护人民利益是新闻工作的价值导向、依靠人民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出发点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人民为中心;新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8-0005-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抽象的、玄奥的概念[2],它也不能只停留于口头、止步于理论及思想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发展和创新,它贯穿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如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前景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扎根民情,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为出发点,针对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主要矛盾,对我国新闻事业提出了新观点、新论断,落实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光明前景。

一、人民是创作新闻精品的主体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作品创作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是在为人民谋求自由和利益的实践中形成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生活,人民的创作灵感同样也来源于生活实践,是创作新闻作品的主体。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4]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人民报刊来传播共产主义思想、进行无产阶级活动,逐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民报刊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形成,在人民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强调人民是实践活动、新闻作品创作的主体,是创办报刊的参与者、贡献者,是进行无产阶级活动的主要力量。其报刊所体现的“人民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核。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技术应用普及的大众化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方式使得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其满足自身对新闻需求的愿望和诉求也表达得越来越充分。而在国外,西方传媒试图通过不受国家主权约束的信息自由流动,直接与他国网民对话,以此影响他国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我国新闻舆论导向及宣传工作面临严峻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多次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入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强化自身的新闻理论水平,要有政治家办报意识,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的新闻作品。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马恩经典作家有关“人民报刊”新闻思想,并在其基础上指出在新时代要努力推出新闻精品,不断提升精品创作的引导力,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来评判”,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

所谓“新闻精品”是指紧跟时代步伐,注重真实生活,主动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不断反映新闻媒体文化创新创作能力和顺应人民期盼的代表作。新闻和新闻舆论工作更多的是属于精神层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意识活动对于外部世界的能动性实现是有条件的,新闻作品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人们反映和评论外部世界的产物。人民作为新闻创作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身创作的主观能动性,从现实的具体可行实际出发,客观公正,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使得新闻作品成为有本之木、打造时代新闻精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实现人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二、维护人民利益是新闻工作的价值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仅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追求目标,更是要把捍卫人民利益作为自身的工作价值导向。人民是历史主人的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活动是为了维护并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的实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群众的力量及为人民服务的热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同时也强调党报党刊活动应毫不含糊地捍卫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5]。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当前,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发展,我国的新闻业在追求传媒商业效果、媒体利益的驱动下也出现了新的业态,逐渐形成了以商业主义、专业主义和宣传主义为主的三种新闻观。其中专业主义的新闻观以追求公众的公共兴趣和公共利益为主,强调的是新闻媒体的自主独立性,其更多是博取公众的眼球、赚取流量,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服务。商业主义的新闻观以追求自身实际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利用新闻传播吸引大众消费,从而为自身的商业活动服务,获取经济利益。而宣传主义新闻观旨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新闻的宣传与支持。所以宣传主义新闻观的最高目标是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其宣传的出发点在于维护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本在于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意见和看法,在新闻领域即表现为满足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权利及新闻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实践活动是为人民及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这是做好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南。维护人民利益不仅是中国执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价值导向,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

三、依靠人民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创造力,指出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聚民心”中做好我国新闻宣传工作[7],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要紧紧依靠人民。依靠人民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做好我国新时期的新闻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基石,也是检验党的新闻工作的试金石。新闻舆论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有关在人民群众实践活动中传播意识、传播观点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是做好我国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8],并提出了以“四向四做”为准则的新闻人才队伍建设观。而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四向四做”为准则,更要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要着重把握网上新闻舆论工作重点,注重网络群众路线,讲好人民群众的故事,主动倾听、反映、报道人民的意见、愿望、要求和呼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增强自身服务水平,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呼声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新闻报道贴合实际、反映生活,从而为广大民众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新闻信息。其次,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人民性这一属性,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加强同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开展培训,做好广大新闻受众群体的调查工作,让自身成为人民群众与社会积极沟通的桥梁,做好新闻报道,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最后,广大新闻从业者要积极践行“走转改”活动,新闻工作者不仅可以深入基层,勇于实践,坚持真理,以“新闻扶贫”的形式帶领青年学子到贫困地区采写,更要用人民群众通俗易通、喜闻乐见的语言来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从而引导青年新闻工作者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想信念。

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真理永无止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有关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发展,也是有关新闻工作群众路线在新闻领域贯彻落实的体现,它深深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之中。做好我国新时期新闻工作不仅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要遵循当前新闻传播规律,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站稳群众立场,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8(10).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4-25.

[3]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N].光明日报,2018-04-02(1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4-278.

[6]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63.

[7]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  聚民心 育新人  兴文化 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8]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我国媒介审判现象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