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创新方法

2019-09-18 10:30祁红霞
牡丹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文艺创作

祁红霞

文艺作品是一种观念形态,它是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并且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诗歌、散文、小说等进入群众的生活。艺术作品则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和杂技等渗透人们的生活,能够丰富群众生活,提升乐趣。

群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一切活动的实施对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更加会享受生活,寻找生活乐趣。社会活动是各种文艺创作的源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群众文艺创作也不断进行创新,文艺作品不断创新题材、形式以及内容。

一、我国文艺作品创作现状

(一)创作者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從事群众文艺创作的工作者大多就职于文化系统相关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创作和发表文艺作品被很多工作人员当成一种谋生手段,工作是为了挣钱,很多人为了评定职称或完成工作,才会进行文艺创作和排演。这导致很多文艺作品都是为了完成一时的需要而创作的,为了演出或应付比赛。所以,真正是为了群众创作、贴合他们生活、能被传唱的文艺作品很少。因此,群众文艺创作者的思维受到限制。

(二)创作视野狭隘

每个地方都有特定的地域文化和思想观念,一些文艺创作者的思维正是被这种文化困住,主题定位不高,有些文艺作品侧重于流露创作者的个人情感,而不是关注社会的接受度,导致作品主题比较狭隘,忽略了文艺作品的社会效应。一些文艺创作者获得信息的速度较慢,难以跟上时代潮流。虽然创作者大都能深入群众生活进行直接的体验,有着丰富的创作素材,但有些创作者的素材收集方式过于单一,导致阅历不足,不能准确把握主题和处理素材,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与贴近群众生活。因此,这类作品不能与群众形成共鸣,难以得到更多群众的肯定和青睐。

二、文艺作品创作的创新方法

(一)创新群众文艺创作题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创新群众文艺创作的过程中,群众文艺创作者首先要弘扬社会主旋律,增强文艺创作题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艺创作题材不仅要具有创新性,还必须贴近生活,使文艺作品能反映人民的生活。因此,文艺创作者要深入群众生活,细心观察和发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而创新出更加贴合日常生活、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创作的服务对象是群众,因此只有得到群众认可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人们要展示文艺作品,将其渗透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将国家政策和时代精神传递给群众,以实现文艺作品内容创新,促进社会进步。文艺创作者要拓展文艺创作领域,跟上时代步伐和社会发展趋势,善于发现、体验和思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激发和捕捉灵感,创新和拓展群众文艺创作题材。

(二)创新群众文艺创作的形式

与专业文艺相比,群众文艺会略显逊色。例如,群众文艺作品相对缺乏表演人才,专业指导人员数量相对不足,活动资金相对缺乏。所以,在创作文艺作品时,群众文艺创作者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和特色,创新群众文艺形式。群众文艺创作要积极吸纳各种艺术元素。例如,音乐表演往往需要借助乐器来增强艺术表现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舞蹈与杂技相互结合,既能让群众享受优雅的舞蹈,又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雕塑与绘画有机融合,让作品粗中有细,平面又立体,缓解观赏者的审美疲劳。群众文艺作品的地域特色越突出,作品的感染力就会越强,体现其创新性,最终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和肯定。

(三)创新群众文艺创作环境

在群众文艺创作中,创作者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来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微博等新媒介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手段。文艺创作者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获取社会热点信息,还可以设置公众号,发布话题,让群众留言,激发新的创作思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当前,要不断扩大群众文艺创作者队伍,让创作者互相交流,提升创作能力,激发创作热情,优化文艺作品内容。

三、结语

文艺作品能够充实人民群众的生活,创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获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文艺创作者要坚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大力进行文艺创新,促进群众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文艺创作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文艺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