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2019-09-19 12:07贺腾飞刘文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蒙古族经验问卷

贺腾飞,刘文英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多元文化者的数量大大增加,很多人可以讲几种不同的语言,可以通过与不同文化成员或文化元素进行接触、交流而获得直接或间接经验,内化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这种多元文化经历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社会场景”。而内蒙古就是一个多元文化聚集地区,汉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是两大主要文化,还有其他民族也拥有自己的文化,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而文化多样性主要指“各群体通过多种不同形式来表现其自身文化,在他们内部及其间让这些表现形式进行不断传承。”[1]在这里生活与学习的大学生群体不仅能够感受到地区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还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击。

对于创新来说,文化多样性反映了文化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为人的创新能力发展和培育提供了充裕优越的条件。Simonton(2000)的研究表明,文化的多样化与开放性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展。[2]随后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受到外来经验的开放性(Leung&Chiu,2008)、心理定式(Leung&Chiu,2010)、认知加工过程(Leung&Chiu,2010)等方面与多元文化环境的结合来共同产生影响。[3]

对于创新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从以前宏观的文化整体影响到微观的文化行为和经验的聚焦,从多元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到内部影响因素和机制的探讨,这些多元视角的方法和理论能够扩展人们对于多元文化和创新能量流影响的深入体验和认识,能够揭示在不同文化中个体如何利用多元文化经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但以上研究缺乏对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面对文化多样性的特殊问题,不同于普通汉族地区。目前,对文化多样性地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针对少数民族创新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也极为缺乏,因此,本研究希望深入调查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揭示多元文化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用自编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对文化多样性场景下蒙古族大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一)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一是当前我国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总体现状与特点;二是会不同语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差异;三是有不同文化经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差异。

(二)研究对象与选点

选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有代表性的内蒙古地区作为研究的重点。内蒙古地区是多民族聚集地,主要民族是汉族和蒙古族,蒙汉融合比较密切,内蒙古地区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较为发达,该地区高校整体发展在民族地区属于较好水平,该地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代表着少数民族地区的较高水平,具备代表性和推广性。

本研究选取蒙古族大学生为样本,因为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环境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会遇到更多的文化与心理适应,他们的表现更有代表性,内蒙古地区的主体民族是蒙古族,因此选择蒙古族作为研究对象。

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采用有目的抽样技术,调查样本取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4个地级市的7所高校,包括全国211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与地方一般院校,学科门类涵盖了文科、理工科、农医类、艺术类等各个学科,大学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表1 样本调查学校分布(蒙古族n=632人)

(三)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采用自编的《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能力问卷》。[4]创新能力问卷分为两个分问卷:第一个是大学生创新基础能力分问卷,主要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创新人格化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观察能力5个维度。第二个是大学生创新操作能力分问卷,主要包括提出问题能力、事物联系能力、顿悟创造能力、自省验证能力、市场转化能力5个维度。两个分问卷评分相加总和就是最终创新能力总得分。问卷以5分制Likert量表进行编制,问卷整体Cronbach'Sa系数为0.87,创新基础能力和创新操作能力分问卷Cronbach ɑ系数为0.88,0.87。

(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大学生创新能力正式调查问卷700份,其中收回问卷667份,通过剔除无效问卷,收集到有效问卷632份。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蒙古族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

蒙古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分为创新基础能力与创新操作能力两个部分。本研究调查的蒙古族大学生基本都是蒙语授课班的学生,他们基本上都会说和写蒙语。通过表2数据,发现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总均分(M=3.552),创新基础能力均分(M=3.605),创新操作能力均分(M=3.480)。说明蒙古族大学生的创新总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创新基础能力与创新操作能力属于中等水平。

表2 蒙古族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分(n=632)

(二)掌握不同语言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差异

蒙语授课班要进行“双语”教育,民族地区大多数双语教育都是蒙语和汉语普通话教育。蒙古族大学生大多会熟练说和写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也和汉族大学生一样学习外语(英语或日语)。我们对大学生掌握语言进行了统计,最多的学生能说和写四门语言,包括蒙古语、汉语、英语和日语。最少的学生只会说和写一门语言,为蒙古语或汉语。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数据进行掌握不同语言的差异检验(参见表3数据),结果显示:在掌握不同语言为自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在创新总能力、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操作能力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在创新基础能力均分上,四种语言的学生得分(M=3.800)最高,会一种语言(M=3.428)的学生得分最低。在创新操作能力均分上,四种语言的学生得分(M=3.663)最高,一种语言(M=3.257)的学生得分最低。在创新总能力上,四种语言的学生得分(M=3.742)最高,一种语言(M=3.356)的学生得分最低。

表3掌握不同语言大学生创新能力差异检验(会一种语言=112人,会两种语言=169人,会三种语言=191人,会四种语言=160人)

为了深入了解各个呈显著差异的维度中具体是哪几个维度之间呈显著差异,采用LSD法对创新基础、创新操作与创新总能力进行比较,将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显示在表4。

表4 掌握不同语言大学生创新能力事后分析

(三)不同文化经验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差异

大学生除了内蒙古地区,可能会在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生活或学习过一段时间,有过这样经历的大学生和没有此经历的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是否会有差异。对大学生不同文化经验数据进行差异检验(参见表4数据)。结果显示:在不同文化经验类型为自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在创新操作能力(p=.034)上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在创新操作能力上,在内蒙古地区之外生活或学习1-6个月的学生得分(M=3.686)最高,6-12个月的学生得分(M=3.404)最低。采用LSD法对创新操作能力进行事后两两比较,将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显示在表6。

表5不同文化经验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差异检验(从来没有=189人,1-6个月=152人,6-12个月=168人,1年以上=123人)

表6不同文化经历的大学生创新能力事后分析

四、讨论

(一)蒙古族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人们大多认为民族地区教育也相对落后,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和文化息息相关,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如何?是否与内地大学生有一定差距?这是很多人存在的疑问。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大学生总体创新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创新基础能力水平高于总创新能力水平,创新操作能力水平低于总创新能力水平,说明蒙古族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其他民族、其他地区大学生比起来,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创新操作能力上略显不足。这可能由于地处边疆,经济相对落后,高等教育对创新创业的投入和支持很有限,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和引导还很欠缺,学生学习和实践环节相脱离,能够进行实践的空间也有限,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在创客教育方面还有很大不足。

具体各维度得分中,提出问题能力水平最高。说明内蒙古大学生在创新思维上比较活跃且能够发现问题,这可能和他们生活的文化多样性环境有关,多元文化环境可以提供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能够产生出不同的问题,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市场转化能力水平最低,说明实用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二)掌握不同语言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本研究中的蒙古族大学生大多都在蒙语授课的班级进行学习,他们会说和会写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比汉族大学生多掌握一门语言,这是他们的优势。双语个体是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交流(包括听、说、读、写)的个体。[5]会蒙语的大学生就属于双语个体,他们因为会蒙语,学日语也比较快,因此,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就比汉族大学生具备更大的优势。Anne-Marie Masgotest等(2012)的“文化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是实现与异文化进行交流的必要条件,个体通过文化学习不断调整最后达至社会文化的适应。[6]通过调查发现,能同时会两种以上语言的蒙古族大学生占到59%,有13%的学生会四门语言:为蒙古语、汉语普通话、英语和日语,这些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比较突出。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数据进行掌握不同语言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掌握不同语言在创新总能力、创新基础、创新操作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从统计结果就能看出,掌握不同语言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有差异。Amabile等(2005)研究发现,双语者的创造力大于只讲单一语言者的创造力。[7]说明会讲蒙语和汉语的蒙古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比只会汉语不懂蒙语的汉族大学生创新能力强。而且在不同的文化启动条件下,蒙汉双文化大学生会表现出文化框架的转换效应。Hong的CFS理论认为,在不同情境下文化构念网络能够有效指导个体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并能受到情境线索所驱动,具有动态性;文化与情境互动的过程是文化适应,个体根据所处多元文化情境的需要,运用文化解释框架而不断进行转换,有助于创新。[8]蒙古族大学生在思维上更开阔,他们接触并内化了两种文化,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通过不断进行文化框架转换,会在不同情境指导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在创新基础均分、创新操作均分、创新总能力均分上会四种语言的学生得分都最高,具体各维度中,会四种语言的学生均分最高。说明大学生掌握的语言越多,言语能力越强就越能够创新。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双语者确实创新性更强。例如,Kharkhurin(2009)采用托伦斯成人测试——对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研究,发现在智力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创新性的得分成年双语者显著高于相应单语者。[9]

究其原因,言语就是思维的外在表达,通过言语的交流,可以把个体的思想和别人进行分享,可以进行经验的碰撞从而产生创新的火花。人类的创新需要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主要来源于人类言语的交流与沟通。掌握一门语言,就像打开了思维的一扇窗户,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不同的语言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思维,学习不同的语言就相当于用不同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多掌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认识世界的角度增多了。[10]当我们习惯性地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时,往往不能把事物的本原认清楚,但是如果能够多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思维来思考,就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三)不同文化经验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多元文化经验对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与理解所起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意识到多元文化经验对丰富创新人才的思维与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我们所说的“多元文化经验”是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异文化成员并与之互动产生的经验,而多元文化经验都是由不同文化经历累积所获得的。[11]通过对大学生不同文化经历数据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在创新操作能力上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说明本研究的调查基本能够反映被调查者在不同地区文化经历时间的长短,能够获得的多元文化经验会有所不同,而创新操作能力恰恰需要实践经验的获得。黄林洁琼等人(2018)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融合过程中,有多元文化经验的双重认同者能够获得交替、整合和包含等认知技能,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创造性表现。[12]

蒙古族大学生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从小接触并内化了两种文化,并且这两种文化系统会在不同情境指导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他们能够拓宽原有的概念领域,跳出原有的认知与思维定式,从而获得更多的认知资源与视角。他们面对两种文化价值观有差异的文化,能够吸收并较好整合这两种文化中不同的元素,获得多元文化经验。William等(2008)研究发现,多元文化经验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最为明显。所以我们相信多元文化经验可以提供持久的创造力,因为Chiu(2015)研究也发现,“多元文化经验可通过三种方式来促进创造性的增长:一是能促进种种认知技能的发展,而创造性操作的出现往往依靠这些技能;二是能够提供各种智力材料和种种机会,使人们能够从自身的心理定式中解放出来;三是能有效增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中体现出的概念感受性。”

当然,尽管研究表明个体获得多元文化经验能够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拥有多元文化经验并不一定就能够保证个体创新能力提升,它还需要具有一些条件:首先,肤浅地接触另一种文化不利于创造力发展,拥有能够适应相似和相异的文化动机,并在异地能沉浸在另一种文化中是对创新至关重要的。其次,多元文化经验并不能提高个体在任务中的创造力,除非个人倾向于开放的经验。这些具有限制作用的因素是值得教育者认真考虑的。

综上,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大学生的调查,得出结论:一是蒙古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创新基础能力和创新操作能力属于中等水平。二是掌握不同语言在创新总能力、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操作能力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经验在创新操作能力上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蒙古族大学生生活在内蒙古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从小接受蒙古族文化和汉文化的教育,是同龄人中的“双文化”受教育者,会说多种语言,具有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他们比其他民族大学生能更清晰地知觉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距,更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进行比较,便会更有可能从文化多样性环境中受到新异元素的启发,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蒙古族经验问卷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问卷网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