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

2019-09-19 11:17张琳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工匠精神

张琳晓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匠精神”变得来越重要,中国想要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工匠”人才储备不仅是高职院校的事情,还是整个社会甚至是国家应该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学校、社会和国家三个方面分析造成现代社会“工匠精神”缺失的因素,然后再从这些方面提出培养和储存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工匠的方法和路径,从初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素养和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工作提前铺好台阶。

关键词 高职模具专业 工匠精神 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1工匠精神的涵义

中国的“工匠精神”从古代就已经初具规模,从比欧洲早很多年的中国四大发明到各种园林建筑、青铜器和各种的工艺制作等都是古代“工匠精神”的体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几代领导人都不断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改善我国的落后经济水平,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措施,让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目前的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促使制造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我国的制造业工人仅仅能从事一些廉价劳动力工作,关于制造的创新方面能力不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要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我国重拾“工匠精神”,这一想法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支持。李克强总理也曾明确把“工匠精神”培养和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因此,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应该多采取措施和方法帮助国家培养和储备具有“工匠精神”的潜力性人才,为中国更好地发展增加助力。

对于“工匠精神”的确切涵义,国内很多的学者和专家都给出了解释,普遍受到认可的解释是“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的职业精神体现。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业工作人员对于产品都保持这一种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态度,其实也不只是制造业,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也应该有一种“工匠精神”,主要强调的是一种专于本职工作的态度和精神,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满足。

2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

2.1学生因素

现在的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仅仅存于书本上,并没有真正的相关实践经验,更别说具备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但是在向企业介绍自己的时候会宣称自己是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但是在进入企业后面对有难度的工作时只会一味地抱怨、嫌弃企业不重用自己、为难自己,甚至有的人选择离职,“工匠精神”仅仅是他们进入公司的由头,在真正需要发挥“工匠精神”的时候,却没有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和创新奉献的敬业精神。通过调查发现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对未来的工作难度预期不够理性,导致不能在工作中发挥“匠人精神”。

2.2学校因素

现在很多的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在学生培养中特别注重技能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方面的培养有一定的忽略。高职模具制作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把学生教成一个只会工作的工具,忽略培养他们自身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培养方式不符合国家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需求,降低了人才质量。

2.3社会因素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升主要是依靠产品数量和低廉的价格取胜,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结构称为不可忽略的市场竞争因素,重拾“工匠精神”对现在的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重商轻农是从中国古代就有的一种思想,现代人相比于一个工匠,更倾向于选择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进行办公,作为模具制造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公司成为一名“工匠”,由于社会的有色眼镜和工作本身的难度等因素,让毕业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最后选择离职或专业。

3培养高职模具專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3.1鼓励学生参加竞赛,让学生有体验感

“工匠精神”要求从业者拥有对工作的热情和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态度,在高职院校的这段时间是学生获得模具制作和设计相关知识的最佳也是时间最充足的时期,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可以与企业或其他院校联合开展一系列难度不同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在对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复习巩固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更加自信,让学生从竞赛中找到乐趣,体会作为一个工匠应该具备的心性和品质,为将来在企业中更好地适应工作打好基础。

3.2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让学生多参见真正的实践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由于其特殊性,在高职院校内的实践机会较少。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制度,让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对实际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设备进行了解,提前做好对未来工作难度的准确预期,在真正的实践工作中磨砺自身的“工匠精神”。

3.3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保障“工匠”的社会权益

现代社会对匠人有一定的错误认知,技术工人是“社会底层”的代名词,给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匠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薪资水平,为模具设计和制造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让相关专业的学生看到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优势,愿意成为这个行业的一员,为社会做出贡献。

4结语

“工匠精神”对现代社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转变的精神指导所在,重视高职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对整个制造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一起助力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为我国培养一群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中国工匠。

参考文献

[1] 代浪.高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J].农家参谋,2018(22):130.

[2] 朱枝国.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研究——以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J].现代食品,2018(14):13-15.

[3] 任玲,金濯,翟旭军.高职农业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52):17-18.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工匠精神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