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2019-09-20 14:10向爱国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8期
关键词:存在幸福

向爱国

[摘 要] 幸福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但是,怎样才能幸福呢?答案是:只有拥有一颗愿意给予别人幸福的心,自己才能感到幸福。让身边的人因我而幸福,不需要做太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就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关键词] 别人;我;存在;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幸福”一词,曾经因为央视随机采访,引起民众热议,后来有人听到这个词就有点抵触甚至反感。因为有人偏狭地认为自己很不幸福,认为他人的幸福和自己无关,自己更不会给他人带来幸福。

我也时常自问:我幸福吗?我出身贫寒,求学读书我给父母和兄弟姊妹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后来工作,我们的三口小家又辗转从乡镇到县城再到地级城市,不久买了房而且开上了车。生活真是由苦变甘甜,于是,我QQ上的个性签名毫不遮掩地有了“我很幸福”四个字。而今,我又在自问:我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了吗?

当葛洲坝边绵羊山顶的微风轻轻吹开晨曦的时候,新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已过不惑之年,我却承担了较重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虽然繁琐,但是每当身为学生的你们遇到我时,不断地大声问我好,此时,是你们带给了我幸福,我想,我力推的阅读课肯定让你们也感到了幸福。因为我的存在,也因为你们的存在,难道我们不幸福吗?与同事在篮球场上,我虽只是个发球的参与者,但我的同事们带给了我工作之余的身心放松,我想,戏称我这样的“书豪”,也不是让张书豪、吴书豪、李书豪们兴奋不已吗?下班后,我是家人忠实贴心的私人司机,有时周末也做两个菜,家人和我都会因为相互的存在而幸福;有时给母亲打个电话问个好;有時和朋友相互邀约,把盏小酌,畅谈人生;有时和以前的学生在微博上互动学习新词汇,这难道不是幸福吗?

是的,幸福并不仅仅是物质,更是身心愉悦。“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可以让我们共勉。

这又让我想起,有一位作家曾把人际关系比作蜘蛛网。他说:对他人的热爱、憎恨就像一个抖动的大蜘蛛网,我影响你,你又影响他,巨网震动,辗转波及。是什么让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有人说靠法律,有人说靠规则,但我说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的关爱。

也许你不曾注意,做作业累了时妈妈为你端来的一杯水;也许你不曾注意,当成绩下滑时老师投来的鼓励的目光;也许你不曾注意,遇到困难时同学们那焦灼的神情和一个个发自内心的金点子……正是这些平平凡凡的小事透露出大家对你的关爱,为你铺就了走向幸福成功的大路。

可是,我们不能只一味地接受着别人的关心,独自沐浴在他人的关爱下。乌鸦尚且会反哺,我们也要学会关心他人。“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并不需要什么壮举,只需“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中是一种幸福;放学回家上楼的时候,你为正在吃力上楼的大妈提一提菜篮子,她会为有你这样一位好邻居而幸福;父母工作一天累了,你端上一杯热茶,他们会因你的关心而感到幸福;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幸福;你见到食堂师傅、生活老师,一声谢谢,他们会为此而备感幸福;同学如有一道不会做的题,你帮他做对了,他会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有的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简单的问候,他也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同学而感到幸福;下课了,同学们不管多远也要把手里的垃圾袋扔进垃圾箱,或者说看到地上有纸屑而主动弯腰捡起来,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是一种莫名的幸福……

最近有关部门专门给出境旅游的同胞以提醒:在国外要注意礼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在公共场合高声说笑,接电话应该小声些,随时对别人说“你好、谢谢、对不起”。看了这则消息,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实在是说不出的滋味。我想告诉大家,确实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存在会让周围的人感到痛苦和不安。大到日本不承认侵略历史给周边国家带来不安,小到日常生活,听讲座看晚会的时候发出大声聊天、吃零食的声音,自习时安静的教室里不和谐的讲话声,就寝时还有的谈笑声……正如把一杯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肯定是一桶污水。一个常使别人感到幸福的人,肯定不会在教室里、楼道间、广场上乱扔乱抛、乱跑乱跳、横冲直撞、大呼小叫、出语成“脏”,肯定不会把校园里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墙报、文化宣传标牌涂得乱七八糟。

今天,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并愿意和大家共勉,我们都来做一个“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存在幸福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浓缩人生的小酒馆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为了“幸福”的母亲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