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翎的笔墨精神略识

2019-09-21 06:40
中华书画家 2019年9期
关键词:纸本笔墨画作

□ 张 平

陈鸿翎,1955年生,云南人。现为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陈鸿翎书画集》《鸿爪集——陈鸿翎笔墨情态》《二白堂艺志——“心海由舟”》等。

陈鸿翎的书法深得魏晋风骨、唐代法度与两宋意趣。这在其《小楷道德经》《临二王书》《陶潜饮酒》等书法作品中体现得尤为充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之融绘画,并结出奇花硕果。其绘画作品《翠岭澄怀》《墨竹》《携琴访友》即是例证。

他深知“民族性是根本、时代性是生命”。显然,他的这一“心甘情愿”不是缺乏创造性的盲从,也不是借“师古人之迹”进行“回光反照”的计谋、更不是放弃未来的偏失。而是回归主流,承接文脉后形成合力使动力永恒,让自己的艺术表达在艺术生命性行中得到合理规范,使“发展活力”在艺术创作中变得更有教养,走向高雅去无限升华。

他把笔墨视为艺术创作的生命与魂灵,注重对线条的锤炼,他对线质的力感与意蕴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强调笔笔都有来历。缘此,清俊幽思常溢于豪端。因而,书作笔画瘦硬挺秀,刀枪剑戟因有套路而不失文雅,时在神和气润中参郁拨纵横之气窈窕而出,于纸墨相发处显翰逸神飞;画作常有松枝横偃,松芒千万,攒簇如铁,苍润挺秀得神骨。

其画作常于山石叠阁间府以乔木嘉树,时有柏、梅、菊、交柯互叶相互映耀而不相乱。树干多鳞皴之状,生枝润含春泽、枯枝奇倔苍古。山下常有碧潭素濑,旁施群英芳草,俊逸古雅出于性灵,令见者欣欣然起雅逸之思。亦有破笔散锋或挥或扫,或浓或淡产生众多飞白奇幻,也以气韵生动为旨,尽力体现骨法用笔之精练,爽爽然实有其形其质。其道释人物,风骨嶙峋,至淡隽永,气韵超于其表,奇而不诡于正,粲然续接唐风近乎仙。

“画之分明难,融洽更难。融洽中分明,则难之又难。”(黄宾虹语)其画木叶用点疏密相杂,以墨笔干擦石骨,用淡赭入藤黄少许或以清绿赭石随形渲染,浓笔爽爽显分明、淡笔楚楚致和润,焦墨点苔后于分明中益显 清华。

时下,求新求变之风在书画界虽已不成为时尚,但功利意识已让人们无法沉着冷静、认真思考,轻古、盲创、弃道者大有人在。显然,陈鸿翎先生的这种坚持定有几分禅定功力。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古法的坚守、对佛道禅心的顿悟、对唐法宋意元趣的内涵式理解与深度把握及无为而为的心境使陈鸿翎先生的笔与墨表现都落到“道上”。他用自己的不断思考与实践探幽发微,以古中古创获新中新,探索出一种与一般艺术家不同的笔墨理路并生发出精神之畅快,成为了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创造,实现着发展的可持续。■

陈鸿翎 致虚极守静笃 78×48cm 纸本

陈鸿翎 鲁直论书 14.5×12cm 纸本

陈鸿翎 乡关秘阁七言联 180×34cm×2 纸本

陈鸿翎 题山花图 136×34cm 纸本

陈鸿翎 山高水长 136×34cm 纸本设色

陈鸿翎 溪声山色图 136×34cm 纸本设色

陈鸿翎 疏林觅句 78×48cm 纸本水墨

猜你喜欢
纸本笔墨画作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笔墨童年
熊明非作品选
兰华生作品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