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秸秆青贮技术饲养湖羊生态模式初探

2019-09-23 10:00赵燕昊彭星木吴林根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桐庐县湖羊青贮饲料

赵燕昊,彭星木,吴林根

(1.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500;2.桐庐县瑶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1516)

农作物秸秆富含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及钙、磷、钾等矿物元素,是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副产品,也是生产无粮型饲料的重要饲料原料,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利用前景[1]。青贮秸秆养分保持率(特别是维生素)和有效利用率远高于晒制干草,通过青贮发酵,还能有效杀灭秸秆原料中的病虫和有害霉菌。据测算,普通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约等于相同重量粮食的四分之一,经过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处理加工后,秸秆的营养价值得到有效提高[2]。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大气治理、“两美”浙江等重大决策部署,桐庐县紧紧围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一控两减四基本”要求,在不断探索创新与应用实践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积极引导推广秸秆青贮饲料化技术和过腹还田肥料化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1 项目概况与技术流程

1.1 项目概况

桐庐县瑶琳天牧生态农庄位于桐庐县瑶琳镇毕浦村,2013年建成运行,占地2 hm2,存栏湖羊2 000余头,年出栏600头以上,集养殖(湖羊)、餐饮(烤全羊、红烧羊肉等肉羊产品)、采摘(樱桃、桑果、水蜜桃、茶叶)为一体,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和桐庐县农业龙头企业,也是桐庐县目前规模最大的湖羊养殖场。养殖场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为技术依托,积极引进湖羊新品种,完善基础设施,并成立专门队伍收集附近乡镇玉米、水稻等秸秆作为青贮饲料原料。同时,出台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防疫制度。目前,已初步建成“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农旅结合完整”的生态美丽养殖场。

1.2 秸秆青贮技术流程

如图1所示,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新鲜秸秆经青贮铡草机切碎后加入青贮剂(益加益秸秆发酵剂),采用水泥窖密封保存,在密闭无氧条件下经过各类分解酶和微生物活菌的发酵,提高秸秆保存期并优化营养成分和品质,实现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

图1 秸秆窖藏青贮主要作业环节

2 技术要点

2.1 原料的选择与获取

以生态农庄附近农田产生的新鲜玉米、水稻秸秆作为青贮原料来源。玉米和水稻秸秆纤维素和矿物元素含量丰富,持绿性好,在成熟收割后秸秆依旧维持较高水平的营养价值,是反刍动物粗饲料的主要来源。为兼顾作物产量和秸秆品质,应合理掌控收割期。收割过早,不但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也会造成秸秆原料水分过多,淀粉、糖类等可消化营养物质积累少;收割过晚,不但影响后继作物种植,而且秸秆维生素含量大量散失,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大量积累,影响秸秆青贮发酵速率和品质,降低适口性和消化率,造成资源浪费。

2.2 切碎、揉搓

采用对辊揉搓式大型青贮铡草机对原料进行一次性完成破解、截短切碎和揉搓。根据秸秆形状,合理把控切割尺度,玉米秸秆比较粗硬,切段长度较短(1~2 cm),水稻秸秆细而柔软,切段长度稍长(3~4 cm)。合理控制切割长度,方便窖藏厌氧青贮时堆砌压实,减少空隙中的氧气。适宜的原料切割长度有助于加速微生物生长,促进乳酸菌发酵的快速启动,使菌种充分发酵,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pH值、乳酸含量等)得到改善。同时,经揉搓处理,青贮饲料在柔软度等适口性方面得到改善,也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方便湖羊咀嚼采食和利用吸收。

2.3 青贮窖容量测算与清理

据测算,青贮玉米、水稻秸秆每m3重量约为0.45~0.50 t,方形水泥窖的容积为108 m3(窖长6 m,窖宽4.5 m,窖深4 m),每个水泥窖可青贮原料48.6~54.0 t。生态农庄共设7个青贮窖,单次最大青贮量为340~378 t,一年可青贮3~4批。为保证青贮发酵质量,避免原料腐败变质,填料前需对青贮窖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并在底部和四周铺设塑料布。填料要踩压紧实,铺设到高出窖池口50~100 cm,上覆2层塑料布密封,固定好四周边角,再覆盖泥土封口拍实,窖池四周设置排水沟,注意防降水防渗漏和遮阳防暴晒。

2.4 发酵剂菌液活化与喷洒

秸秆发酵剂(益加益)每袋120 g,可处理粉碎的青贮水稻秸秆、玉米秸秆5~7 t。秸秆发酵剂需要在10%浓度的红糖水中密封发酵3~5 d,复活菌种。将复活好的菌液用喷壶均匀喷洒到5~7 t秸秆原料上,边填料边喷洒,以促进乳酸菌等有益菌增殖和青贮发酵。

2.5 密封发酵处理

采取水泥池贮窖法,将切碎的秸秆原料装填进水泥窖,压紧、密封,隔绝外界空气,尽量为微生物发酵创造适宜的温度(25~35 ℃)和厌氧环境[3]。菌液中富含的多种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等)和分解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能高效分解秸秆粗纤维,增加秸秆乳酸等有机酸含量,显著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和适口性,便于湖羊等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4]。

2.6 开窖评测及饲喂技巧

切碎、揉搓后的秸秆原料经过密封窖藏发酵6~7周后开窖饲喂。开窖后,首先要从颜色、香味、手感、质地等角度仔细检查评测青贮饲料品质。高品质青贮秸秆饲料一般呈绿色(青绿或黄绿),散发略带酸味的果香,切碎的茎叶片段因微生物发酵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汽而潮湿,但抓起时不滴水、不粘手,呈松散柔软状态。研究发现,窖内青贮时,窖上层乳酸含量较低,下层氨态氮含量较高,中间层品质最好[5]。为保证营养价值均衡和适口性统一,喂饲湖羊时,应采取整体取样的方式,混合均匀后使用,并注意尽可能减少整个青贮窖饲料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和暴露面积,取料后立即密封、压实青贮窖。为防止饲料久放酸化变质,在喂饲湖羊时,最好采取随取随用、定量取食的方式,取出的饲料应尽快喂完[6]。

3 示范成效

3.1 经济效益

本项目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废弃物,每年降低饲料成本5万余元,全年保障湖羊对秸秆饲料的需求,并提高了湖羊的肉质。每年新增出售烤全羊300头,每头1 680元;出售鲜肉羊300头,每头1 200元;另有水果采摘,农事活动等,全年总产值达到120万元,利润35万余元,实现林果与畜禽综合利用。

3.2 社会效益

本项目全面建成后,农庄通过种植、养殖相结合,实现秸秆和动物粪便资源化利用和无公害生产,解决了养殖上生产粗饲料的关键技术,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进行标准化湖羊养殖和湖羊肉产品加工,为农民增加数十个就业岗位,解决部分农户劳动力就业问题,能促进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3.3 生态效益

该项目生态效益突出,符合循环农业的发展。对周边农户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组织收购,就地取材,年青贮消纳秸秆达900余t,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该项目不仅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了饲料质量,而且减少了废弃秸秆乱堆乱放、露天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秸秆青贮技术饲养湖羊过腹还田模式打通了“农户—收贮企业—政府”三方利益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有助于桐庐县新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制度模式的拓展,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增添了新路子。

猜你喜欢
桐庐县湖羊青贮饲料
榆林湖羊养殖技术
优质青贮饲料制作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湖羊及其杂种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异研究
研究发现湖羊产羔数存在近交衰退
操场上真热闹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青贮饲料感官评定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