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曲阜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9-09-23 03:25牛福英罗晓萌盛春霞
农民科技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曲阜市培育经营

牛福英 罗晓萌 盛春霞

山东曲阜市农广校近年来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培训各类专业人员1106人,带动周边农民学习应用技术人数达2万余人,系统的培训使职业农民掌握了粮食、蔬菜、果品产业生产知识和技能、经营管理服务的先进理念,经营管理能力、生产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有所提升。笔者近几年担任班主任,结合培训实际,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思考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培训的难度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最佳选择对象,但在地域的分布上,组织一个150人的班,往往需要几个镇才能凑齐。这就给培训工作的召集、组织实施增加了难度和较高的组织成本。部分产业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报名积极,但由于业务繁忙,真正参加培训的时间有时难以保证。

(二)农民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部分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深,缺乏大局意识和发展眼光,认为农民天生就是务农,不能从深层次理解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含义。二是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全市12个乡镇457个村的跟踪回访数据显示,目前农村种地的都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且妇女人数居多,由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参与技能培训的热情不高,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普遍较低,推广新技术的难度很大。通过跟踪服务也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知识的需求非常强烈,他们很想在农业领域干一番事业,但苦于无人引导、知识缺乏、信息闭塞。部分农民参与培训是因为村街乡镇主管部门推荐,抱有应付差事的心态,少数人还给培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三是培训时间安排上存在不合理情况。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任务下达较晚,培训单位根据培训任务确定培训对象、开展培训工作,明显已经错过了当年农作物生长管理的黄金时间;乡镇、村街重视不够,人员组织不理想,导致培训工作只能利用下雨天或农闲季节进行,使培训不能按农事需要及时跟进。

(三)技术匹配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培育和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与引领。如果新型经营主体不能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那么与分散的农户相比,就难以显现出经营上的优势。当前农业技术供给与主体技术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先进的实用技术普及不够。通过两个多月的跟踪服务,曲阜市农广校得到农户反馈最多的是:小麦冻害防治技术问题,在冻害严重的情况下,及时的技术供给是解决农民生产困难的关键。二是农户的技术获取能力、消化能力与利用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生产发展。尼山镇一种粮大户,200亩小麦由于品种选择单一,没有选择正规渠道的种子,造成大面积减产。三是技术培训的内容与农户广泛的技术需求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其技术需求。

(四)有关上下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力度相对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沟通、配合与协调工作不顺畅的问题也会给培训工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乡镇主管部门在组织学员报名时没有能够按照《曲阜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简章》的系列要求去招生及填写学员的信息,报上的学员有超龄的,有不会写字的,还有已参加过往年培训又重复报名的。更严重的是报上名的学员在填写申报表和信息采集表时,姓名、电话和身份证号前后竟然不一致,给系统录入学员基本信息、结业时给学员开启网上综合评价,都带来很大麻烦。有关部门在定培训方案时缺乏与培训单位协商、沟通,造成2018年布置的培育任务7个专业中,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和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两个专业学员在“人员类别”这一栏无法界定填报。

(五)政策期待高,兑现扶持政策难

在跟踪服务回访时,农民反应最多的问题是投入、扶持政策、资金问题,他们有着很高的期待,而当前的扶持政策还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扶持,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考虑不到地方的财政能力,在扶持力度和真正兑现落实上,都存在隐忧。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差,農业项目上还没有真正体现优先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

二、多措并举,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健康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跟进。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领导和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一要加强对培育工作的领导管理,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培育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二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巡回报告、现场演说等形式,让新型职业农民现身说法,引导和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2018年曲阜市农广校有两位新型职业农民优秀学员创业典型孔聪聪、宋爱仲参加了曲阜电视台的专题采访和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栏目“锵锵新农民”,取得良好反响。三要加强对培训对象的筛选,确实将那些有求知愿望,想学习、愿学习,想干事、敢创业的青年农民推荐为培训对象,重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确保推荐学员质量。四要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及时解决学员生产、生活困难,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在制度管理中强化意识转变,引导他们正确地确立发展方向,增强发展自信。

(二)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根据不同层次要求,有针对性地分类开展教育培训。一是要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要,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普及性培训,按照“三种类型”职业农民培育规划实施技能培训。二是要注重技术的匹配,搞好技术需求调研,避免培训与需求脱节。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及各类新媒体,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四是组织专家教授、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师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关键生产技术集成化、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编辑成册,进行普及,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和生产技能。五是加强后续跟踪服务,根据农时、农忙、农民的需要,选聘农业专家、“土专家”等组成专家团,深入学员田间地头,现场把脉问诊,解决农民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存在的实际技术、管理问题,确保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三)确立认定管理主体,搞好认定管理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认定,才能确认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因此要尽快确立认定主体,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明确认定条件,制定认定增值,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认定工作正常运行。

(四)加强与有关上下级部门的沟通、配合与协调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应加强与上下级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督促下级有关部门的配合,特别是乡镇主管部门在招收学员时一定要按要求招收,严格要求学员认真填写表格。指导员、班主任与小组长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特别是班主任要与参训农民沟通好,做到对每一位参训农民认真负责。在培训第一天学员签到时要求每一位学员根据台账认真核对个人信息,到结业考试时再核对一遍,以确保个人信息准确无误。从乡镇组织报名到正式开班再到最后结业开启网上综合评价,中间相隔2~4月,这段时间难免有人更换手机号,若不及时更改,就会直接影响网上综合评价率。为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确保网上综合评价达到100%,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与主管领导密切配合,与参训农民及时沟通。这也是笔者作为培训班班主任的亲身体会。

(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力度

在现行的政策基础上,发挥中央财政农业发展生产资金、项目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重点支持规模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企业的发展。采取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进行扶持。建立农业投入机制,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满足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服务水平,增强其应对大灾风险的能力。落实新型经营主体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另外,加强部门协调,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项目实施中拥有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曲阜市分校、曲阜市农业局)

猜你喜欢
曲阜市培育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山东省县域现代畜牧业发展成效研究——以曲阜市为例
你们的爱,已经代替了我的成长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曲阜市区及近郊种子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