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健身软件对大学生体质水平影响的调研

2019-09-25 04:22龙立盟费薇娜韩斌
微型电脑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协方差实验组指标

龙立盟, 费薇娜, 韩斌

(西安文理学院 师范学院, 西安 710065)

0 引言

一些研究表明,互联网在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方面优势很强。近年来,国外出现了大量的基于互联网的体育运动干预项目。它具有体育行为自我检测、个性化体育计划和建议、小组讨论、运动提醒、相关健康知识推送等[1]。同时,线上体育运动干预不仅使参与者的短期体育行为得到提升,而且还使参与者的自我效能与锻炼意识得到更好加强。此外,手机运动类APP软件对促进体育锻炼行为和形成体育习惯的影响,表明运动类APP软件能有效推动学生培养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因此,本文将探讨基于互联网下手机健身APP对大学生身体健康体质水平的实际影响,从而为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理论参考,以及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等提供实践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体育应用程序软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以某大学80名没有手机健身APP经验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且学生身体都很健康以及自愿参与。随机将学生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年龄在19.56±0.71岁;对照组,年龄在19.33±0.58岁。实验组受实验者需要被线上运动干预3个月,而对照组受试者则需常规生活[2]。实验前后应对受试者的身体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在实验期间,实验组有2人因病退出,故有效实验组受试者3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和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用平均数±标准差(M±SD)描述变量。设定当p<0.05时,说明性差异明显,当p<0.01时,说明差异性非常明显。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的体质健康指标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则用于比较试验前后两组间的差异;协方差分析则用于分析梁祝间的差异性[3-5]。利用以组别为自变量,实验前结果为协变量,试验后结果为因变量,进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研究内容的要求,以及根据社会学与统计学分析的基本要求,设计并分发了问卷,从而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测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了四所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按照男女1∶1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80份。为确保问卷合理有效,在设计过程中邀请五位校内外专家对问卷的设计、内容、结构等进行了效度检验,且符合要求。

2 手机健身APP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影响实证分析与讨论

2.1 大学生使用运动类APP情况分析

据美国著名调查机构HIS称,健身运动类APP将在未来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2012年全球健身和运动类APP下载量已达1.56亿,而在2017年已经达到2亿人次,其增长率高达63%[6]。18-24岁间的大学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同时也是健身类APP市场的目标群体。

由表1至表4调查结果得知,大学生每周使用运动类APP有49%可达1-2次,平均每两个人中有一人每周都在应用,而且在使用者中,每次使用30分钟以上占有63%。此外,从未使用过的大学生中有意向尝试的占74%。这说明,随着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增多,以及手机应用程序的发展和完善,喜爱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也在逐渐增加。

表1 调查群体性别情况

表2 使用运动类APP现状

表3 使用运动类APP频率

表4 每次使用运动类APP时间

2.2 实验前后体制健康各项指标比较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身体健康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大学生实验前后各自体制健康成绩t检验结果

注:*表示p<0.05,**为p<0.01

分别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各指标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7]。实验结束后,两组学生身体健康各项指标都呈上升趋势,且实验组学生身体健康改善程度较大。实验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800米、仰卧起坐等成绩明显好于实验前。对照组指标并无明显改善(p>0.05)。导致这两种实验差异的因素则是因干预方式不同。可见,基于互联网下手机健身APP可以推进大学生身体健康体制水平的发展。

2.3 实验后体制健康成绩差异性比较

考虑到实验前大学生身体健康各项指标的初始值不同,如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后两组指标间的差异,可能会受到实验前数据的影响[8]。因此,采用协方差分析对实验后大学生身体健康指标进行了比较。在协方差分析之前,先对所有的分析指标进行了方差齐次检验,而结果则均为p>0.05,故而符合协方差分析的要求。

由表6得知,在控制了肺活量前测分数对实验后评分的影响后,实验组的主要影响是显著的,F=99.956 5,p=.000,也就是实验组在试验后的肺活量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线上体育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呼吸机能潜在能力比对照组更优。

表6 两组肺活量协方差分析

由表7得知,在控制坐位体前屈前测分数对后测分数的影响后,实验组的主要影响效果显著,F=96.03,p=.000,就是说实验组在试验后的坐位体前屈的成绩比对照组的高。坐位体前屈主要测试躯干、腰、髋等关节在静止状态下的运动范围,成绩越好,则表示关节、韧带、肌肉的伸展性、弹性、身体柔韧度的发展水平越高。

表7 两组坐位体前屈协方差分析

由表8得知,在控制800 m前测分数对试验后分数的影响后,实验组的主要影响效果显著,F=46.72,p=.000,也就是实验组在试验后的800米成绩比对照组的高[9]。这说明经过3个月的线上运动干预,实验组学生的耐力素质比对照组高。

表8 两组800 m协方差分析

由表9得知,在控制仰卧起坐前测分数对后测分数影响后,实验组的主要影响效果显著,F=160.0,p=.000,也就是说实验组在实验后仰卧起坐的个数比对照组的高[10]。这说明经过3个月线上运动干预,实验组学生的腰腹肌力量比对照组更优。

表9 两组仰卧起坐协方差分析

注:其中a表示残差;F为F检验统计量,用于检验该回归方程是否有意义;P表示统计结果的真实程度

2.3 手机健身APP对大学生身体健康体质水平影响

第一,手机健身APP运用的目标设定,不仅能使用户身体活动的自我检测得以实现,并且能够激发出自身更高的参与度。第二,手机健身APP具有很好地督促和指导等功能。在应用时设置定时锻炼提醒,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坚持进行锻炼。同时,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有利于不同大学生的健身需求得到很好满足,从而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11-12]。第三,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系列数据,以及实时给予反馈。手机健身APP软件不仅能为大学生在运动时提供路径和轨迹,使身体健康指标逐渐变化,而且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可视化的额锻炼目标和进程及任务完成情况,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与成就感。第四,手机健身APP的互动性能充分激发出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并且社交圈能使用户社交互动的需求得到很好满足。大学生在运动后可以将运动的指标数据和轨迹等进行群晒,从而能够得到圈友的点赞、排名、圈组互动等积极的社会互动。

3 总结

运动类手机APP软件为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科学专业的体育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通过数据记录,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学生运动状态,并且检查运动计划和目标的完成情况。就线上干预项目来说,它的实施灵活、方便、有效,可以作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本文此次研究考察了手机健身APP软件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干预的效果,但是并未考察受试者的运动行为阶段,从而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先要对受试者的运动行为阶段进行调查,然后针对不同阶段需要采用的干预策略不同,这将会有助于提高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协方差实验组指标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一种改进的网格剖分协方差交集融合算法∗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投资组合中协方差阵的估计和预测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基于子集重采样的高维资产组合的构建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