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信息化的可视化分析

2019-09-25 07:41王丽枝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公平现代化信息化

王丽枝

(吉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1]。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我国社会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拓宽受教育的途径,进一步促成我国教育公平实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2]。对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能够客观科学、直观形象地探究我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态势及热点,并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陈超美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CiteSpace V(5.0.R4.SE)软件,采用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关键词突发性探测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并在可视化分析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定性分析。

1.2 数据采集与整理

进入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区,以主题或题名为“教育信息化”并含“教育公平”进行检索,时间范围限定为“2006-2018年”,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413篇,检索日期为2018年6月30日。为提升检索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人工逐篇浏览筛检,剔除会议纪要、大会开幕致辞及无作者无关键词等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章,最终获得有效文献样本383篇。

2 可视化呈现及剖析

2.1 研究热点与趋势

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精炼概括和主题的核心要素。在CiteSpace软件中,共现频次越高,中介中心性越高,表明该节点在该领域愈重要,因此可以通过可视化剖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来探究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运行CiteSpace V得到共现网络图(见图1)。

图1 关键词共现网络

该图由73个圆环节点和120条连线组成。根据图1,按频次排名统计得到前15名的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性统计表(见表1)。

结合图1和表1可以看出,就出现频次而言,该研究呈现出以“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为主的“双中心议题”的形态,二者以绝对的优势远远高于其他关键词。依次较高的还有“信息化”、“智慧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均衡”、“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等关键词。其中,关键词“智慧教育”虽然频次较高,但其中介中心性为0,说明“智慧教育”处于整个网络的边缘地带,丝毫没有引导咨询资源流通的能力,可能是该研究领域潜在的前沿问题和新兴发展趋势。就中介中心性而言,除两个主题检索词之外,还有“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公平”、“义务教育”、“教育”、“信息技术”等关键词均呈现紫色外环,表明这几个作为转折点的关键词的网络资源控制能力很强,在整个研究网络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桥梁”媒介作用,可以中介其他节点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其它节点必须通过它们才能够有意义地连接、交流和互通。其中,频次仅为6的关键词“学校”的中介中心性竟高达0.99。由此可见,学校是重中之重的枢纽,不论是教育信息化还是教育公平都应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学校得以实现。

表1 前15名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性统计表

为使研究议题和发展趋势更加明确,再次运用CiteSpace V得到聚类图谱(见图2)。如图2所示,Modularity的Q值为0.691 3,Silhouette值为0.588 7,表明该关键词聚类图谱的网络结构是比较显著的,其网络聚类相对较好,聚类结果是合理的。

图2 关键词聚类图谱

综合分析图1、图2和表1,在二次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可大致将研究热点整合归并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 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当务之急

所谓教育均衡发展,其本质是追求相对的教育平等,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明,基础教育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要“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3]。可以看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刻不容缓,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中。苌庆辉等[4]对教育均衡发展未来的研究走向作出预测,认为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会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使农村教育走向城镇、县域教育。王继新等[5]基于对全国20个山区教育不均衡现象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信息化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4种实践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盘活存量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有助于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更加促进了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

不可否认,优质均衡地发展教育兹事体大,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举足轻重的战略目标。教育均衡发展并非强调绝对的平等和公平,而是强调相对平等和公平地使社会各个阶层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不懈努力创造更加公平的教育。

2.1.2 以教育公平为指导思想

教育公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教育信息化要求全面深入积极有效地将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中,适应即将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的助推作用不言而喻。陈耀华[6]主张在信息新纪元要创立新的教育公平路径维度观,提出要利用网络、建设智慧型学科大门户、大力发展智慧型课程等新路径来提升教育公平,带领教育公平迈向更高的层次。王丽娜等[7]借鉴联通主义观点,提出教学点由“全覆盖”到“全融合”的新思路。廖宏建[8]从“什么要平等”这一教育公平新诉求入手,提出五维度的多元教育公平分析框架,并在帮扶政策的价值选择上给出相应的建议,强有力地促进教育信息化精准帮扶向前发展。

尽管没有绝对且完全的平等和公平,发展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应审时度势借助教育信息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在的优势,有的放矢地使结果更趋于教育公平,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以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2.1.3 以教育现代化为终极目标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纷繁复杂而面向未来、经年累月而持续进步、循序渐进而动态发展的教育嬗变过程,是我国宏观教育战略和政策的重中之重。而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支撑和引领着教育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同时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又对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悦[9]提出现代性的深化即为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的深化本质,而此深化最终应落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要培养出新时代所需人才的关键在于教与学的信息化变革。陈琳等[10]探索出网络开放共享名师教学资源、创新多样数字化平台以及创新“视—传—研—创”新模式等三条路径,有助于实现信息化带动并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前进步伐。杨宗凯[11]教授指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我国更应如此,不能掉队。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和强力支撑。站在新的时代起点,必须将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在力量,采用符合当前时代特点的“适度超前”推进方式,以推动教育理念更新和模式变革,支撑和引领我国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

2.2 突现前沿与脉络演进

突现词指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次数和频率发生较大变化的词,可有效地表征某一领域的研究前沿。运行软件得到关键词突发性探测结果(见图3)。

图3 关键词突发性探测结果

由图3可知,此研究突现出4个渐弱型研究前沿关键词。“远程教育”最早出现,出现时间为2009年,突现强度一直延续至2014年,随后逐渐衰减。2010年出现突现词“教育信息化”,主要体现在2010-2011年,其突现强度高达3.295 5,之后的研究趋势亦表现出衰减。“智慧教育”于2014年突现,持续一年左右后呈衰减趋势。随后出现关键词“三通两平台”,体现在2015-2016年。还有一个渐强型研究前沿关键词,即2016年出现“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持续至今,研究趋势仍在上升。

在CiteSpace V的网络布局区域选择时区视图,得到共现时区图。可大致将我国教育公平视域下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脉络演进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步探索阶段(2006-2007年),虽然处于摸索期,但研究主题数量的增加还比较迅速,共现频次较高,研究重点主要聚焦在涉及宏观理论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包括“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发展”、“高等教育”、“数字鸿沟”、“教育均衡”,以及涉及微观设施和资源配置的研究,包括“学校”、“教育资源”、“电化教学馆”、“电教人员”、“电教系统”等。其中,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于2006年首次集中出现,随着时间的增加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关注度持续至今,相对稳定,并且和随后出现的研究主题之间有较多的连线,即与其传承关系较为紧密。

第二阶段为上升发展阶段(2008-2013年),研究主题多关注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信息化时代”、“信息化鸿沟”、“社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现代化”、“共建共享”等,研究的教育阶段以“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为主。

第三阶段为繁荣创新阶段(2014-2017年),研究主题的数量增长速度趋于缓和,共现频次较低,研究重点主要聚焦在基于网络教育创新应用和新兴信息技术的“智慧教育”、“智慧校园”、“云计算”、“三通两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互联网+教育”等。

3 结论与展望

我国教育迫切需要用公平的思想来指导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引前进方向,使我国教育信息化走向国际、引领全球,为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前景提供中国典范和中国智慧。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对我国教育公平视域下的教育信息化文献进行可视化剖析,发现研究主要以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等为研究热点,展现了该领域发展的脉络演进,在整个进程中突现出远程教育、智慧教育和三通两平台等研究前沿和新兴发展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启动,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但学者们的研究多为宏观理论研究,而实证研究较少。教育信息化精准助推我国教育公平需要从理论层面加强对内涵的研究,更需要从实践层面进一步探索。因此,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创新务实,多关注实证研究,结合批判性研究,并且加强多学科视角的分析,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公平现代化信息化
公平对抗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