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心功能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9-09-25 07:52潘光楚陈武郑志敏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阿托低剂量心肌梗死

潘光楚 陈武 郑志敏

(广东省湛江市农垦第二医院,湛江,524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一般认为氧化应激失衡、微炎症状态以及血管内皮损伤会导致机体的冠脉狭窄,而冠脉狭窄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非常常见的诱因[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主要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并且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经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不好,手术后容易复发[2]。综合多种情况,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依然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溶栓药物。他汀类药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对于具体的剂量临床中还存在着争议。本次研究就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广东省湛江市农垦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2例。低剂量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7.7±3.3)岁;病程1.5~5.5 h,平均病程(3.7±0.4)h,其中梗死的部位在前壁、后壁、侧壁以及下壁的分别为17例、9例、13例和13例。高剂量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8.1±3.1)岁;病程1~6 h,平均病程(3.9±0.3)h,其中梗死的部位在前壁、后壁、侧壁以及下壁的分别为16例、10例、14例和12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2)确诊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者;3)病程在6 h以下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凝血功能障碍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存在先心病病史者;4)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之后均积极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溶栓等对症治疗。低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高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2组都连续服药1个星期之后判定效果。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Gal-3(半乳激素-3)和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心功能和睡眠质量,其中心功能通过BNP(B型脑钠肽)和LVEF(左室射血分数)判定,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评定,总分21分,分数越高说明睡眠状况越差。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Gal-3和MMP-9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Gal-3和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Gal-3均升高,但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MP-9都降低,但高剂量组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Gal-3和MMP-9比较

注:与低剂量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高剂量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BNP和LVEF等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NP和LVEF均有改善,高剂量组改善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比较

注:与低剂量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高剂量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后高剂量组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12.54±1.74)分,低剂量组为(8.32±1.15)分,高剂量组的睡眠评分比低剂量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起病非常急,并且患者的预后往往不理想,很多患者经过积极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之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引起心力衰竭和心室重构等,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3]。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高剂量组的Gal-3和MMP-9水平都比低剂量组更低(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的BNP比低剂量组更低,LVEF比低剂量组更高(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12.54±1.74)分,高于低剂量组(P<0.05)。从2组的BNP和LVEF指标来看,经治疗后机体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并且高剂量组改善的程度更大。高剂量组的睡眠质量不如低剂量组,说明阿托伐他汀会引起患者失眠,因此临床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要关注患者的睡眠问题。

综上所述,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预防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但是容易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临床上要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猜你喜欢
阿托低剂量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