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9-09-25 07:52张伟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负性舒适度循证

张伟丽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合肥,23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不适感较严重,易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引发失眠,使其生命质量下降,不利于其病情控制[1-2],为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有必要实施护理干预。循证护理是一种以“循证”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其护理措施更加具有实证性,本研究为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针对我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53±9.25)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71.86±9.14)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研究,患者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中开展常规护理,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做好病情观察,并对患者开展简单的健康教育。

观察组中开展循证护理,其护理流程如下:1)拟定护理问题: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将“如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定为循证问题。2)寻找护理证据:根据拟定的循证问题来总结关键词,利用关键词在学术论文网站进行检索,对检索出的文献予以筛选和整理,制定护理方案。3)落实护理方案:a.心理护理:结合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年龄特点,与患者亲切交流,鼓励患者勇敢表达内心想法,了解其真实想法,对其想法予以充分尊重,再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总结,根据总结情况施加安抚和疏导,对患者表示鼓励和关心。b.音乐护理:根据患者喜好,在其熟悉和喜爱的音乐中,挑选舒缓轻松的音乐,采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在安静室内音量约为25~30 dB,可根据环境对音量予以调节。c.睡眠护理:以“提高患者睡眠舒适度”为护理目标,每日定时熄灯,降低夜间各类监测仪器的声音,并由患者自行选择床上用品,可自带枕头,为患者创造舒适、贴心的睡眠环境。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1)负性情绪评分,评估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缩写为“SAS”)、抑郁自评量表(缩写为“SDS”),总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低,负性情绪越轻微[3];2)睡眠质量评分,评估工具为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缩写为“PSQI”),总分为0~21分,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4];3)舒适度评分,评估工具为舒适状况量表(缩写为“GCQ”),总分28~112分,得分越高,舒适度越高;4)生命质量评分,评估工具为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缩写为“GQOLI-74”),量表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环境、社会关系4个维度,单个维度分值最高为100分,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5)护理满意度,应用自制的护理调查问卷对患者展开调查,满分100分,<60分不满意,60~80分一般满意,>80分很满意,一般满意率+很满意率=总满意率。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SAS、SDS、PSQI评分组内比较,2组护理后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SAS、SDS、PSQI评分组间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 舒适度评分比较 GCQ评分组内比较,2组护理后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GCQ评分组间比较,而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 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GQOLI-74评分组内比较,2组护理后均较护理前增高(P<0.05);GQOLI-74评分组间比较,而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2.4 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5.00%,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见表4。

表1 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护理前比较,△P<0.05

表2 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护理前比较,△P<0.05

表3 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护理前比较,△P<0.05

表4 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其病程漫长,病情迁延不愈,易反复急性发作,而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状况,表现为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机体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其呼吸肌更易疲劳,更易发生肺通气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呼吸衰竭风险[5-6]。临床上主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予以积极治疗,而在治疗期间,患者受到病情影响,其夜间睡眠质量较差,易出现负性情绪,不利于其病情控制[7],故还需采取护理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案以病情观察、简单健康宣教为主,其护理方案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未能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循证护理是在新形势下涌现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强调“护理服务的实证性”,主张以实证为依据来制定护理方案,其护理方案的可操作性更强,更加贴合于临床实际情况,充分尊重了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和合理需求,可对患者的健康需求予以充分满足[8]。本研究中观察组施行循证护理,其护理方案根据循证前人护理经验与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分别从心理、音乐、睡眠等作为切入点实施干预,心理护理可对患者心理问题予以解决,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工作;音乐护理通过播放音乐可使患者尽可能放松躯体,减轻其身体不适感;睡眠护理可为患者改善睡眠环境,有利于促进患者入睡,改善其睡眠质量。

本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舒适度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率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可切实起到改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生命质量以及身心舒适度等作用。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其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其舒适度和生命质量水平,使患者感到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负性舒适度循证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