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髌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9-09-25 07:53罗曼霞罗森通郑进福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髌骨膝关节骨折

罗曼霞 罗森通 郑进福

(丰顺县中医院,丰顺,514300)

在骨折患者中,髌骨骨折比较常见,20~50岁是高发群体,典型症状表现为疼痛、肿胀、瘀血、膝关节无法伸直[1-2]。数据调查显示[3],我国交通行业、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因暴力因素所致的髌骨骨折发病率有所提高,对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在治疗方面,手术修复骨折损伤是首选,如何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避免出现严重应激反应,加快恢复速度,成为护理人员的关注重点。有学者研究称[4],该类患者术后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抓住早期功能锻炼时机,在缓解疼痛、尽早下床、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为了系统性探究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82例患者分组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丰顺县中医院收治的髌骨骨折病例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24例(58.5%),女17例(41.5%);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40.5±6.3)岁;骨折部位:左侧18例、右侧23例。观察组中男27例(65.9%),女14例(34.1%);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9.3±6.6)岁;骨折部位:左侧20例、右侧2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学机构批准。

1.2 纳入标准 结合《骨与关节损伤》[5],经临床检查、X线或MRI检查确诊。纳入患者:1)年龄18~60岁,满足手术指征;2)生命体征稳定,具有清晰意识;3)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有良好的依从性。

1.3 排除标准 1)心肝脑肾器质性病变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精神病史患者等。

1.4 研究方法

1.4.1 对照组 实施基础护理,包括健康教育、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开展功能锻炼。

1.4.2 观察组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包括:1)术后第1天,在患肢小腿下垫软枕,对脚趾、踝关节被动运动,间隔2 h训练1次,坚持5 min/次。2)术后3 d,按摩膝关节,在患肢小腿远端垫软枕,促使腘窝悬空,促使膝关节血液畅通,间隔2 h按摩1次,坚持10 min/次。3)术后2周,手术切口愈合且拆线后,一是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患者取自然坐位,双腿垂在床边,将膝关节屈曲90°,每日训4次,坚持15 min/次。二是收缩股四头肌,患者膝关节保持平直,等长收缩股四头肌,间隔2 h训练1次,坚持3 min/次。三是直腿抬高,首先伸直膝关节,然后伸直下肢,最后缓慢抬高20~40°,间隔2 h训练1次,坚持3 min/次。4)术后3周,鼓励下床行走,从零负重向负重逐渐过渡。5)术后4周,进行下蹲练习,训4次/d,坚持15 min/次。同时膝关节进一步屈曲,直至屈曲角度达到120°。

1.5 观察指标 1)在术后1 d、3 d、7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1~3分代表轻度疼痛,4~6分代表中度疼痛,7~10分代表重度疼痛[6]。2)分别在护理前、后,利用膝关节评分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定关节功能。3)记录并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常见如切口感染、切口开裂、活动障碍等。4)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评定,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方面进行评定,分数范围0~21分,分数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1 d、3 d、7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2.2 膝关节和生活能力比较 分析可知,2组护理后的HSS评分提高、Barthel指数提高,相比于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增高幅度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膝关节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2.3 并发症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在切口感染、切口开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2例(4.9%),少于对照组的5例(12.2%),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从膝关节的解剖结构看,髌骨属于重要的伸膝装置,是股四头肌与胫骨之间的连接纽带,维持着膝关节的稳定性[9]。髌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主要是外界暴力因素所致,骨折后关节肿胀、内部存在积血,一旦活动会产生剧痛和骨擦感,因此活动受限。手术内固定是首选治疗方案,可以恢复骨折断端血运,但手术操作具有侵入性,患者会产生应激反应;且术后需要卧床,对患肢制动处理,容易出现关节挛缩、粘连、僵直等并发症[10]。可见,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护理措施并严格执行,能改善患者预后。

文中护理工作的开展,以患者为核心,具有明显的连续性、阶段性特征。其中,连续性指的是以治疗时间为横轴,以康复训练方法为纵轴,将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2周、术后3周、术后4周作为关键节点,采取不同的运动和训练方法。阶段性指的是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论是运动强度、还是训练时间,均要循序渐进,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性,避免出现不良事件。结合数据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d、3 d、7 d的VAS评分更低,原因包括2个方面:一是早期康复训练,此时膝关节软组织没有粘连,或者局部粘连但没有肌化,经训练可以促使关节早期活动,抑制炎性反应因子水平;二是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可以起到转移注意力的效果,实现镇痛、止痛的目标[11-12]。患者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通过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就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HSS量表是评估膝关节功能的常用工具,Barthel指数则反映出日常生活能力[13]。文中患者护理后的HSS评分提高、Barthel指数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和陈勇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4]。分析认为,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其一可以加快下肢血液循环,避免组织缺血造成的损伤或坏死;其二患肢肌肉张力提高、韧带柔韧性增强,有利于协调血管、肌肉、关节之间的关系,对膝关节产生保护和改善的作用[1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2例、对照组发生5例,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护理方案对并发症的影响不大。分析其原因,可能和病例选择、患者数量、手术方法等因素有关,值得未来进一步研究讨论。

综上所述,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推荐优先选用。

猜你喜欢
髌骨膝关节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二分髌骨患者合并髌骨骨折诊断治疗1例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